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文字稍微有些沉重。)
這是稍微從《動畫教科書》中歸納出來的日本動畫制作流程簡要說明圖(以二維動畫為主)。書是2008年日本動畫人才育成教育項目委員會出版,專為有志于進入動畫業界的人編輯的教材。當年一朋友特意贈書與我,可是那時的我太年輕,閱讀能力不足,抽象地學習也屢感乏味,中途也偶有拿起來翻看,但是沒有成功看完過一次。于是書跟著我十年,也幾乎靜靜地躺了十年。前段時間反復思考人生,再次翻開這套書,十年前沒看明白的很多地方都看明白了,感慨頗多。
從動畫流程上來看,動畫制作原應該都是匠心之作,滲透了匠人們的辛勤付出和良苦用心。它本是前思后慮、步步為營、團隊協作下的美好產物,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自任意而為的犧牲品。我總結了一下這個流程的四個大特點,這也是個人認為能持續制作出好作品的重要條件。
①各個制作環節中都設置了通過流程。
②各環節認真負責自己的作業內容以外,為了方便后面的制作環節,還要做好交代及提示工作。
③各部門積極進行制作會議,做好相關的溝通,為接下來的工作做進一步的推進或改善。
④承上啟下式的工作方式,業務技術和嚴謹態度的傳承得到了良好可持續的發展。
大致讀懂了這個流程后,我心里更加沉重。十年前,日本的動畫制作流程已經如此縝密,這也是他們培養后繼新人的流程參考樣板。而現今,我所走過的動畫制作現場卻并沒有達到這種流程水平。(或者說是我見識太少,若有機會,我希望能在這樣縝密流程的公司里走一走。)盡管說受各種各樣的限制,制作流程有所不同或制作技術不斷更迭以致制作方式推陳出新,甚至說國情不同,但是在對作品質量追求的道路上,我們是否有些地方真的做得不夠呢?從以上流程四大特點來反觀一下,我也稍微列舉一下目前作為執行制片所碰到的問題點,其中還有我的驚呆點。
①制作環節上是否有設置適當的通過流程?有沒有安排可以通過東西的人或者有沒有這樣懂得通過東西的人。人才確實也很重要。
劇本劇情、人物、對白穿幫;設定錯漏、不統一;臺本漏對白、漏文字說明;中期用錯設定、人物走形、口型缺漏、穿幫、比例問題等;背景畫漏;合成用錯素材等;不少時候,我看到這些問題,會覺得比較費解,不太明白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耳邊也老是響起這個聲音“不走心”“仔細點”......
②各環節是否認真負責了自己的工作,同時是否為后面的制作環節做好了交代?
也許不少人甚至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要負責到什么程度,卻也不主動去弄清楚,也很難會考慮該怎么給后面的環節提供方便。自己督促自己,自己要求自己,也只有在自己學會站穩了才能去扶別人。如果這么想,也許不少公司里存在很多爬著的“嬰兒”。有一次被人問到很有意思的問題,為什么你們制作需要靜態分鏡,具體有什么用途?我感覺無奈到無力解釋(嘆氣)~~
③各部門是否積極并及時地溝通?是否提前做出制作要求?有沒有經常出現這樣的聲音“一開始應該...”“早干嘛去了...”?制作會議是為了提前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也是推進制作的重要內容。曾經很多次聽到“沒有時間”“下次吧”之類的說辭,有前輩沉重指出“寧可花些時間提前預防也好過到時候對應,因為等到后面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要花更長的時間去解決了”,這放在任何的制作環節都是一樣的吧。
④現有的流程是否能同步培養人才?是否當真青黃不接,若老一輩導演慢慢退出舞臺,新一輩導演卻不知在何處?一直以來,動畫制作的周期都很緊張,然而在壓力之下的成長才是最顯著的。如果在無心顧他的緊張周期下,流程上又有所欠缺的情況下,后起之秀的培養談何容易呢?而當動畫制作逐漸變成以省成本來賺錢的商業工具,就更談不上什么培養了。這也不是老一輩動畫人想要看到的局面。
以上不足的地方,我們是否還可以及時彌補?不管怎么樣,制作流程也是在逐漸地變化著,按理應該是越來越優化及改善,而不是越來越糟糕。也不說這個流程是對的,那個流程是錯的,但是什么樣的流程才是比較合適的,對以后的發展是比較好的,這在制作上總要能權衡出來。若保持一成不變,就怕要走進死胡同了。
剛開始入行的時候,我不太明白動畫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包括所有的素材的名稱、作用、來源、去向等,還有做出這些素材的人,擁有什么樣的十八般武藝,做出的東西怎么那么的神奇......我發現自己一路上得不斷保持柔軟的思維以便吸收新的東西,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制片工作,歸根到底就是一根筋,要想知道怎么樣才能更好地制作動畫,才能將動畫制作得更好。慢慢地,我懂得了怎么看東西,怎么發現問題,怎么看問題,怎么解決問題,再進一步怎么預防問題......從流程源頭上預防,應該是防止失誤產生并擴大的最好的解決方式。但是很多時候,制作現場上是等著問題流到最后才一并去解決。眼睜睜地看著問題的發生,看著問題越積越多,周而復始,卻也成了一種惡習了,而當中可能很多人卻未能看出是什么問題。若是僅靠個人或少數人積極預防或解決問題,并不能扭轉多少局面,也只能是幫忙減少失誤罷了。然而,若干年之后,懂得積極和幫忙的人兒又會有幾個呢?
但愿,人才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