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
春節不想回老家,因為那里早已不是我的家。
記得高中剛開始住校,兩個星期放一次假,那時候好期待過節或者放假。在學校里好枯燥,上課、考試,沒什么有趣的事,乏味壓抑的高中生活。回到家,很放松,爸媽會準備好吃的,每次再回學校,我就不開心,大多數時候還會流著淚走。
到了大學,似乎放假就沒那么特別想回家,但不回到哪里去哪里呢?大學生活比高中生活多了些樂趣和輕松,所以對家的想念就沒那么重。因為放長假到家里還有干不完的農活,不喜歡。
和老公一起從老家來上海,剛開始的幾年,喜歡一起坐大巴回老家,那時候是輕松帶著甜蜜的。
女兒出生后,公婆都在上海,開始的兩三年,我們都在上海過的年。那時候好奇怪怎么就沒想到自己父母過年怎么過的呢?我也覺得嫁給老公,我就是他們家的人了?!直到有一天,發覺我怎么都不會是他們家的人,我是父母嫁出來的女兒,是公婆家的媳婦,可是我已經沒家了。公婆關注兒子和孫子,父母關注弟弟,原來從結婚的那刻起,我成了流浪的人。這是在婚姻生活里六七年后才慢慢體會到的,太痛苦了。外在看上去一切都好好的,內在的痛苦積累到了極致。努力奮斗的動力,全部失去了,索性不再找工作,活著、安心陪伴女兒成長幾年,沒有比這些更重要的事。任何人有權利不care我,但我care自己。
打下這些文字,曾經的痛沒那么痛了,但梗依然在。這是我理解的上帝關的窗,同時上帝也給我開了門,一片更加廣闊的天地。
“春節不想回老家”,因為梗依然在,同時第一次意識到我的家在上海,老公、女兒和我,我們仨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跟老公說了我的想法,他不同意。換作以前會吵會鬧,現在是有失望,但不會吵鬧了。
“夫妻之間互相理解與懂得”是很寶貴的,但不會時時刻刻如此。
22天(1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