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完日更,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日更61天了。一開始,是木吉在三組群里建議,大家一起日更寫作,然后好幾個人響應。就這么建了個日更群,規(guī)則是每天至少寫500字,斷更罰50元,一個月可以請假一天。
我們從2月1號開始日更,一直到昨天3月31號,一共日更61天。跟大群里的一些大佬取得的成績肯定沒法比。周一看到一些大佬寫的作業(yè),不免有些挫敗感。想想自己好像沒取得過什么厲害的成績,寫個作業(yè)都被別人碾壓。
直到周三,組長葉楓組織了小伙伴,進行作業(yè)頭腦風暴,看了他們說的,我豁然開朗。
我干嘛要跟大佬比,做這樣雞蛋碰石頭的事,簡直太愚蠢了。不如跟自己比,哪怕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那也是成績。所以我把日更61天拿出來寫一寫。
我本身是一個很懶惰的人,做事容易三分鐘熱度。之所以能夠日更61天,是因為做到了以下幾件事。
01學會找素材
寫作日更的前幾天,我的勁頭很足,第一天就寫了兩篇,把第二天的份額也寫出來了。第二天八點半,我把文章稍微修改了一下,發(fā)了出去。后面連續(xù)幾天都是前一天晚上寫好,第二天早上發(fā)。群里小伙伴們都贊嘆我“很厲害”。
但是更新了一周之后,我發(fā)現(xiàn)能寫的素材,都寫過了。坐在電腦前半天,都不知道從哪寫起。那天晚上我沒寫出來,甚至到了第二天下午,我還是一點思路也沒有。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那天正好趕上魚哥講課,說的就是如何找素材。其中有一條說到,注意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你有觸動的地方,可能是一句話,一個故事,一集電視劇。一旦有所觸動,馬上記下來,可以寫一個單詞,或是一句話。后面寫作如果沒有素材,就從這里面隨便挑一個寫。
這堂課對于我來說,就好像沙漠里缺水很多天的人,突然發(fā)現(xiàn)一汪清泉。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平時生活中,原來有那么多的東西可以發(fā)散去寫成一片文章。一時間,素材多的寫不完。
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記下來的素材要及時去寫。拿我自己來說,一個素材3天之內(nèi)不寫成文章,之后就想不起來當時發(fā)生的事,和自己的感覺了。
所以,有素材就盡快寫,不然等到記憶模糊,這個素材也就廢了,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02學會盲寫
這個方法還是在牛魔王那學來的,后來我用的得心應手,幫我度過了好幾個狀態(tài)低迷的日子。
所謂盲寫,就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不管文章結構,中心思想,甚至連語句是否通順,錯別字都可以忽略,就是寫,寫完當天的文章,就算完事。
有很多人會對此產(chǎn)生質(zhì)疑: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似的去學,那寫作日更還有什么意義呢?我剛開始接觸到盲寫這個概念,也是有排斥的。覺得這樣脫離了初衷。
但是盲寫可以在你一點狀態(tài)都沒有的時候,至少還能維持日更的習慣。大家都知道,養(yǎng)成一個習慣至少需要21天,但是毀掉一個習慣,可能一天的懈怠就足夠了。
03穩(wěn)住心態(tài)
日更到40天的時候,我開始焦慮。因為班里有幾個同學的文章上了魚哥,貓叔的公眾號,有的同學開了幾個平臺的賬號,開始變現(xiàn)。反觀自身,除了每天日更,什么成績都沒做出來。
但是,我發(fā)現(xiàn),焦慮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攪亂我的心神,不能正常寫作。寫作年卡班有一百五十多個學員,每一個人的基礎都不一樣。有的人是教書多年的老師,基礎扎實。有的人是很早就跟著魚哥學習的老人,更是勝過我許多。
我作為一個剛開始學習寫作的萌新,競爭對象應該是自己。就像開頭說的那樣,今天的自己比昨天進步一點,就是好的。
以上就是我日更61天的一些不成熟的經(jīng)驗。堅持做一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其中的艱難險阻,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會知道。
最后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詩,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對所有走在寫作路上的人說一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