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好像很流行兩個詞,抑郁癥和中年危機。網上關于這兩個話題的文章翻都翻不完,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說得都大差不差。我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定義“中年”這個群體的年齡范疇的,但在我心里,中年怎么也要到35歲往后吧。
我見過一些人的“中年危機”,這些人里有窮的有富的,有月薪一萬的,也有年收入百萬的。有手里有一套房子的,也有手里握著六七套房子還哭窮的。對于后者,我也特別理解他們的煩惱和痛苦,時間都用來賺錢和維持財富了,沒錢沒心思享受,只要手里有點錢,就琢磨著去幾環再囤一套房子。而這些富的和窮的人當中,有男有女,出軌的也不在少數,焦慮和抑郁的也不在少數。男的都煩回家,下了班往臺球廳和酒局上跑。女的又要帶孩子又要上班,疲于奔命,壓力一點不比男人小。
但經歷這些思想或者身體危機、漸漸發福發到無可救藥的人們,都比我年齡大,平均年齡在三十五六左右。而我,還沒過30歲生日,踩在29歲的尾巴上,似乎也開始經歷那個所謂的“中年危機”了。今年是我在廣告行業待的第八個年頭。對于這份工作,我敢肯定,我百分之七十的同行們都跟我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上班的心情像上墳一樣沉重。寫下那些違心的假大空的廣告文案時,內心像吃翔一樣。
對甲方粑粑,縱然恨不得千刀萬剮,每次開周例會、月例會的時候,臉上還是掛著蜜糖般的笑容,笑到你想撫平那些褶子。每次該下班了,甲方丟過來一個工作單,用一種絕對不容拒絕和質疑的態度說“今晚把這個做出來,明天要用”。后半句基本都是假的,都是借口。
廣告狗們,賺的可能比其他行業略多,但是那個錢真的不夠看病的。脫發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常態化的問題。貼著面膜加班很硬核,但其實一點都不好玩。頸椎病和腰椎病幾乎在這個行業的每個人都會有,老板可能還要更嚴重一些。
月薪是過萬了,但是到了29歲,你發現身體開始向你反抗。各種毛病都出來了,身體每個部位都在告訴你,即便是機器,也該修理和上油了。更可怕的是每次你想靜下心來搞定手邊的工作任務,給甲方一個完美的交差,不用再一遍遍修改。那時候,腦子里總是有個小人蹦出來,問你為什么要寫這些,寫這些狗屎廣告有何意義?難道你的余生就要在這樣的廣告文案中度過嗎?一個五線城市的寫字樓,也要寫出“比肩國際”“中央CLD”這樣的詞眼,甲方才滿意。但是生產這種文字垃圾對于你來講真的有意義嗎?
沒意義,我要辭職,我要裸辭。世界那么大,就算我沒錢去看,我也不想再把時間浪費在這些上面。為了錢而犧牲了身體,浪費了生命。等到老的時候,只有白白后悔的份兒。
在這個平均月薪五六K的城市,月薪15K雖然算不上什么高收入,但要徹底放棄,恐怕行業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做不到。這也是為什么無論我在哪個廣告公司待,年復一年都聽著某某某某喊著要辭職,再也不伺候傻逼甲方,再也不做設計不干AE不寫廣告了。然而,幾年過去,喊得最響的那部分人,通常是乖乖加班加到最晚還要發個票圈生恐老板看不見的人。
但每個人的人生選擇都不一樣,想要的東西也不一樣。別人可以為了高薪留在這個加班和吃飯一樣正常的行業,我不能。我的身體也不再允許。雖然還沒過35歲,但身體和思想的危機感都步步緊逼。身體在跟你說,健康的身體不是薪水可以換來的。經年累月的熬夜也不是休五天年假就能休過來的。思想在跟你說,去做一份不再熱愛的工作,每天帶著疲憊的壞心情去做事,是特別可怕的事情。雖然在我們這個年紀,面臨著車貸房貸一堆的貸款,以及,上有老人要贍養,下有小孩要撫育。
可是經過思想斗爭,還是決定裸辭。任何一種選擇都要付出代價,就看你能否承受對應的那種代價。
離開公司,告別廣告行業,取關了很多行業相關的公號,內心一陣輕松。旅行、休息、調整過后,開始為接下來的選擇充電。期待自己成為一名整理師,雖然那意味著一切要從零開始,意味著你可能要接受從月薪15K降到每個月收入四五千甚至兩三千并且還沒有定數的事實。
但人生重要的不是你在經歷和承受什么,而是你想要什么,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不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不想成為完全為了生計活著,營營役役、渾渾噩噩度日的人。少年也好,中年也罷,危機和煩惱總會有。就看怎么面對和選擇了。希望大家都能做喜歡的事情,過喜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