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多,深圳這座城市早已蘇醒。坐在27樓的陽臺上吹著風,看著上空時時掠過的飛機。我想著有多少人是因夢想而來,又因無法承載離去。
從沒有去過的地方。雖然是大城市,也一樣會期待,是不是我腦海中想過或電視上看過很多遍的樣子呢?我并不喜歡太喧囂的地方,只想看看這個城市獨特的美,亦或靜靜地走在街道上感受它不一樣的城市氣息。
落地深圳已是快凌晨時分,出了機場就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四月中旬的空氣是潮濕悶熱的,許是我衣服穿得有點厚,不一會兒就汗濕。來到訂好的青旅,很快就跟一同來的姑娘攀談起來。原來她是一個人來到這里,正好無處可去,我就叫她跟我一起去參加隔日的海岸線穿越活動了。沒想到深圳的東西沖海岸線如此美,遠勝過久負盛名的大小梅沙,海水很藍,途中還結識了另外兩個小伙伴,此后幾天我們都在一起耍。
聊起天才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每個表面看起來都一樣的人內心可能蘊藏極大的不同。反正彼此也不認識,所以也無需顧忌的聊起來了。所謂一段難忘的旅途更多的是人的緣故。走過的很多路,看過的很多景很快都會不記得。但是故事卻時不時會浮上心頭回憶,因為有你們路上更精彩。
大大咧咧懵懵懂懂的小姐姐,雖然你什么都不懂,你的三觀甚至我都無法認同,可是下次有機會我們還是可以一起去更遠的地方;剛到深圳工作的同齡男生,幫助素昧平生的我們,熱情大方,人間還是有真情;流浪許久的90后退伍男生,看起來很有故事...嗯!的確故事很多。每一個人的經歷就像一個新的世界展現在我面前,這些現實的存在總比聽說來得更深刻。
許久未見的老同學,依然可愛。見到他們幸福的模樣,看到他們漸入平穩的心境,我有種不忍打擾的感覺,仿佛我的世界過于喧囂。對于他們的熱情陪伴和款待,我心里很是感恩。只是時間碾過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不同的痕跡,曾經我們在校園一起走過的路,走到分離的十字路口,經歷了很多,我們最終選擇了不同的方向。所以,我們在一起更多的是回憶,回憶往昔的美好。
出來一趟總是不太容易的,抓緊時間見該見的人,看想看的風景,去想去的地方。
在我還在形成三觀的時候,我總會被“香港”這個名字吸引,它是一直被拿來與“上海”比較的地方,是TVB里的家長里短,是上世紀經典的誕生地。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旺角、“油麻地”、“尖沙咀”,“銅鑼灣”是我很想去一探究竟的存在,所以一度我把香港列為我最想去看的城市。可是我忘了那一切是過去,現在的它被人譽為“購物天堂”。港真,不帶情懷地看,維多利亞的夜景也比外灘要遜色。
可是很幸運的是,除了物欲橫流,消費昂貴,空間狹小,我還是感受到了一些經典的痕跡。我住的那棟樓,跟昔日王家衛的《重慶森林》的場景一模一樣。雖然印度人和黑人看我的眼神讓我有點害怕,但我也試著與他們交談和理解。而且我之前很奇怪為何這里的印度人都跟在自己國家一樣自在,一點也沒有異鄉為客的感覺。原來香港昔日作為殖民地,留下了很多印巴人,并且他們在香港很受尊重。而同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吸納程度遠無法企及。
對于不愛吃也不愛買的我,好像是來錯了地方。香港基本已被化妝品和奢侈品店覆蓋,索性我還找到了幾家不錯的吃處,帶回不錯的手信,欣賞了維多利亞的夜景,也不枉來了一趟香港。
大城市都是一樣的摩天大樓、鋼筋水泥,不同的是這里生活的人和城市氣質。上海有它的優雅和傲嬌,深圳有它的包容和活力,香港有它的貴氣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