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尋
1.
我常說自己是一個在等風來的人,似乎在過往的人生中,我所能記起的美好歲月都是與風有關的,心底有個聲音不斷告訴著自己,只要風來,幸福就會再次回來。
嗯,我就懷著這樣的期待一直等到現在,而且我知道我還會一直等下去。
對一個在鄉村長大的孩子來說,自然就是最好的玩伴,怕是再沒有什么能比在田間自由奔跑更令人暢快的了。現在的我時常想起七歲那年,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爬上高高的稻草堆,聽風乘著歌聲的翅膀拂過我們天真的笑顏,那時有的都只是屬于一個孩子的快樂。
我們尚年幼,遠不知世事的艱險與困苦,畢竟在一個孩子的認知里,天塌下來的事也不過是丟幾塊錢。現在長大,想要快樂卻越來越難。
想起十歲那年,我有了人生中第一盒18種顏色的蠟筆,我愛不釋手。一直舍不得用,后來爸爸跟我說大膽用,沒了就再給我買一盒。那是我第一次覺得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一件無比激動幸福的事,畢竟買一盒十幾塊的蠟筆是我想也不敢想的事。
也是在這個年紀,家門口對面的電線柱尚安裝了一個廣播,至此以后,只要一到黃昏,炊煙裊裊升起的時候,廣播就會響起,我就在家門口快樂轉圈圈,玩得滿頭大汗,有時還能跟著哼幾句,只是歌曲中的人生百味是不能理解的。
那時候,聽得最多便是陳慧琳的《筆記本》,以至于現在再聽到這個歌的時候,腦海就自覺浮現出那個夏日黃昏扎著兩個辮子蹦蹦跳跳的自己。
往事多美啊,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多么令人心碎。
2.
順著老歌爬上長滿回憶的墻,歲月迷離,讓人恍惚不已。滿文軍的一首《懂你》,曾風靡整個大街小巷,眉飛色舞的往事歷歷在目,翻頁過后卻不留絲毫痕跡。
我還記得我在小波波家里蕩秋天,被甩得老高老高的場景,我樂開了花;我還在老山哥哥的水泥地上玩老鷹捉小雞,膽戰心驚地怕被捉到,風中揮灑著的是我們的汗水;我還帶著小慧蘭去套知了,炎炎夏日滿山遍野的跑,卻一點也不累。后來,我們一群人還經常去山上野炊,番薯都是地里剛刨上來的,煨好的番薯香甜軟糯,帶著火烤的焦味,咬一口,簡直甜到了心底去。
可是,當我們越來越大,被現實逼迫著開始獨自謀生的時候,有的人就遠離家鄉漂泊去了。我們一行人就這樣失散了。
至此,有些人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面了,我們都選擇把最單純美好的樣子留在彼此的印象里。
不過今年年初,我接到了一個好消息,其中一個男孩結婚了,新娘很漂亮。在物是人非的景色里,還能以這樣喜慶的方式見到,真好。在婚禮上,我遇到了很多小學同學,歲月果真是魔術師,有的人大變了一個樣,微微有小時候的影子,但是,我還能認出他們。
他們都不是回憶里的樣子了,已經是一個社會人。
3.
這些年來,我有過很多記事本,最后卻都被我遺忘了,就像有些人有些事再也想不起來了,我弄丟了他們。那些年的怨恨也隨著記事本的消失不見了,現在的我學著更平和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
我有了電腦之后,就不再在本子上寫日記了,我把對往事的所有追憶都存檔在電腦里了。
夜幕降臨,回憶的浪潮再次翻涌。
大致已記不清那時的自己多大了,我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故事書,是圖文附在一起的,名字叫《賣火柴的小女孩》,因為那時接觸不到什么書,我就一遍遍地翻看《賣火柴的小女孩》,把里面的圖畫在紙上畫了又畫。
我不止一次地為在寒冷冬夜死去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感到悲傷,也忘不了那為皇帝驅趕惡魔的夜鶯,還有野天鵝的故事等等,那是我第一次從書中得到的心靈撫慰。后來,我還擁有了《一千零一夜》和《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這是我童年最珍貴的禮物,現在還保存在我的放書的箱子里。
突然想去故鄉的田野走走,看看那片回憶生根的稻田。我們都曾年少,我們都做了時間的故人。黃昏吹著風的軟,夕陽攜著裊裊炊煙,喚孩子歸家吃飯。門前的那盞燈,回憶里永遠是幸福的暖燈。轉角的嘻嘻哈哈,跌跌撞撞,都在悠悠藍天下飄然遠去。
多年后,去走走,故鄉的味道,留在最初的相遇,唱起心愛的歌謠,把回憶畫個樣。我們都在走,時間不回頭。我在歲月這頭,和回憶點點頭。
對于故鄉,我希望我們永遠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屬感,也祝愿身處異鄉的你,能找到心靈的棲息地。
三毛說:“心若找不到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