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參加過這樣的聚會么?人還沒見到呢,就先提前一個星期給你留作業,讓你到時寫聚會總結。嗯,我見過,我還參加了。而且,特別不幸,我就是那個被留作業,要交總結的人。讓我先去廁所哭一會。
此刻,我也只能感慨,敢給我留作業的人,都是生死之交啊。
曾經,一篇名為《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中提到,“在北京,交換過名片就算認識;一年能打幾個電話就算至交;如果還有人愿意從城東跑到城西,和你吃一頓不談事的飯,就可以說是生死之交了;至于那些天天見面,天天聚在一起吃午飯的,只能是同事。”
今天,我和幾個生死之交,聚在一起,吃了一頓不談事的晚飯。他們大老遠跑到城西,特意來找我,讓我在冬至這個特殊的日子,覺得溫暖又感動。
01
到底是什么聚會,這么高逼格,還要寫總結呢?
答案是,書友聚會。
2015年夏天,酷愛讀書的我,覺得一個人讀書太寂寞。于是,靈光一閃,組建了一個書友的微信群——“書蟲分享會”,方便書友們平時交流。平時,大家都以線上的交流為主。偶爾,我也會和群中的幾個書友小聚聊天。
2016年11月26日,趁著大家有空,我和幾個群內的書友——首歷、竹林、SEVEN、FL相約在海淀小聚。幾個人在餐館大吃之后,又轉戰到咖啡館,歡快地聊了一個下午。
那個下午,陽光明媚。大家聊得很HIHG,時時發出陣陣笑聲。這種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聊讀書,聊工作,聊生活,互相激勵,互相啟發,一起成長,一起進步的感覺,讓人沉醉其中。不知不覺,時光就匆匆而逝。
大家都覺得,這種聚會讓人受益頗多,很有啟發。我們每每聚在一起,都能碰撞出很多思想上的火花。
于是,在2017年,我決定把“書蟲分享會”之前以線上為主的交流形式,轉到線下,定期組織群內書友線下聚會。“書蟲分享會”,也由此正式改名為“精進讀書會”。
02
讀書會自成立以來,按照慣例,年底都會小聚一次。這一次,為了怕大家太忙,我提前在11月就組織了聚會。上次聚會太成功,我嚴重懷疑,我們吃的并不是飯,而全是精神上的雞湯。我們見親耳聆聽了各路大神的精彩分享,大家都表示收獲滿滿。
那為什么還要聚第二次呢?忙唄。
群里朋友太多了,平時各種忙,想湊在一起,真心不容易。這一次,由首歷牽頭,把我們湊到一起。由于不是本群主組織的,所以我也沒有在讀書群里公開發聚會通知。因此,本次聚會,只有6人。
首歷是我在十點讀書會認識的好朋友。當時,我們都在中關村上班。我驚訝的發現,我們有很多愛好都一樣。那種感覺,就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姐妹一樣。
她分享了皈依佛教后,所發生的變化。原來佛學竟然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讓她告別過去的焦慮。也讓我不禁懷疑,難道我是皈依了個假佛教。
竹林是我在之前公司的同事。還記得那時公司十周年慶,我作為活動負責人之一,把剛剛入職的她拉來跳舞。由于她也愛讀書,我們經常換書看,便也熟悉了。
這一年,她與通過跑步認識的男朋友,經歷了戀愛中的各種磨合。看到她幸福的樣子,我想明年是要結婚的節奏了。
巫溪伽是我去年參加拆書幫活動時,認識的小伙伴。年初,我組織去龍泉寺時,我們一起玩耍過。今年夏天,參加吳曉波讀書會的演講活動時,她還作為我的親友團,特意來到現場,為我加油。
工作崗位變化后的她,告別了過去閑散的狀態。 工作中接觸到的高端客戶后,也對她產生影響,讓她在工作上更加務實。可見環境對人巨大的影響力。
華麗是我在三節課P2運營課的同學。我們在一個微信群里學習,今天是第一次見面。我已經記不清是誰先主動加的誰了。只是記得有一天,她突然告訴我,她也熱愛讀書,于是我把她拉入了讀書群。
在她身上,可以明顯看到學習對她的影響。不管是三節課的課程學習,還是她讀書的一本本書,都化作一種力量,讓她更加自信的面對生活。
聰匆蔥聰是巫溪伽拉入群的,據說也是一位大神。小姑娘果然厲害。本是學醫的她,卻酷愛古建筑。
她自己一個人,跑去河北、福建等地方,實地考察學習。這么勇敢的姑娘,瞬間讓我想到了林徽音。期待和她一起旅游,去感受古建筑額魅力。
03
可惜,相聚的時光總是短暫。感覺剛打開了話匣子,就要揮手道別了。期待下次相聚。
一位智者曾經說過:
隨著歲月的流失,我們更多的不是失去了一些朋友,而是懂得了誰才是真正的朋友。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守候成美麗的風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掏心掏肺。路過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駐足心中的才是真情。友不貴多,貴在知心。
是的,友不貴多,貴在知心。感謝通過讀書結識的知心好友,你們愿意在寒冷的冬天,跨越北京城,和我小聚一下。
我相信,將來攜手同行的日子,我們將產生更多的能量,給彼此的未來帶去更多的美好與驚喜。
【無戒365訓練營第4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