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12篇。
如果說亞馬遜的標題幫你帶來了流量,那么有流量,肯定要有轉化才是最終目的。在影響轉化的因素里,產品賣點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我文章的標題是“如何寫好”,而不是“如何寫”,寫賣點很容易,從生產商那里拿到產品的一些參數(shù)功能,就能寫的出來,但是要寫好,是需要一些小技巧的。
首先要明確一點,我們的顧客是一群什么養(yǎng)的消費者? 在傳統(tǒng)的采購中,采購商都是對產品參數(shù)有著明顯要求的,但是平臺上的顧客都是普通的消費者。我們需要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比如你要去買一條冬天的打底褲,有兩個產品賣點:
1,采用粗條紋設計,毛絨內里,高質量的面料制成。
2,粗條紋顯瘦設計,毛絨保暖內里,耐穿不起球材料制成。
毫無疑問,你會更偏向于第二個賣點描述。第一個只講訴了產品的參數(shù),雖然這些參數(shù)也是產品的賣點,但陳訴參數(shù)本身,對顧客而言,并沒有什么意義。
因此,我們寫賣點的時候,要更多的呈現(xiàn)對商品的客觀認知,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評估文案。
其次,我們可以參考優(yōu)秀賣家的文案。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遠。同理,學習優(yōu)秀賣家的文案,才能寫出更好的賣點。
如何找出這些優(yōu)秀賣家呢? 這個其實我有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有兩個辦法,第一個是主關鍵詞排名靠前的賣家。第二個是類目銷量好的賣家。
然后歸納總結第一頁商品所有Bullet point。比如,以登山鞋hiking shoes為例子,我發(fā)現(xiàn)平臺上優(yōu)秀賣家的賣點都有一下幾個共性:
1,商品防水性能
2,商品鞋面,中底和鞋底材料
3,商品的透氣性和場景適用性。
另外,我們還可以去針對大品牌的賣家做同樣的分析。大牌在某個類目已經有一定份額,產品也深入人心,我覺得他們對于產品的賣點歸納也絕對不會差。
集各家之所長,也許是修煉的最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