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沒有捷徑,該入的坑,一個都不會落下。
顧空城 ?/ 文
《極簡主義》這本書,當初買的時候只是覺得排名夠高,就跟風似的入了手。有次無意的在豆瓣上看到此書的書評,在評論區(qū)里,大部分人對它的評價都是帶著批判和貶低的。
他們都覺得這本書沒有必要進入你的購書單中,不僅浪費時間也消耗鈔票,抱怨著書中的理念和內容都太淺顯和不符合自身的實際,更有甚者覺得此書就是來撈錢的,字數(shù)少,并且不斷重復,有湊頁數(shù)之嫌。
于我看來,這本書主要是講一些工作上的理論和方法。那些以為是可以在書中得到如何極簡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話,還是可以另尋他書的好。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一本書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這本書名為極簡主義,我認為翻譯應該也是有問題的,很有可能只是為了銷量而取的名字。
不過其內容還是有些東西值得學習和實踐,此書中給出七個理念,以此為講述的核心,一步一步的教我們如何在工作中踐行。
一、事情其實很簡單
在實際的生活中,由于各種原因,我們總會將原本很簡單的事情,想得無比的復雜。考慮的東西越來越多,到最后,導致這件事無疾而終。
在本書中,作者給出了幾個小故事,讓我們思考其中的問題。
我記得其中一個是,“一家公司,有個員工有狐臭,讓其他員工苦不堪言,經(jīng)常對領導反映這件事情,你該這么解決這件事?”
常用的解決方案是,對全公司展開著裝檢查,這是對員工最基本的尊重。
可是上述方案實在太麻煩,因為一個人或者某一些人,就要對所有人展開工作,這太費事也太耗時間了。
最簡單也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那個有狐臭的人,叫到辦公室,直接跟他說明情況,讓他自己處理身上的問題。沒有在公開的場合說,既保留了他的自尊,也可以讓事情最簡單的解決掉。
我也總是把簡單的事復雜化,不知是不是處女座的原因,總喜歡考慮很多可能根本不會發(fā)生的事情。
例如上次我想跟領導提薪資的時候。我心里總想著是不是會被領導拒絕,拒絕之后我該怎么辦,是不是會被領導穿小鞋,被其他同事知道后我會不會被孤立。
有這么傻逼想法的我,差點就打退堂鼓了,也差點錯過一次好的機會。
我只是想通一點,跟領導申請?zhí)峁べY是我們的權利,到底提不提是領導的權利。我沒必要想之后那么多讓自己煩惱的東西。不提就好好工作,爭取提升自己的能力,實在接受不了那就換一份工作。
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聽到簡單而又豐富的東西,你如果能用最簡潔明了的話讓他人明白你在說些什么,你就成為了那“小部分”的人。
在書中作者還提到了一個重要的理念,而且重復過很多次,“把你的客戶或者說交談的對象,當做6歲的孩子。”
用最簡單的話,讓他人產(chǎn)生興趣,是一次交談成功的關鍵。
二、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這個標題看起來淺顯易懂。
我心想,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我要做什么。
在生活上,我知道我起床了就要刷牙,洗臉、吃飯...
可是我們是不是還應該考慮,做這些事情背后,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會不會遲到呢。
在工作中,領導經(jīng)常交給我們很多事情,如果我們一味的回答ok,那就很糟糕了。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領導到底要的是什么。也就是這件事情的最終結果是什么樣的。標志這件事情結束的事件是什么。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要考慮我們工作的內容是否有意義,是否是有價值的,它的利益相關者有哪些,怎么做才能讓利益最大化,讓每個利益相關者都有各自的收獲。
這就需要我們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要怎么做。
三、任何事情都有連續(xù)性
連續(xù)性,其實就是每件事情的后續(xù)會產(chǎn)生的一些相關聯(lián)的事情。
比如說,我上次去水上樂園玩,由于是第一次去沒有經(jīng)驗,做好了滿滿的攻略。本以為會是一個完美的一天。
可是到后面發(fā)現(xiàn)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每個好玩的項目都是人山人海,排隊一小時,享受一分鐘,這是當天的真實寫照。
事情是有連續(xù)性的,如果有一個地方?jīng)]有預估準確的話,很有可能最終的結果會與想象大相徑庭。
如果才能做一份盡量完善的連續(xù)性事件計劃呢,作者給出6個步驟。
1. 一開始就做好計劃。
2. 把計劃做的詳細周到
3. 清楚的說出自己的意圖
4. 善于運用知識和假設
5. 懂得運用因果關系
6. 記錄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
這6條我覺得,主要還是一句話。
“懂得如果問自己下面該怎么辦,如果你對這件事很有經(jīng)驗,那就可以很流暢的完成這6項計劃,但如果是初次接觸的話,那就需要做更多的考察和思考了。”
四、如果不去做,永遠都做不完
這是一個很雞湯的標題,道理應該沒人不懂吧。
這一章讓人沒有想要細讀的愿望,畢竟都覺得看個標題就知道內容,不用浪費時間去看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你應該是網(wǎng)絡小說看太多了。本章的主要內容是要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干掉一項工作。
首先,我們要知道是什么阻礙了我們的工作。
1. 困惑:不知道該做什么
2. 超出承若范圍:知道要做的東西,但是卻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做
3. 超出能力范圍: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培訓,不知道該怎么動手。
解決以上的方案
1. 把具體工作落實到人,注意是某個人,告訴他真正要做的是什么,并要求一定的期限。
2. 給每個人制定一個類似工作卡(在書中作者寫的是舞會卡)的東西,把上面的時間點他要做什么標注清楚。
3. 分清每個員工的能力,和對他們的管理方式,這樣才能讓項目更好的進行。
五、事情的結果往往和預期不一樣
我們不可能對所有的事情做出完全正確的判斷,畢竟我們只是人。
本章主要教我們如何給項目做出風險的預估,和應急的措施。這是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六、明確界定事情的結果
如果你負責一個項目,在跟領導匯報工作的時候,你總是說項目進度60%或者80%。這樣看起來是不錯的,可是其實這句話跟沒說一樣。
例如,一件事情由十件小事組合,如果你完成了7件,你說完成了70%,這樣不一定正確吧。畢竟誰知道后面的三件事不是整個項目的最核心也是最難的地方呢。
盡量把一件事情細化,然后明確它完成的事件。按時的監(jiān)控細分后的事情的已完成和未完成狀態(tài)。
七、學會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
我們經(jīng)常對自己說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多用客觀的方式去評價一件事,可是要做到這個理念其實并不簡單。
在書中,作者教給我們兩個應用的方法。
1. 試著穿上別人的“鞋子”:當你站在對方的位置上,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2. 盡可能滿足利益相關者的獲利條件:找到一系列可以滿足利益相關者的條件。
明確我們在做一件事會影響到的人,了解他們的觀點和需求,有哪些是需要包含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
在計劃某些事情的時候,盡量把將要做這些事情的人員考慮在其中。
小結:
這本書其實有挺多需要自己實踐的內容,在經(jīng)歷的過程中才能讓自己理解的更加透徹。由于篇幅原因不能全部列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電子書或者實體書閱讀。
類似于這種工具書,讀起來都是讓人感到乏味的,是個難啃的硬骨頭。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到目錄里找到我往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