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又將與我匆匆告別。此刻是夜里11:38。流光容易把人拋的。然后,它一如既往,從容地奔赴下一個今天,仿佛沒有太多改變,而你我卻在這流年里黯淡了容顏,緩緩老去。
清晨在手機定時的前一分鐘醒來,5:39。自從,多拉上了一層銀色遮光布,房間里多了一點暗,一點夜色。借著這點偷來的“夜”睡得安穩一點。人是這樣的,喜歡自欺欺人。
夜里總舍不得睡去,白天又醒得早,睡眠時間很少。是誰說,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會長眠。說這話的,肯定也是一只夜貓。
許是我吵到了她,豆竟也醒了。要不,我們一起到樓下操場散散步?以前也曾帶她去過,慢跑或散步。好的,她很快起床了。刷牙洗臉后,喝了溫開水,下樓。牽著她的手,親親她的臉頰,喊她,我的臭豆。她也喊,我的臭媽。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6:20,我們走在灑滿陽光的校園里,胡子的單位,據說這是整個小鎮上空氣最好的一塊土地了。大榕樹的夏天是這樣繁茂濃綠,滿地上都是它的小果子。掉在地上,被人踩碎了。豆豆跳著走過,她不想踩壞它們。風吹拂著她的發絲,還有多少這樣相依相伴的日子啊,我的寶貝。隱約聽見,云雀的歌聲。
她說,媽媽,我們去看生物園。好的,教學樓后面開辟出來的生物園。去了,才知清早并沒有開放,或許很少開放。只是,存在著。孩子跟她爸爸去參觀過,記得的。想重溫。可惜我們只能匆匆走過。身旁有中學的孩子走過,他們的青春記憶存儲在這方校園里。
繞著校園走了一大圈,和草木們輕輕打過招呼,我們該回家了。走到校門口順便買了早餐。簡單的豆漿饅頭。回到家,他還沒起床。依舊是抱著筆記本,一邊看,一邊吃早餐。先打開酷狗讓音樂流動起來,然后來到我們的1+1。已經習慣了,清晨也要看看。想起朋友說,早起的蟲子來了,你這懶鳥起床了嗎?我們喜歡隔著屏幕,隔著山山水水,相互打招呼,宛然彼此從來不曾也不會分離。
今天星期四,原本第一節沒有課。但因同年級的一語文老師到省城參加培訓,所以要代她班的課。已經代過一節課,和孩子們一起朗讀課文,讀得不錯。喜歡那樣的孩子,安靜,認真。朗讀聲音蠻好聽,狠狠地表揚他們,他們也喜歡新老師呢。等下要早點到學校哦。
幫豆豆梳好頭發,這是我剛剛學會不久的手藝活,總算像模像樣了,不過她也不挑剔就是了。雖然,她知道媽媽遠遠沒有樓下一新媽媽的手那么巧,綁得那么可愛漂亮。泡一杯蜜水給她,夏天到了,補充水份很重要。然后一起走向學校了。穿過街道和人群,或者穿越自己。
第一節課,代課。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百花園地里的《如何做好讀書筆記》。告訴他們閱讀的重要,問問他們讀過什么書,平時喜歡怎么讀書。然后,把大部分的時間留給他們,讓他們自由閱讀圖書角的書,孩子們看書可安靜呢。
第二節,自己班的課。新接的班級,紀律不是很好,也許是自己也比較縱容孩子。他們老喜歡上課時偷偷說話,為此,批評了很多次,甚至“張牙舞爪”過。和他們一起認識什么是褒義詞和貶義詞,還學了《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的詩。我說,這老頭子,天還沒亮不睡覺起來做什么呢。孩子們笑了。布置了《祖國在我心中》的語文實踐活動。可以是詩歌朗誦,辦一期手抄報,講一個故事等等。很多形式,自主選擇,也可以和同學合作。這樣的作業,他們還是喜歡的。盡管展示交流時,有時也簡單不夠生動,但他們認真準備了,我就寬容地看待。目光里,有期待和贊許。“教育就是生長。”是啊,不該急于求成,多一點等待,讓他們好好生長。又想起與沈旎交流過“誤人子弟”,她說,放心吧。不那么容易誤的。要相信,他們會長好的。一席話,寬慰了我。
第三節沒有課,也無作業批改。索性跑到同事那里,一起喝茶。聊些什么啊,無非是點滴生活,無非是長短歲月。
放學后,回家做飯。這是我每日的功課。做一鍋肉羹,炒青瓜,還有西紅柿炒蛋。一家人簡單的午飯,就解決了。這可是練習了十二年的功課,算是輕車熟路,甚至成為生活里的小情趣了。然后,一家人共進午餐。
飯后,收拾好鍋碗瓢盆,孩子幫忙擦桌子。然后,晾好洗衣機里的衣服,讓它們染上陽光的芬芳。接著,依舊打開電腦,讀博里的新文章,瀏覽一會兒搜狐,讓那些與我們無關的信息將自己淹沒。娛樂,是生活的一部分了。人在熱鬧里,以為少了孤獨。其實,少的是思考罷了。究竟是“娛樂致死”,或“娛樂至死”?
關了電腦。拉上窗簾,是午休時間了。自從牙疼失眠引起血壓驟然飆升后,胡子嚴格要求我一定要保證休息的時間,有充足的睡眠,對身體比較好。孩子做著作業,有不懂得的才跑過來問下。這時,已大都完成。我可以放心地睡去。打開枕邊的書。有這樣的話:“在最寬泛的意義上,不但熱戀是愛情,婚姻的和諧是愛情,而且一切與異性之間的美好交往,包括短暫的邂逅,持久而默契的友誼,乃至毫無結果的單相思,留在記憶中的定睛一瞥,都可以包容到一個人的愛情經歷之中。”周國平的《最合宜的位置》。會心一笑,又看到他在《可能性的魅力里》說,自己是個愛情至上論者。聯想到,張老師曾經說——藍是個愛情主義者,小鎮上的單相思者。是呢,我相信愛情。直到今天,直到此刻。
手倦拋書。是最好的進入睡眠的狀態。下午第二節才是我的課。可以放心地多睡一會兒。我們學校尚沒有實行坐班制度,這實在是非常人性化的。醒來,喝水,吃了個蘋果。好,上班去啦。
陽光很好,這是午后三時的陽光。明亮的,叫人心生恍惚。從家到學校不過幾分鐘的路。曾經不止一次發過感慨,難道這就是我一輩子要走的路嗎?那時,以為還有變數。而今天看來,幾乎可以預見了。很多的日子,像庸常的今天一樣,周而復始,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下午放學后,和同事上了趟街,買了些新鮮的水果。閑聊。她的鵝黃色的鞋子,白皙的她穿著真好看。她說,就是跟太低了。她人不高。又說,不管了,舒服就好。恩,贊同。到了今天,我們都要懂得,摒棄一點什么,留存一點什么。比如,舒適的狀態,屬于身體的心靈的。還有,舍棄那些不必要的往來。她有時找我借書,我們不是常常在一起,但在一起了,可以隨意說話。這樣,真好。
在路口和她分別了。她回去看她的雙胞胎兒子了。我也回自己的窩了。回到家,孩子還沒回來,她放學后有個圍棋課。我先把地板拖干凈,打開門窗,讓清風流進我的家。一邊做晚飯,一邊等待胡子和豆豆回來。聽了會兒昆曲,唱詞實在美啊。原來更貪戀的,是那些美侖美奐的句子啊。
晚上九點多,沖涼后,正準備寫點東西,門鈴響了,原來是同事來了。開始燒水,泡茶。然后又是一番海闊天空地閑聊。從車子、房子,聊到新買的綠色上衣,聊到孩子,老公。“一個女人是五百只鴨子”的說法,我是深信不疑的。十一點多,她們才撤離。我也有點困了。不過再困也要上去博里看看,誰還深夜不眠的。仿佛,這是另一個家園。
這一天,終究流水一樣過去了。為什么恰恰是今天,不是別的更有意思的一天呢。不過,平常的日子恰恰是最真實的生活印記。于是草草記下:我的2009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