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日元宵節,眾君節日愉快!
新春之后的第一輪圓月,高掛在穹頂之上,遠處的路燈也參合著,卻一點也不影響它的恢弘大氣。
古人流傳至今的節日里,有兩個與圓月有關,一是元宵節,二是中秋節。圓月里有團圓一意,或許從古至今人們都聚少離多,因此才有這般寄托。
又一個離家在外的節日,不由地好奇這個古時的節日是怎樣一番光景。于是從記憶里搜尋印象,這第一反應想起的竟然是《水滸傳》里的汴梁城。
一副張燈結彩,歌舞歡騰的古城夜景浮上腦海,這節日當有才子佳人,當有大事義舉,于是有了燕青與李師師,有了密謀招安的故事。
我興致一來,便又好奇的查閱一番,這北宋時期的元宵之夜原是這般盛況:
“融和初報,乍瑞靄霽色,皇都春早。翠幰競飛,玉勒爭馳都門道,鰲山彩結蓬萊島,向晚色雙龍銜照。絳霄樓上,彤芝蓋底,仰瞻天表。縹緲。風傳帝樂,慶玉殿共賞,群仙同到。迤邐御香,飄滿人間開嬉笑,一點星球小。漸隱隱鳴梢聲杳,游人月下歸來,洞天未曉。”
國與家一體,君與民同樂。這燈節源起于漢,盛極于北宋,人們歌舞通宵,普天同慶數日。到了如今,雖顯落寞,可細想來也多有味道。
這節日多以吃湯圓,張彩燈,團聚在一起來慶祝。然而形式也不盡如一,或舉行盛大的廟會,祭祀之外,也多祈福訴愿,加入燈盞字謎,歌舞雜耍,名目小吃也是一番熱鬧;或特制一桌好酒好菜,圍坐一起,有節目晚會助興,醉到六七分,帶著朦朧入睡也是一種富足。
在那夜色之下還有煙花,還有燈光噴泉,和著悠揚的音樂,所有人都參與著,那歡樂里裝著小孩兒童的純真,年輕人的情愫,長輩們的安穩殷實,老人們的盼望和知足。
不同的能力,用不同的方式去慶祝,都能尋一份平靜和踏實,讓愉悅緩緩流淌。沒有多與少,不分好與壞,自己快樂,天下都跟著快樂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