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個小時,讀完陳行甲的人生筆記《在峽江的轉(zhuǎn)彎處》,讀書很久沒有這種非得一口氣讀完的沖動,也沒有非得寫點什么的沖動,他的書做到了。
我經(jīng)常跟部屬說,如今的我們正在基層單位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關(guān)鍵時期,讀書要多讀世界觀方法論的書,多讀人文社科類的書,少去讀傷春悲秋的詩歌散文小說。
如今來看,這種看法有些狹隘了。陳行甲的人生筆記,買來許久,一直未曾翻看,今早隨意打開一頁,便被深深吸引,不能自拔。
在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光輝、超強的能力、頑強的意志,高山仰止,自慚形愧,卻為體制內(nèi)有這樣的人、容納下這樣的人而高興欣慰。
對我來說,此次閱讀是一次靈魂的洗禮。很久沒有跟隨作者的筆端而回憶回味了,幾度落淚,不能自已。
這時我才感到,小說詩歌散文傳記也需要多讀,讀多了才會有慈悲感責(zé)任感使命感,讀多了才會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自覺和力量,讀多了才會有理解人同情人憐憫人的細膩情感。如此方有可能,成為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人民公仆。
與作者一樣,我深切的依賴和思念著我的父母,雖然他們都健在,卻是許久不曾見過,只得依靠視頻和電話交流。
母親給不了作者母親那般堅強的指引和支撐,但她一直是可以使我心安心靜的人,工作煩悶之時,只是與她閑聊幾句,看看她的面容,心里便踏實寧靜許多。
有的時候,甚至接通視頻,一看到她,便覺得鼻頭一酸,眼眶便濕潤了,像個委屈極了要找媽媽的小孩子。心若有個歸處,便不覺自己是孤獨無助的。
如今我也在體制內(nèi),管一批人,也被一批人管著,沒有作者那么優(yōu)秀的品質(zhì),沒有那么廣闊的舞臺,也沒有那么困難的斗爭,但與作者一樣,我也想做個不被后來人戳脊梁骨的人,做些真正有用的管很久的事情,不辜負崗位職責(zé),不辜負初心使命。
雖然做不到他那么堅定那么好,我也會朝著他的方向努力和踐行。我沒有勇氣和能力追隨他脫離體制的腳步,在如今的和未來的崗位上,我希望自己走到哪里,都能憑著本心初心做人做事,改進一點是一點,溫暖一個是一個。不祈求得到什么樣的回報,做到問心無愧、忠實前行也是可以的。
人說,衡量這輩子過得如何的標(biāo)準,不是外在的成績和評價,而是臨終時回顧自己的一生,有沒有巨大的遺憾和特別后悔之事,如果沒有,這輩子就算比較成功的了。
以前,我特別認同《血色浪漫》中的鐘躍民,人生應(yīng)該不斷變換跳躍,尋找不同的際遇和體驗,那么來看,人生就是豐富的圓滿的。
如今,我更加認同陳行甲。人生不能為了體驗而體驗,無論走到哪一步,也只是為了自己的需要,爬的是“小我”的第一座山。
陳行甲爬的是“大我”的第二座山,他的共情,他的悲憫,都是為了陌生的他人,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家人。當(dāng)官也好,慈善也好,都是以更好的姿勢去攀爬第二座山。
我想,無論何時,陳行甲一定會有不虛此行、不負此生之感,而我呢,已經(jīng)錯過許多了,有的已成為終生的遺憾,今后只有努力尋找和彌補,多做些不那么容易的有價值的事情,才有可能少些懊悔和不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