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崇拜那些不但能鉆研技術,還能把學習所得編纂成文惠及大眾的技術大牛。也嘗試過自己去寫技術類博客,總是沒能堅持下來。最近工作沒那么忙,有時間可以琢磨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也再一次萌發(fā)了寫博客的念頭。不過這一次,我不想跟以前一樣,單純的為了填充博客的內容而盲目去寫,而更愿意把博客當作一個產品來打造。好歹也是混互聯(lián)網圈的,需要有一點兒產品思維。既然是產品,就要首先明確自身的定位以及目標用戶的需求。
我把技術類博文大致分為兩類:
- 教程型
教程型博文的主要目的是傳授知識和技能,對作者的能力要求比較高,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打磨。以前中學老師常跟我們講,要教給別人半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杯水。寫教程型博文,自己對寫作的主題必須要有足夠深刻的理解,否則只是蜻蜓點水,很難講得透徹。另外為了便于讀者理解,除了思路清晰,表達流暢之外,還需要增加相應的圖表進行包裝。阮一峰的博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文章內容清晰透徹,排版和配圖也都很精美,幾乎可以直接印刷出版。會讀教程型博文的,多半都是對技術感興趣愿意去學習的,但是不同水平的讀者接受能力卻大不相同,文章寫法也不一樣。比如,同樣是Python教程,寫給毫無編程基礎的初學者的,和寫給有豐富經驗只想多掌握一門語言的,自然是不一樣。在提筆開始寫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是寫給誰看的。
- 筆記型
筆記型博文就要簡單得多了。這類文章的受眾主要是自己,記錄自己在技術學習中的探索過程和心得體會,用來總結和備忘。這類博文應當清楚的記錄學習過程中的關鍵點,容易被遺忘的細節(jié),以及用到的參考資料等等,以便于溫故知新。因為是寫給自己的,所以要求也可以相應降低,只要記錄清晰準確即可。筆記型博文也有交流的作用,可以幫助和結交其他對相同領域感興趣的讀者,否則只要寫私人筆記就好了。一篇筆記型博文可以不斷整理更新,添加新內容,完善舊內容,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升華成教程型博文。
對于我這樣寫作經驗并不是很豐富,同時精力又比較有限的人來說,筆記型博文顯然是好的選擇。畢竟理想再高遠,也要從眼前的一點一滴開始做起,實現(xiàn)一個不完美的想法要比空想無數(shù)個完美的想法更有意義。做產品是一個從0到N的過程,不但要完成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造,還要持續(xù)的運營和改進。這篇YY文就作為我的博客產品的開端,希望這次的生命周期能長一點兒: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