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號凌晨時一直在做夢,夢的內容斷斷續續,大體內容竟是蕭衍的一道圣旨:
“非至公無以主天下,非博愛無以臨四海。所以堯舜克讓,惟德是與;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格于上下,光于四表。今岱宗牢落,天步艱難,淳風猶郁,黎民未乂,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豈能荷神器之重,嗣龍圖之尊?晉安王綱,文義生知,孝敬自然,威惠外宣,德行內敏,群后歸美,率土宅心。可立為皇太子。”
醒來后我剛和舍友提起這事,就突然想到快到蕭統的祭日了。
這道圣旨以后,蕭綱入主東宮了,而蕭統,卻永遠地離開了。
我們無法確切地知道公元531年5月7日之前發生了什么,究竟是臘鵝厭禱讓他與父失和心有郁結,還是蕩舟傷股讓一向健康的他一病不起?我們只知道,那天,南朝梁武帝蕭衍長子、太子、文學家蕭統溘然長辭……
作為一個自帶光環出生的人,蕭統一歲左右就被立為太子,高貴的身份與優越的環境并未改變他與生俱來的氣質秉賦與志趣才情,他光風霽月,懷瑾握瑜,他的魅力穿越1400多年的歷史時空成了一個傳奇。
幸好古代漢語課本中選了蕭統寫的《文選序》,當我讀到“余監撫余閑,居多暇日。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嘗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時心想,一個太子監國撫軍時還這么愛讀書,繼而又看到“若其贊論之綜緝辭采,序述之錯比文華,事出於深思,義歸乎翰藻”等,就被他的才華驚訝到,于是查了《南史》中的昭明太子傳,深深地被這位純孝仁厚、文德兼備的大才子迷住了。
又有昭明太子與慧如的愛情傳奇,顧山紅豆樹千年突發新花的事情;《昭明文選》在中國文學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和他對陶淵明的推崇才使“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這樣的句子廣為人知;有了蕭統,我們才知道了在南北朝那樣的亂世也有“濁世佳公子”的存在……
31歲,一個男人正當風華正茂的時候,還未來得及登基的蕭統去世了,真的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人總是那么讓人感到無限惋惜,還有那“不是人間富貴花,奈何生在富貴家”的納蘭容若,那個“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的楚霸王項羽。
或許待他登基后,也會卷入宮廷與權力的爾虞我詐中,于是歷史上多了一個是非功過說不清的帝王,少了一個令人神往的昭明太子。早早逝去的蕭統,永遠地停留在了31歲,永遠那么風姿優美、氣宇軒昂。
歷史厚重的車輪向前滾動了1486年,在今年的5月7日,我又想起了昭明太子。
蕭統,我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