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拖、懶、玩、想,這四個壞習慣要注意了,否則爹媽都白養?
1、拖拖拉拉
.當不想做一件事時,經常會說:「一會兒再說、晚上再說、明天再說、過兩天再說、回來再說吧……」想做一件事總能找到借口放棄或拖延。其實拖拖拉拉就是你自己給自己的一個安慰和借口罷了!
總是要等準備好了才開始,總是要等到一個好機會
才能行動。
·遇見喜歡的女孩,你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就再等等,最后女孩子走了
·明明知道功課多,考試可能會掛科,卻要等“有空”的時候才能學。
·本來只有幾件臟衣服,很快就能洗好,偏偏要等晚上再洗。
你總是很奇怪,一件事能拖就拖,拖一天算一天。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會去做,既沒質量又沒完成。真的矛盾!
圖片
2、不思考
每天不停地刷知乎、刷微博、刷抖音、刷朋友圈,被動接受信息密度低的資訊,如娛樂八卦、花邊新聞、沙雕視頻,網綜熱劇等無須動腦的東西。
每日沉溺在自己的舒適圈,我小學時就很早熟一直特別想改變自己粗心大意,遇勝則驕、遇敗則頹的性格,發過誓、寫過保證書,然而真的做不到,即使短期有改變,過不了多久也會打回原樣。
3、沉迷于游戲無法自拔
隨便舉兩個栗子:日夜浸泡在網游中,通過虛擬的勝利贏得成就感,尋求更高段位來獲得自我認同。亦或是不停鉆研如何求歡,以曖昧對象的人數當做自己的勛章。
久而久之,對于需要長期投入來獲得更高回報的事情產生厭惡。比如每天運動、看書寫作、專業能力的提升、對未來的規劃等等。
4、毫無意義的浪費時間
見過太多的人,明明沒有什么事,手機刷著刷著,就到凌晨兩點了。到了第二天早上,開始掙扎在「擺脫困意去上課」與「曠課繼續睡大覺」的兩難選擇中。
最后毫無懸念選擇了后者。日復一日的不良作息中,愈發意志消沉、放縱自己,最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覺得提不起勁或者早早放棄。因為即時誘惑比堅持容易得多。沉溺于快反饋的事,而無法耐心做慢反饋的事。比如喜歡玩游戲,而不喜歡讀書。
5、注意力不集中三分鐘熱度
深陷「假努力」的錯覺中無法自拔。比如經常熬夜一二點學習,然后轉天中午才起床;一邊刷視頻,一邊背單詞;在圖書館組團打游戲。
眼高手低是當代大學生的通病。圖書館看15分鐘書,開始掏出手機不停地刷。剛到運動場,開始掏出手機自拍。學期末要考試了,復習不下去就等著裸考...
明天的事明天再說,下周的事下周再看,反正能拖多久算多久,最好拖到不用干。
6、迷茫沒有目標
不記得明天上什么課、不制定本學期的學習計劃、不去了解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不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對自己職業生涯做準備和投資。
活著,只是慣性使然。過一天算一天,反正身邊的人都這樣,隨波逐流直到天荒地老。
7、潛意識中認為人生還沒真正開始。
「我還只是個學生,還不用想太多。」這樣的意識存在于絕大多數人當中。從這個想法開始,會延展出很多錯誤的概念。
我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未來太遙遠,時間到了一切自會步上正軌。自己擁有無限的可能性。幻想以后一定非常厲害。到出社會的時候它會狠狠地給你一巴掌。人要居思安危不進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