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同事的故事,小W是比我早一年來單位的妹子,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吃,每當談到哪家餐廳好吃,她都會如數家珍報出他家最有特色最美味的菜品,所以同事之間總喜歡問她的意見決定聚餐或約會的地點。
和她的愛好有直接聯系的就是她的身材,胖是大多數人對她最直接的印象,而她也常年把精力花費在吃和減肥上,辦了健身卡和游泳卡。還有每個長假和小長假都會外出旅游,飛機是最節約時間的工具,肯定也是她的首選,出門也要吃得好住得好,花的錢肯定也不少。
前幾天,我們約好一起吃飯,飯后聊天時她說起這個月要還的信用卡帳,把我嚇了一跳,平均每個月都要還1000多的分期,而上個月又多花了4000多的海淘支出,我們每個月才4000多的收入對她來說都有點入不敷出。作為同事里的理財小達人,她希望我能幫幫她,看看有什么辦法能解決現在月光族的問題。
而我疑問的還有,平時這么大的開支,她的經濟情況應該不止月光吧!
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如我所料,小W不止月光還是個啃老族,出去旅游的錢父母都給她全報了,為了鼓勵她減肥,健身卡和游泳卡的錢也由父母提供,每月她的收入全部花在吃和購物上。去年我曾鼓勵她每個月存下1000塊,當成備用資金,但實施兩個月以后的某一天,她決定要獎勵自己一下,就花了這2000塊買了一個名牌包。
小W還有一點困擾就是,雖然工作了,但因為經濟還是不能獨立,所以平時父母總喜歡為她“做主”,覺得她還是孩子,沒有長大,沒有自由的她也經常和父母發生矛盾。
她很好奇,平時我是怎么存錢的,因為她對我的坦誠,我也就大方的分享了我的“摳門”生活方式。
和她相比,我平時生活就很節儉了,因為我們都是和父母住,所以不存在房租的問題,所以節省了一大筆錢。工資到手以后,每月基金定存一部分,日常開銷和網購都控制在1500左右,剩下的就存到貨幣基金里作為急用。吃,我選擇在家里自己做,外食的情況也控制在一個月3-4次;穿,我不趕時髦,喜歡適合自己的,蕾絲、鉚釘、雪紡基本都不碰,為了節約時間和精力,有常買的幾個牌子和風格;購物,最大的開銷應該是買書,但已經開始存錢買kindle,節約錢也節約存放空間,而化妝品和保養品盡量做到不囤貨。
從她聽到我的答案以后的眼神我就知道,她覺得對她實在太難了,而我也沒打算建議她和我一模一樣。
和小W交流后,我提出了先讓她把信用卡還完,并且開始記賬和減少網購的建議。減少外食,計劃自己的健身計劃,不要每次去在跑步機上走了半個小時就去洗澡。我們約定了,每兩周會碰一次面,我也會繼續和她一起計劃她的理財之路,為了徹底長大,實現自己的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