今年上門 明年上墳丨河南人的硬核防疫宣傳
在所有的防疫宣傳里,得承認,河南人做得最硬核。
火遍全國的河南防疫宣傳,甚至驅散了我們一部分郁悶的情緒,在情勢嚴峻的日子里,得到一點點快樂。
當年非典,河南就有個標語說“請停下你歸鄉的腳步”
-帶病回村 不肖子孫
-今年上門 明年上墳
-平時出門戴口罩 否則麻將都點炮
-蝙蝠燉湯 棺材反光
-吃野味兒 從初七到頭七
再配上濃濃的“荷蘭話”,效果杠杠的!
為什么河南的防疫宣傳比其他地區都要好呢?
2018年,耶魯大學的副教授Molly和同事們發了一篇論文,分析了疫情對人們心理的影響。
疫情是不確定的,本次疫情,在很大程度上,誰都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停。
而幾乎是大部分人,在面對不確定的事件時,心理上會擔心、焦慮、疑惑、恐慌,在這些情緒的趨勢下,一部分人就會做蠢事,甚至造謠、傳謠。
所以,這篇文章提出了該怎么溝通,才能阻止人們頭腦發熱做蠢事。
顯然河南這種溝通方式特別有效。
研究表明,當人們不知道犧牲會帶來什么結果時,就會拒絕做出犧牲。
疫情里,犧牲就是指出門戴口罩、足不出戶,犧牲活動自由,而不確定的結果就是,即使我不出門,疫情也不會馬上就消失。
也就是說,你要告訴別人——亂出門可能會染上病毒,會死,會人財兩空。
當這些后果直接給他的利益帶來損失時,他就不出門了。
看看河南的標語,就是這么個道理,河南標語告訴人們,出門就會死,雖然夸張,卻簡單粗暴,簡潔明了。
再比如,微博上發起的捐款、捐物資活動,都是標明了需要物資的城市,需要的數量,分發的人員。當人們知道自己捐的錢和物資的具體去向之后,“不確定結果”就會變得“確定”,大部分人也愿意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次疫情爆發出來的問題確實很多,比如引起公憤的某會,讓人唾棄的不文明現象,還有部分官員的不作為。
但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一線人員積極善良的行為,很多網友的熱心。
凡事都有多面性,愿你保持冷靜、客觀,我們一起渡過這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