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濁流萬點星,漠北白云有孤城。怨柳折別良人去,夜半春雨無人聽。
這首涼州調,涼小五的耳畔,響起了無數次。
在漠北千軍踏平涼州之前,那時未出生的小五或許應該會有一個完整的名字。但在短短七日之后。涼州王城曾經的姓氏,便成為了禁忌。
自此,涼州的孩子們,便都姓涼,而涼小五生于五月初五,所以阿媽給他起名作涼小五。
五月初五,是端陽,是為百姓生民辟邪祈禳之日。
五月初五,是城破,是為涼州眾生流離失所之日。
涼州的孩子,由同一位涼夫子教著識字。涼州的孩子,學會的第一個字,都是“讎”,這是仇,家仇之仇。
涼夫子鬢發雪白,半尺長髯。平生最敬武圣爺。涼州破,次月,左手執《春秋》,右手執偃月刀,高唱涼州調,拖刀闖入漠北千軍府衙,竟以縛雞之力,舞刀斬兵卒十九,而后力盡,面千軍刀兵,狂笑三聲,巋然自盡。
一時,涼州民心浪涌,涼州調為市井爭相傳唱。千軍聞之,以為壯之,自此不敢小看涼州萬民,遂一時草木皆兵。
城破七年,七月十五,涼小五拜祭于涼夫子之墓。
《春秋》一卷,小五寫下一個“讎”字,復寫下涼州調,焚燒殆盡,漫天灰蝶。是日,小五始學刀劍兵法,為夫子仇讎,為涼州仇讎。
城破十四年,五月初五。
涼夫子朱顏青絲,平生最敬武圣爺。次月,涼夫子攜老師靈牌,執刀劍闖千軍大營,以萬鈞雷霆,誅殺百兵將,身中千刀而盡。一時,千軍大駭,傳為神。遂懸其首于城門之上以為警。
涼州城破三十年,五月初五,涼州復有小五降生。
……
涼州城破四十年,破曉殘陽成血。
……
涼州城破百年,千軍與涼氏早盡皆湮滅。
有雪白鬢發守城人,平生最敬武圣爺。殘破頹圮之畔,見一宗祠,祠內僅樹立兩尊靈牌。
其一,涼州城破軍,涼小五之位。
其二,涼州城文昌,涼夫子之位。
風燭老人,淚眼渾濁,依舊嗓音清冽。
黃河濁流萬點星,漠北白云有孤城。怨柳折別良人去,夜半春雨眾生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