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劉楊主編著的《學會寫作》,使我學習到了很多,寫這樣一篇干貨分享,作為我的學習記錄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初識寫作,踏上寫作的道路。
這本書無論是從內容還是排版都非常的清晰具體,每一章節之前都有思維導圖幫助快速瀏覽本節的重點內容,每一章節之后都有本節知識總結,幫助歸納并重新梳理本節的知識要點,讓人即使不做讀書筆記,也能很快地找到想找的內容。此外,書里還提供了18個寫作模板、50個關于寫作的問答,方便每個人“對癥下藥”。
本書首先介紹了什么是寫作,隨后對寫作需要克服的四大難點(即素材積累、敘述方法、語言邏輯、寫作套路)進行了具體分析。
作者告訴我們:寫作,在動筆之前,一定要有一個目標,如果沒有目標,就像出門不知道要去哪兒,這一路上一定會停下無數次來糾結。
『幸妍小記』:我經常有寫著寫著就不知道該寫什么的時候,也會經常寫著寫著就把之前的內容全盤否定,即使是親身經歷的或真實的感想,也存在寫著寫著就亂的情況。所以目標真的很重要,像我這種邏輯性不太好的人,就需要在動筆之前,找好想要寫的題材,然后列好提綱,直到提綱讓自己滿意,再提筆,避免有無用功的情況發生。
寫作有以下五大目標,每個目標就對應著一種文章敘述形式。
①記錄:記錄自己的事或記錄別人的事(如故事小說)———————對應記敘文
②表態:就某件事情發表自己的評論(如評論聲明)————————對應議論文
③抒情: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感慨,引起他人共鳴——————————對應散文
④說明:向不懂的人解釋清楚一件事(如廣告科普)————————對應說明文
⑤應用:主要用來處理公私事務(如報告總結)——————————對應應用文
有了目標,確定好了對應的文體,就為下筆做好了準備。
寫作有四大難點:沒素材、沒方法、沒詞匯、沒套路,這就造成了提筆卻寫不下去的困境,而解決四大難點的方法就是培養寫作的四項基本功:積累素材、鍛煉敘述方法、錘煉語言和邏輯、掌握寫作套路。下面,就針對作者提出的四項基本功進行逐一歸納總結。
*積累素材*
附本章節概括知識點的思維導圖
1.感受法
眼:用眼睛拍照片,用文字還原“照片”
耳:搜集周遭環境的聲音,從某種聲音中感受,有感而發
鼻&舌:氣味和味道,可引發情感,激發認同感
身&意:人的感知和情緒,通過傾訴,記錄下情緒最噴薄的狀態,可直接用文字記錄,也可錄音
『幸妍小記』:感受法其實是我們平時中最常遇到也最容易忽略的,往往一件微小的事情,如果仔細回味,也可以寫出一篇字數不少的文章。比如我去某快餐店買冰淇凌,一口沒吃冰淇凌就掉了,這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了,等懊惱過了,這件事兒可能就不會再提起了。可如果轉化為文字,可以寫出排長隊購買時的焦躁,等待出貨時的期待,手握冰淇凌時的心滿意足,和剛一出門冰淇凌戳到地上的懊惱與失落。把一點小事擴大成一篇文章寫成日記,無論是鍛煉寫作文筆,或是作為以后回憶的樂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2.采訪法:新聞采訪法、聊天式采訪法
①準備:運用采訪清單檢查法——列出采訪前需準備的項目逐條檢查
②采訪:除找到采訪問題的答案外,還需觀察細節(肢體語言、情緒)以及深度挖掘(追加問題、尋求解釋)
③整理:采訪錄音整理及筆記整理;檢查內容的準確性、做好交叉內容的梳理
3.筆記法:通過做筆記,把自己的評價、感悟、延伸思考記錄在筆記里
①日常筆記:生活中的經歷、瞬間感悟、某個思考,可以是幾句話的記錄
②讀書筆記:摘要法、感觸法(內容、摘要、感悟)、延展發(寫書評、讀書報告)
③筆記整理和應用:一個本只干一件事;給筆記加索引或目錄;也可以將筆記定期匯總歸納
『幸妍小記』:有的時候,我們的腦海中會迸發特別精彩的語句或想法,如果你希望把它形成一篇文字或事項,一定要當時記錄下來,因為我們的思想總是轉瞬即逝的,這個時候的某一個火花,再過幾秒鐘就怎么也想不起來了。所以一定要趕緊記錄,可以記錄在紙上,也可以記錄在手機備忘錄中,如果在行走不方便記錄,也可以用手機把想法錄下來,以備事后整理使用。
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在工作中,我習慣于把所有事項列在本上,完成一項就劃掉一項,這樣既方便月末總結,也不會因一時遺忘耽誤工作。
筆記的整理也是一個知識重吸收的過程,當我們在寫讀書筆記時,有時一本書會讀很久,所以很容易造成看完一本書后前面的內容已經忘記差不多了,所以這時就需要我們把已經記錄的內容再進行歸納整理,畢竟閱讀時的想法跟通讀完畢后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所以也可以便于我們整理思緒,這也是我寫這篇分享的原因。
4.利用網絡
①搜索引擎:找知識素材、意見及趨勢
②內容大數據:找實時熱點、熱搜榜等
此外,作者介紹了兩個大數據網站,分別是百度指數及谷歌趨勢
*文章的敘述方法*
附本章節概括知識點的思維導圖
1.故事敘述法:時間推移法、事件脈絡法、主旨發散法
①時間推移法:a.按時間先后順序
? ? ? ? ? ? ? ? ? ? ? ? ? ? b.有現場感和緊迫感
? ? ? ? ? ? ? ? ? ? ? ? ? ? c.制作時間表格:可制作時間表格,理順時間關系
②事件脈絡法:a.事情的脈絡
? ? ? ? ? ? ? ? ? ? ? ? ? ? b.制作事件流程表:包含出場人物——場地——事件;先列明再豐富內容
? ? ? ? ? ? ? ? ? ? ? ? ? ? c.故事線
③主旨發散法:a.確定主旨
? ? ? ? ? ? ? ? ? ? ? ? ? ? b.圍繞主旨發散
? ? ? ? ? ? ? ? ? ? ? ? ? ? c.回顧主旨
『幸妍小記』:就像小時候寫作文一樣,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先把骨架搭好,再豐富骨血。像我這種零基礎寫作的朋友,就要先學走路,打好結構基礎,先學寫總分總文章,再慢慢復雜化。
2.金字塔式敘述方法:把事情講清楚,先講主,再講次,把結論放在開始的位置,讓別人抓住重點。
寫作者可以先列好要點,找出句子間層級關系,按層級表規劃。
3.腦洞大開式敘述方法:別人沒見過的素材、別人沒有的想法、足夠的想象力
①腦洞大開的原理:先跳轉、再聯結、迂回前進
②訓練聯想力的方法:故事接龍、合理性和承接性、腦洞敘事的思維導圖
『幸妍小記』:思維導圖是發散性寫文很好的工具,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寫出事件大致的發展方向,并列出人物的身份、特征等屬性,再列明幾個重要事件的特別節點,這樣文章的大致脈絡就形成了。
* 行文的邏輯 *
附本章節概括知識點的思維導圖
1.把重要的話放在開頭說
對于作者來說,結論在前,圍繞著這個結論就不會跑題;對于讀者而言,先看到結論,好奇心就會被調動起來。
幾種開頭的方法:故事開頭、總結開頭、懸疑開頭、自然敘述開頭
2.讓松散的材料連貫起來
在寫文章的時候,一定要先列提綱,想清楚開頭如何寫,中間有幾點,引用哪些資料,提供哪些數據等待。有了提綱,再去填充提綱需要的支撐材料,所有的資料都為提綱服務。
行文中,還要注意具體行文的四種連貫性:
①語意連貫:每一句話都要支撐主題,不管跳脫出去多遠,最后一定要回歸到主線
②結構連貫:分章、分小節、分層次、分段落,這種層級結構會輔助寫作者更好地連貫內容,但表述內容是一環扣一環的
③形式連貫:例如用附錄、索引、附文、摘要、大綱等形式展現
④引用連貫:引用得體,邏輯準確
除以上方法,還要通讀之前寫過的文字,反復琢磨提綱,邊寫邊調整。
3.把孤立的內容變成整體
行文中經常出現的四種癥狀:
①局部腫脹:過多的環境描寫,啰嗦的描述與觀點,應做好分配規劃
②顧此失彼:邏輯前后混亂,應圍繞核心觀點寫,不要前后矛盾
③理所當然:表現為只呈現與主題相關的內容,卻無推理過程,推論要有依據
④跑題萬里:流水賬式跑題,核心不明式跑題,跳躍式跑題,多中心式跑題
三種方法,助力理清思路:
①中心原則法:圍繞中心觀點,反復強調,再延伸
②統一原則法:觀點、主題、文風三方面統一
③配套原則法:“例子+結論”、“故事+升華“、”伏線+抒情“
4.所有鋪墊為結局服務
①恍然大悟式結尾:如莫泊桑的《項鏈》,結局出乎人意料之外
②開放式結尾:只陳述,沒有總結與判斷
③揭秘式結尾:人物身份揭秘、情節揭秘、邏輯揭秘
④場景式結尾:呈現場景,將讀者帶入環境
* 錘煉語言 *
附本章節概括知識點的思維導圖
1.語言的三層結構
①用詞:達意、精簡、個性化
②句式:長句子vs短句子;具體vs抽象;嚴肅vs幽默;陳述、抒情、質問等方式
③風格
2.每一句話都不應該是多余的:
①詞義準確:準確與簡練
②句意明確:附上句意檢查表供大家查缺補漏
a.這句話是否可有可無;
b.這句話是否可以精簡;
c.這句話是否完整表達一個意思;
d.這句話用在這里是否合適?是否前后矛盾?
e.這句話有歧義或令讀者不恰當的聯想嗎?
③語意豐富:最好同時具備實際的作用和想象空間;透過文字描摹內容,讓讀者有畫面感,甚至引發聯想,而有了更多的層次感和可延展性
④結構清晰:梳理文章結構,使文章像參天大樹,每片樹葉都有自己歸屬的枝條,而不是流水賬
3.細節大過天
①通過細節描寫:如當時的景物、聲音、人物動作、表情、神態等描寫場面
②通過側面描寫:凸顯主題;包含外人評價法、外界反映法、兩側包抄法
③通過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闖入者描寫、外界大環境描寫
4.學會寫對話:要去粗取精地提煉對話,再一定程度藝術加工
①情節發展型:通過對話激化戲劇沖突、對話句式設計、對話細節描寫輕重緩急
②立場展示型:用對話印證人物標簽,展現立場
③隱喻雙關型:隱喻:表面講A實際講B;雙關:通過修辭技巧
5.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①文章勘誤:筆誤、文字用法、標點
②句子結構:語法、病句
③段落挪移:不同順序組合,看看是否能夠呈現出更好的效果
④結構大手術:文章結構調整(遇到跑題、文章有漏洞和風險、整體需要增色時可采取這種方法)
⑤點睛之筆:
附上好的標題的十條原則:緊跟新聞熱點、切入點獨特、問句引發好奇心、簡單粗暴、觀點顛覆常識、引發感情共鳴、輸出價值觀、標題和“我”有關、體現讀者的用處、給大家一種不看會有損失的感覺
結尾處的點睛之筆:金句式結尾、開放式結尾、場景式結尾
『幸妍小記』: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每一個人都可以設立一個公眾號,無論是抒發情感還是與人分享都可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那么如何寫出令讀者有共鳴的文章,就是我們亟待學習的地方,這一章節的內容很貼合現在公眾號文章的一些寫作特點,我們可以運用這些方法來核對修改,看看我們自己寫的是否是一篇合格的文章。
* 模板寫作法 *
本章,作者主要給讀者提供了一些快捷的寫作模板和寫作套路,寫作無非就是那么幾種組合形式,當掌握了這些套路,基本的寫作脈絡也會搭建出來。
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給大家梳理寫作的模板及套路。
* 媒體寫作法 *
1.八個關鍵詞講清什么是新媒體寫作
①讀者分析:寫作對象分析
②細分市場:在定位上,把握細分領域
③寫作目標:是增加知識?還是內容匯總?或是說出不敢說的話?或是干貨?
④讀者互動:接受讀者反饋、回答讀者提問、一句反饋調整內容
⑤蹭熱點:講求時效性
⑥自傳播屬性:外在推動、內在推動
⑦風格化:用詞、觀點、行文套路要有自己的獨特性
⑧多媒體:可添加音樂、圖片、視頻等,排版更豐富
2.找話題的四種方法
①從媒體中找話題:例如新聞平臺、搜索引擎、熱門社交軟件等
②從熱點中找話題
③從大數據中找話題:例如百度指數
④從生活中找話題
『幸妍后記』:
本書運用了很多鮮活和有針對性的案例來佐證作者提出的很多方面,非常適合零基礎或是想學習新媒體寫作的朋友。
看這本書之前,我的目的是想學習如何賺取稿費,但看完這本書后,我發現我離賺取稿費的道路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不僅僅是文學素養不夠,平時素材積累的匱乏也是很大的一個原因。
希望以后,我能從身邊的小事兒開始,認真觀察與感受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樹一花,用最樸實的語句,記錄最簡單平凡的生活。
寫作,不是一朝一夕,是需要扎扎實實踏實每一個腳印,當你回頭看向來路時,會發現,每一步都比前一步更堅實,每一步都比前一步離成功更近一些。
也希望我的這篇筆記能夠幫助到更多想學習寫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