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不過我是一個旁觀者,標(biāo)題準(zhǔn)確說是“遇艷”。
一個普通的早晨,聽著普通的歌,等了普通的十幾分鐘,載我的那路公交姍姍地來了。跟著前面的人魚貫上車,一瞧還好,今天人不算多,可能因為起得晚點兒的緣故,避開了最高峰期。人雖不多,位置還是不用想了,我站在車的前半身,抓著不銹鋼扶手,耳朵里仍然在唱著宋冬野的《莉莉安》,扭頭掃視一下車上的男男女女,花紅綠瘦,大部分在低頭看手機(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果然是來了),有的神情木然看著窗外,想想這一路的風(fēng)景有的人可能看了幾百上千遍了吧,毫無新鮮感可言。記得我開始來這個城市的時候,找工作的要求之一是坐公交車上班,這樣可以看看這個城市的風(fēng)景,現(xiàn)在想想還挺好笑的。風(fēng)景再美,我們也不過是過客,車上的每個人不過是城市建設(shè)的一顆螺絲釘。
耳中的歌曲切換到了下一曲,車子也已經(jīng)停過兩站了。這時,我的左耳邊傳來了少女般的笑聲,百無聊賴我扭過頭看了眼,喲!是一50多歲的阿姨,一米五幾,身材已變形,臉上肉多但還算面善,頭發(fā)簡單扎了個辮子有點毛糙。她正跟公交車司機聊天,面帶笑容。我看了眼司機師傅,大概也是五十多歲,塊頭挺大,手腳并用很麻利,應(yīng)該是開了很多年公交車了吧,他臉上有些橫肉,嗓門洪亮(這一點從停站時候的“往里面靠一靠”可以聽出來),有點扎眼地方的是頭發(fā)已呈“地中海”造型——中間禿了一大塊,四周的毛發(fā)隨車飄蕩。坐這趟車也有幾個月了,今天第一次認真觀察了下司機師傅。
他們還在聊著,我聽見那阿姨說我喜歡聽張學(xué)友的歌什么的,誒,蠻奇怪的,他們怎么聊這些,這么大歲數(shù)人了。于是我把耳機聲音減小了,有意無意聽聽他們還在聊什么。這時剛好是司機師傅在說話:我啊,每天下班回家就是看小說、睡覺,看古龍的小說,沒什么事干。女:呵呵~ ?她的手扒在司機師傅頭旁的一根把手上,身子微微前湊,從后面看就像一對年輕小情侶似的。我想:怎么會,都這么大歲數(shù)人了。這時候,司機師傅唱起了歌,仿佛是專門唱給那位阿姨聽的,阿姨眼望前方微微笑,時而插一句話,說的都是一些個人興趣愛好、這個城市的一些風(fēng)景名勝等等,就是沒聊過家里的情況。慢慢地我有點預(yù)感他們戀愛了!!!不過還是在想可能也不是,但是感覺又是,因為我也是過來人嘛,哈哈~就是這種feel。
第二天、第三天。。。這路車也不只一輛,可是碰巧的是我連續(xù)好幾天坐上的都是這位師傅的車,然后每次也能遇到那位阿姨,她有時候站在司機師傅旁邊,有時候坐在司機右手邊最靠前的位置,不管在哪里他們都會一路有一茬沒一茬地說說話,司機有時候哼哼歌,有時候為了在阿姨面前顯示自己的男人氣概,對乘客命令的嗓門兒也大了,開車甚至玩下漂移(個人感覺)。我確定,他們戀愛了,像二十幾歲的小伙兒大姑娘。
后來,持續(xù)碰到了一段時間,可是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再也沒看到他們倆了。不知道是司機師傅被調(diào)到其他線路了還是什么原因,但是我相信絕不是因為他們的“戀愛”關(guān)系。他們也過了半輩子了,心態(tài)成熟,對人生早已看的很現(xiàn)實,只是可能過久了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在路上能稍微體驗一下不一樣的感覺,回味一下年輕的味道。下車后,一切仍然回歸原來的自己,該怎么過怎么過,那路車上發(fā)生的一切可能只能是一段深藏心底的美好記憶,生活的調(diào)料吧!
Anyway,祝他們晚年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