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新聞里能看到很多關于智能服裝的報告比如下面這個:
聽音樂、打電話、監測運動健康數據,智能服裝有望成為可穿戴設備的下一個風口
科技,正成為服裝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引領時尚潮流。
不久前,國內某知名服裝品牌發布了新款智能夾克。與傳統夾克不同,該產品設計了17個貼身隱形置物口袋。它擁有記步、控制音樂、遙控拍照、丟失提醒等功能,智能化的設計滿足了商旅人士多場景的著裝需求。
這是一篇人民網的報道 ,看著這篇報道,感覺這個智能夾克就應該是很好使用了,它這讓我聯想到前些日子的柒牌男裝發布首款智能夾克,其中的介紹:
柒牌智能夾克共有長短兩款,為了滿足商旅人士多場景的著裝需求,柒牌智能時尚夾克突破傳統夾克設計,設計了多達17個貼身隱形置物口袋。該款夾克還有可拆卸連衣帽、遮光眼罩及瞬時充氣枕,能夠讓商旅人士的長途旅行更安心舒適。此外,夾克還可以瞬間變身為單肩包,攜帶便捷。
看著挺牛逼的,但為什么我會說智能服裝是一個偽命題呢?
這款智能夾克并不能夠單獨實現上面的功能,它還需要一個App
,才能完成。他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現代意義上的計算機設備。
我們知道現代計算機的基礎是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必須具有如下的功能:
- 運算器
- 控制器
- 存儲器
- 輸入設備
- 輸出設備
而智能服裝無法具備上面的5大功能,你可以把他們看成一個遙控器
,一個輸入設備
或者一個輸出設備(傳感器輸出數據)
,還有的能具備簡單的存儲功能,但是他并不是一個完成的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的計算機。
而且它還有其他的問題。
需要用戶記憶
智能服裝需要用戶記憶的有兩個大的問題:功能開關
和衣服本身
功能
從上面的17個貼身隱形置物口袋
就可以知道,在智能服裝里面找個一個功能在那里是多么的麻煩,如果我要切一個歌曲,我就要想一下,這個功能開關在那里呢?而且還要保證設備本身和手機連著,那么我直接打開手機切個歌不是更方便嗎?衣服本身
比如有的智能服裝使用使用NFC
記錄用戶的命令,在一個扣子里面做一個NFC
的芯片,用戶只要使用支持NFC的手機接觸這個芯片就可以把名片信息導入用戶的手機。但是當我們真正使用這個扣子的時候會有一個致命的問題:用戶會換衣服
,用戶如果換了一件普通的衣服上面并沒有NFC
芯片,根本就談不上使用功能了,而用戶如果換的是一個智能服裝,也無法保證里面的NFC
芯片記錄的是名片信息,用戶根本無法養成使用使用,就不會使用智能服裝發送名片。
聽音樂、打電話
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用戶首先需要區分這件衣服是不是智能服裝,再要確認這件智能服裝的控制開發在那里,比如A廠商的智能服裝開關可能在袖口,B廠商的可能在衣領。
功能復雜 沒有統一的GUI
上面提到的智能夾克具有17個貼身隱形置物口袋
,你想想看如果你打開一個App,下面的Tab頁整整17個按鈕你會怎么想,這還是好的,關鍵是它說到隱形
,我還并不能完全理解隱形置物口袋
是什么意思,但是可以肯定不是那么好找,這就意味著不好使用。17個不好找,不好使用的按鈕。
GUI
即用戶圖形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是指采用圖形方式實現的用戶操作界面。
20世紀80年代蘋果公司首先將GUI引入微機領域,微軟公司也隨后在PC了標準GUI,移動設備上面使用的是基于蘋果的初代Iphone
的GUI標準
,這樣的標準建立,大家就非常明白那里表示打開,那里表示關閉。
而智能服裝沒有統一的GUI標準,這就意味著你的口袋,袖口,扣子,衣領都有可能暗藏按鈕,穿上智能服裝你需要先熟悉下你的控制開發在那里。
智能服裝做的功能越多,用戶就越不知道如何使用,功能只能少,而且要很簡單,嗯!最好不要多過普通衣服的功能。
成本太高
所有增加的任何一個芯片,任何一個NFC設備,任何一個藍牙設備都會增加成本,而且不僅僅是芯片的成本,還能加大制作的難度,這都是成本。最終你增加的成本會反映到你的價格上。
你需要你的智能服裝擁有小米手環
的功能,你最起碼也要付出小米手環里那個芯片的成本,小米手環帶在手上就可以獲取你的走路的步數,而如果你像在智能服裝上面獲取到用戶的步數,你就需要用戶穿上智能服裝,需要每天必須穿一件含有記步芯片的智能服裝,才能收集到這個數據,本來我只需要一個手環里面的芯片就可以解決的,現在我需要很多的衣服都需要帶有這種芯片才能完成,這就極大的增加了用戶的使用成本。
傳感器數據并不準確并且需要電
目前的傳感器收集到的數據并不準確,就拿測量體溫
來說,當前醫院使用的最多而且最準確的是水銀體溫計
。測量血壓最準確的也是水銀血壓計
。這就是以為著其他的電子設備的測量儀器并不是滿足對于準備性的要求,對于一個不準確的數據,真正的實用價值有多大呢?
對于記步功能也是一樣,現在的App有很多都有記步功能了,帶著手機就可以測量了,反正大家都不是特別準確。
那么,用戶真的需要一個智能服裝嗎?
另外獲取到傳感數據必須需要電,傳感器數據也需要記錄這也需要消耗電,怎么解決電的問題,每天回家到加給衣服沖電?
而且需要電還有帶來下面的問題。
電子芯片與水不相容
電子芯片是不能接觸水的,而作為一件衣服你要知道,你不僅僅要面對洗衣機的,還要面對雨淋,掉到水里,被人潑水....
這樣智能服裝的防水性就會要求很高,成本又會高漲。
另外智能服裝如果需要用電的傳感器,防水的級別又要提高,充電的還要防止充電口不能進水,換電子的需要做到電子的密封以及換電子之后的密封,這也會加大成本。
另外想說下對于材料的改進:
為了預防潛在的寨卡病毒,一些參加里約奧運會的運動員穿上了特制的應用抗微生物技術的服裝,以抵御蚊蟲叮咬。
這個只是材料的改進,你用驅蚊草
做了件衣服能減少蚊子叮咬和智能
真的不搭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