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高中畢業的我們,對大學充滿期待,對大學里的教室一樣憧憬。
一入教室,教室里最顯眼的是2.5.2排列的橘黃色課桌,它的設計較有特色,前一排座位是和后一排桌子連成一體的。地板非常光亮。給人一種干凈整潔的感覺。它和我的高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高中教室,尤其是高三,書堆得高高的,把人都蓋住了,十分灰暗的氣氛。
這個教室有九根燈棍,加上黑板旁一根,共十根。有四個風扇不停的敬業的轉著,給了全班人涼爽的感覺。這涼爽不及窗外吹來的徐徐清風,清風推動優雅深紫紅的窗簾,急著進教室來遇見我們。窗戶有5個,前3個為投影清晰,拉上了窗簾,而窗簾也很淘氣的阻止清風,不停搖動。第四個窗戶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投射足夠的陽光于教室,顯得教室非常溫暖和諧。我非常喜歡這種安詳的舒適的環境。
教室的前面部分與其他教室不一樣的是:沒有講臺。只有一張在教室左角方向的講桌。但是沒有三尺講臺并不影響教師文化素養的展現。教師用了一臺橘黃色的筆記本電腦,很時尚,給安靜的教室增添了一絲活潑的味道。“綠黑板”這個名字是我對教室黑板的印象。但“綠”和“黑”聽來沖突,那就叫“綠板”吧!哈哈。這個綠板不如黑板黑的嚴肅。所以相比黑板,綠板更為親切!與黑板同一方向的墻面上,有一個圓鐘。它像一個老人,一直在那轉,沒有小聲咕咕,好像也沒人在意它。但它慢慢的腳步卻給人帶來了光陰的感悟。
我對教室的印象由深沉變為光明。這不是構造,裝飾變了我的印象。而是人的心情——新開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