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做了一件事——照顧小孩,都是六七歲的小孩子,個個都是天真無邪的模樣。
上午的時間只有一個小女孩,看著挺文靜乖巧的,我陪著她聊天,畫畫,講故事,她都一一專心沉浸其中,認認真真的給我講童話故事。小孩子的眼睛太干凈純真,讓人不禁瞬間忘記了許多喧擾煩惱。
中午時分又來了一位小朋友,這個孩子性格比較外向,不一會兒就和上午的那個女孩成為好朋友并打成一片了。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打著赤腳在屋子里來來回回跑著,東西乒乒乓乓的響著,笑聲也里里外外的回蕩,我驚奇于女孩上午的“靜如處子”,下午的“動如脫兔”。
到了要睡午覺的時間,鋪好床,疊好毯子,跟這兩個小鬼約定好睡大半個小時,醒來起床的時候就可以看動畫片。兩個小鬼乖乖答應著,把頭伸進小毯子里。關上房間門,窸窸窣窣的聲音又想起來了,似乎還在機智自己的小心翼翼沒有弄出多大的聲響居然又玩起游戲來。我折回來跟她們講要好好睡午覺的,誰知兩個小鬼嘴巴一撇,說:“可是我睡不著啊,我在家里從來不睡午覺的”,另一個也搶著說“我只有周末在家,爸爸逼著我睡午覺我才睡的哦”,我哭笑不得,折騰著,不料小鬼一抬手指著掛鐘提醒到看動畫片的時間了。
下午的時間,兩個小丫頭拉著我要一起玩“老鼠偷油”的游戲,我虛心的問游戲規則,誰知小丫頭竟一臉鄙夷我居然不會玩這個游戲。規則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人假裝是“貓”,守著它規定的圈子看著“油”,而其他人就是“老鼠”成員,她們就要“冒險”去“貓”家偷“油”,只要偷到“油”并跑出“貓”的家就成功了。毫無疑問,我扮演的是“貓”,兩個小丫頭挺機靈的,暗暗商量對策兩面進擊,聲東擊西,說實話幾個來回下來我真的沒抓到她們幾次。
后來,我有點倦怠了,不再做一只盡職的“貓”,甚至不想跑了,眼睜睜看著兩只“老鼠”偷油,其實我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也怕兩個小丫頭會不會看出我的倦怠而生氣呢?可是啊,兩個小丫頭玩得一臉興奮,成功偷到“油”之后,笑得特別燦爛,仿佛自己拿到珍寶一般,我看著她們笑,突然有點恍惚。
放學時間又來了一位幼兒園的小孩子,水靈靈的大眼睛挺可愛的,輔導她做完作業之后,她就拉著我的手撒嬌著說,“老師,你幫我疊一只小船吧”,我笑著說好好好。小姑娘開心的說,“老師,我喜歡粉絲,你幫我疊一只粉色的小船吧”,“老師,我喜歡迷你的小東西,你幫我疊一只小小的小船吧”,我笑著都答應下來,小姑娘就一直圍著我轉,陸陸續續給小姑娘疊了四只迷你的小小的小船,她終于心滿意足的手舞足蹈。
臨別時候小姑娘的媽媽來接她,她走了兩三步,突然回頭小跑過來一把抱住我問,“老師,你叫什么名字啊,”“老師你怎么對我這么好啊,你給我疊了四只小船,”“老師,我還想跟你玩……”我聽著暖暖的,只是疊了四只小船就覺得我很好嗎?
已經記不得從什么時候開始習慣快節奏生活,做事情總是缺乏耐心,對待事物減少了許多好奇,看電視劇的時候總能從頭吐槽到尾,冷眼旁觀所謂的幼稚。
可是我們往往忘記了自己也是從小孩子成長過來的,小時候我們曾經數著螞蟻玩了一下午,守著一個水塘總能發現很多新奇好玩的事物。小時候我們從不明白也不在乎幼稚是什么,看到電視幸福的結局能樂好久,看到壞人出現也恨不得沖進電視機里去消滅他,看到誤會的情節會一邊憤慨一邊捶胸輟足,看到英雄受傷都會悶悶心疼大半天。
“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只是我們忘記了”
我們帶著孩子的天真爛漫來到這個世界上,卻在一點點成長中逐漸忘記自己曾是一個孩子。很多時候我們不開心,只因束縛得多了,真的可以不妨放慢一下腳步,用孩子般的天真讓自己開心,我們可以讓自己純粹的沉浸一個游戲之中,甚至也可以去單純的開心去感謝一個為你疊幾只小船的人。
嘿,你曾經也是個孩子,無論如何,別丟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