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曾獲“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二等獎。但是由于疏忽,這篇文章的底稿沒有留存下來。這里的這篇文章是作者憑借記憶復述出來的。既是“復述”,已無靈感,筆力自然不如當時,特此說明,望見諒并指正。
我從書堆中仰起臉來,起身推開窗戶,一陣香氣伴著清冷的空氣撲鼻而來。我不禁努力探頭下望,原來窗外的樓下,那棵不知伴我多少年的桂花樹又開花了。我真想立刻沖下樓去欣賞那新吐的芳馨。可是,周末“等身”的作業則像沉重的桎梏,又牢牢地將我拉回案前。
在桂花鉤人的香味中,我只好又提起了筆。這時我的心卻開始浮躁了。我不禁想起前些天與人聊起“觸動心靈的風景”,那時倒讓我尷尬了起來。過慣了不走心的日子,搜索枯腸能想到的也只是些殘缺的理化公式和永遠找不到循環節的常量。當每天的生活都簡單成兩點一線,縱使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也不曾見我與成功之間迢迢的距離有一星半點的縮短。兒時夢想揚名天下的狂傲此時忽然變得十分可笑。也許我就只能在這兩點間的直線中靜默地奔突,做著無謂的努力吧。然倘若這般,努力的奔頭又在哪里呢?
如此苦苦思索著、煎熬著,好容易捱到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沖下樓去。循著香氣,在一片憧憧的樹影中,我終于找到了她——那棵桂花樹。
又是一年中秋,當我再次看到她時,她的美似乎又比昨歲多了一分,那淡雅的香氣,像少女的淺唱,書生的沉吟,更像是滴在宣紙上的一滴濃墨,靜靜地暈染開來,直至氤氳了這一方天地。此“香”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在這棵桂花樹的旁邊,還有著她眾多的姐妹,她們應和著那棵樹的呼喚,也毫無保留地將香氣傾瀉而出。漸漸地,這一方天地像是有了靈氣,匯成了滿是甜香的交響曲。我輕輕挽過一枝,并不舍得將她折斷,只是拈在手中玩味。她的葉子用四片圍成一圈,仿佛是在書里看到過的四羊方尊,花兒嬌小而不妖冶,并不是在葉子聚攏的中央,而是開在葉子的下面,像極了尊下剛燃起的火苗。這尊里盛的是什么?那仿佛是一種光芒之所在,從這幻化的光芒中我分明感受到了力量和鼓舞。
凝望著這些桂花樹,我浮躁的心漸漸趨于平靜,也如她們一般安詳。這時一陣涼風乍起,我這才意識到四望只有我一個人,只有我一個人欣賞她們,欣賞她們遺世獨立的身段。原來她們的美麗一如我的理想,也被禁錮在這個四方小院中,只能獨自吐露著清香。打量自己,每天兩點一線足以消磨人意志的生活,也將我羈絆和禁錮。可是這花卻依然不遺余力地綻放,像在沒有聽眾的音樂會上縱情演奏。她們的努力的盼頭又是什么呢?
即使是這樣的空想,終究不會有什么結果,而夜又已深了,我不得不回去了。走出不知多遠,一陣風又吹了過來,頓時桂花的甜香充盈了我的每一口呼吸。那一刻,我突然若有所得。桂花不遺余力的綻放,是在等待風啊!花努力的綻放如果來了一陣風,花香便可以搭上風的便車,把香氣輸送到遠方,讓更多的人聞到。這樣,即使桂花身處偏僻荒野,也會有很多人能夠循著香氣欣賞到她們的。
“其實我們是一樣的”,我想,如今的艱苦,如今的乏味,如今的沉潛,那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蓄勢,在等待時機吧。等到等待已久的清風來到,便把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準備施展出來,借清風飄向遠方,飄向光明,飄向成功。桂樹們似在沉默,但她們若知道我的頓悟,一定會欣喜萬分的,因為,桂花樹下的我,也有了和她們同樣的選擇。那便是像她們一樣,在機會來臨前,將自己的本分做到極致。以便當機會到來時恣意綻放。
在這樣一個月華如水的夜晚,桂花樹用她自己的選擇告訴我,為了理想的每一分努力,都不是無謂的。當機會來時,所有努力都會有成效。古今中外,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