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1
案例背景:
子涯是幼兒園小班的新生。由于媽媽工作繁忙無法照顧的原因,子涯基本上白天都跟著外婆,過分的溺愛、依戀,造成子涯獨特的性格。
案例描述:
哎,周子涯小朋友又沒有睡著,怎么辦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每天來到幼兒園,子涯表現的中規(guī)中矩沒哭也沒鬧,但一到午睡時,他就緊皺眉頭,老師問他原因,他就嚎啕大哭,哭聲如雷聲,驚天動地,又手舞足蹈、拳打腳踢。搞得老師手足無措,只能帶他到教室外散步,他總是馬上安然無恙微笑了。我總會提醒他好多次,試圖讓他能夠睡著,避免午后疲勞,可是沒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讓我傷透了腦筋。和家長也反映過,可是家長的態(tài)度是(可能就是孩子的想法):他不想睡就不要勉強他睡,只要不影響其他的幼兒。第二天,我想也許可以照著家長的意思試試,于是,今天我走到子涯小朋友的身邊,對她說:“寶貝,今天你可以不睡,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你不能影響別人,可以嗎?”他興奮的告訴我:“可以,老師你真好?!彼徒o了我燦爛的微笑,我同樣也回應了他微笑。
以后的幾天,周子涯小朋友都會主動的告訴我:“老師,我不會影響其他小朋友的?!?/p>
案例分析: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兒”,所謂“打盹兒”,就是短時間的睡眠,多指午睡。無疑,午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然而,很顯然,午睡對于我們班上的這位寶寶來說是“不來電”的,我也曾想不顧孩子的想法,逼迫他入睡,但這樣的念頭很快被打消了,因為我不想因為我的疏忽,造成一個不健康的幼兒。經過觀察分析,我發(fā)現子涯存在午睡障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幼兒從家庭走進幼兒園,他們依戀的父母及親人、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習慣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兒園和陌生的集體生活。這種巨大的變化使他們有一種被拋棄的恐懼感,心理失去平衡,從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產生分離焦慮。
案例反思:
通過近一個多星期努力,我終于使幼兒克服了午睡障礙,哭鬧現象沒有了,午睡室成了幼兒健康成長的溫馨搖籃。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我想我應該努力傾聽孩子的心聲,于是我得到了孩子燦爛的微笑與信任。雖然幼兒每天生理睡眠的時間較長,我們也提倡午睡,這樣對幼兒的發(fā)育成長是很有益的。但是幼兒的健康狀態(tài)應該從個體的生理角度來評判,不能一概而論。只要孩子身體健康,睡不睡午覺沒有什么利益關系,應該順其自然。強迫午睡反而會造成幼兒的心理問題,對其成長不利。
指導策略
1.觀察想想午睡習慣不好的現象,將一些客觀因素(與對床幼兒相互影響)進行調整,使他的午睡床位及周邊環(huán)境更利于其安靜的午睡。
2.鑒于之前,想想看到老師就比較乖的現象,這次,我就重點陪伴在他旁邊,督促他睡覺,讓他無機可乘,相信在持之以恒這樣做以后,他會養(yǎng)成獨自安靜入睡的習慣。
3.利用承諾獎勵的教育方式,激勵他進步。因為大班幼兒還是很在乎自己得到了幾個五角星,他們同伴之間也會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