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班?兒童閱讀指導師微課日修 26/40天
本周閱讀策略:整合策略
8月16日 日修內容:[繪本閱讀] 我的世界和文本的世界 繪本《不可思議的旅程》
? 日修問題:
1. “英雄之旅”模型是怎樣的?
好萊塢電影里的“英雄之旅”模型。它由美國學者約瑟夫·坎貝爾提出的一套模板,講述了“一個普通人面對挑戰,歷經艱辛,最終取得了成功并且蛻變為英雄”的故事。
“英雄之旅”理論,由一次旅程,兩個世界,三幕劇,十二個組成部分構成。
一次旅程:發現自己、活出自己的旅程。
兩個世界:平凡世界和非凡世界。
三幕劇:出發、被傳授奧秘、歸來。
十二個組成部分:
第一幕 出發
1.普通的世界(Ordinary World)
2,冒險的召喚(Call to Adventure)
3.拒斥召喚(Refusal of the Call)
4.見導師(Meeting with the Mentor)
5.越過第一道邊界(Crossing the First Threshold)
第二幕 被傳授奧秘
6.考驗、伙伴、敵人(Tests,Allies,Enemies)
7.接近深層的洞穴(Approach to the Inmost Cave)
8.核心的磨難(Ordeal)
9.報酬(Reward)
第三幕 歸來
10.返回的路(The Road Back)
11.復活(Resurrection)
12.攜萬能藥回歸(Return with the Elixir)
2. 找來全套繪本(三本),全書中涉及哪些文化?請分別概括出主題。
一、作者信息
艾倫·貝克爾(AaronBecker) 繪本作家,凱迪克獎得主。做過電影動畫設計師、影視繪景師,曾參與制作《極地特快》《怪獸屋》等電影。多年來對繪畫的熱愛和在旅行中積累的諸多靈感,促使他拿起畫筆開始創作繪本。有如“歷險大片”般的《不可思議的旅程》,是他的第一本繪本,一經出版便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并榮獲凱迪克大獎。隨后,續集《不可思議的旅程:彩虹國度》出版,繼續收獲媒體一致好評,被美國國家公共電臺評為Best books of 2014。貝克爾喜歡想象,在想象的國度,他可以畫一扇秘密的大門和一盞盞充滿魔力的彩燈。
曾經歷許多難忘的旅程,在日本鄉村居住過,也在東非生活過,還曾去往瑞典、塔西提島等地徒步旅行,尋找靈感。
二、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艾倫·貝克爾豐富的旅行經歷,讓他對各國風光和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不可思議的旅程》中就蘊含了很多東西方文化的元素。
第2個畫面里有交通指示燈、樓房、街燈,是一座現代城市的街景。
第8個畫面,小女孩推開紅色門,來到了美麗的綠色森林,有黃綠色的螢火蟲的光芒,閃著溫馨的暖光,有一盞盞藍色的東方燈籠。艾倫·貝克爾曾經在日本的鄉下住過,這個藍色的燈籠很可能是日本的元素。...
第32個畫面,小女孩乘著飛毯,穿越城市的上空,里面有駱駝、有沙漠,整座城市有著濃郁的阿拉伯風情。
...
日本的燈籠、現代城市、歐式的古堡、威尼斯小鎮的運河、戴東方草帽的船夫、蒸汽朋克式的飛船、古埃及士兵、神奇的飛毯、浪漫的阿拉伯風情……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不但不突兀,反而給故事增添了一抹神奇的色彩,也為冒險旅程增加了神秘感。
艾倫·貝克爾說:“當我把這個故事畫在紙上時,我就意識到我不需要文字。其間也有人建議我試著寫些文字,可試過之后我發現它并不能為故事增色,所以后來還是放棄了。無字書的魅力就在于,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出屬于自己的東西。”
【相關文章導讀】兒童閱讀指導師微課日修 25/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