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合集

?今日所學課程小節序號:1-2

1.以前總聽樊登老師講不遷怒,不貳過,今天這次重新聽感受完全不同。

不遷怒,不貳過現實生活中運用起來需要很多的智慧,遇到問題遷怒于人,可以讓內心生發不是我的錯的心態,逃避問題不用直接面對,在未來就會給相同問題第二次第三次發生的機會。自然也就離不貳過的境界越來越遠了。道理懂了,在現實生活中修煉就是對知識最好的解讀。也算是傳說中的學以致用。

2.冉子為子華其母請粟的解決方法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多這樣的版本,眼光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各異。在別人的人心里看到人心并投資,也是一種很長線的做法,在其位,謀其政。

3.(馬辛)且角有點像請你敲敲拔尖,然后驚艷所有人的解讀,自己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價值就一定會被開發的。

4.回也,其心三月不為仁,和現實中當下的力量放在一起解讀就是博古通今最好的理解了。

把問題就給問題本身就是問題,

內化的知識才是最好的

感謝樊登老師的解讀,感謝訓練營大家的付出。

?我的感悟:

1.聽鞭打蘆花的典故,眼前浮現出冰天雪地一個身著蘆花衣服快凍僵的孩子和一個無力的父親的對話的場景,心疼孩子是為父為母的本性,在被不同對待的的時候,閔子騫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統觀全局,感同身受家人的處境,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孝道也需要知行合一,閔子騫的精神也是引領。

2.賢哉回也,在一切富足時候的快樂,和雖貧卻內心喜悅的感覺應該是不一樣的,以前覺得快樂和喜悅是一件事,現在知道快樂是外圍帶來的感受,喜悅是內心生發的感受,快樂可以來自于別人,喜悅卻只來自于自己,讓自己擁有感受喜悅的情緒也是一種超能力,因為這樣能力是外求不來的,圍觀顏回的快樂,腦補陋巷一個快樂的智者,捕捉出來的是一個仙風道骨的畫風。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3.做不到和不想做隔著想做成這件事情的動機和有多么強烈的意愿,刻意練習打破了天分的假想,相信相信的力量。

4.孟之反,深藏功與名,不夸耀自己的功勞,能在打仗的時候身先士卒,又能在撤退的時候選擇斷后,把擔當變成一種精神,擁有最多的使命感。

?我的感悟:

祝鮀-宋朝:能言善辯配貌美如花就是百搭,畢竟有趣的靈魂沒有剛剛出場的驚艷,卻也是最經得起相處的。正道而來的最長久。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內外兼修屬于高配,文與質配合恰到好處的君子,悅己悅人。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免:以前有一句玩笑話,不占便宜就是吃虧,今天聽樊老師解讀,選擇做正直的人并不是一件吃虧的事情,古話說吃虧是福,相信人善人欺天不欺,在輪回的過程中,自然還是把最好的選擇留給正直善良的人,這才是王道。(這算不算給內心注入很強的力量)

樊池問知:有信仰是最好的選擇,保留自己的底線,相信耕耘未必立刻就有收獲,也不能因為感覺沒有收獲放棄耕耘,要像有結果的人問問題,這樣才會看到結果,形成獨立的認知和語言體系。

問:怎么種菜。孔子答:我不如老圃。

問:怎么種地。孔子答:我不如老農。

最簡單的問題,回答的也歡樂,現實中如果有一個你愿意問的異想天開,我愿意回答的天馬行空的人也是快樂。不是所有人來都是給你制造問題的,問題本身才是問題。解決就好。

智者和仁者就像一幅山水畫,智者像流動的水帶著活潑靈動的氣質,仁者像水邊巍峨的山,自帶敦厚的底蘊,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能三合一最好,不能三合一,也是各有合的好。人生而為人,不易,快樂最好。

?我的感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君子的一種做法是看到了伎倆,但是也有選擇的權利,一個人也許只有一個機會去騙最信任的人,因為信任就是手上握的最大的底牌,把最后的底牌亮了,關系也就結束了。貪心帶來詐騙,無所求也許也是修行。小人就是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輕易將一個人改變的和小人無異,只需要不停的語言刺激讓你變得認知失調就可以。把腳伸進別人的鞋里,也不一定能獲得相同的道路。

看著字都認識,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去解釋。如果我們對學習這件事情產生很大懷疑,其實往往是通過掩飾自己的惰性找的理由。誰都知道知識改變命運,但是獲取知識的過程是一個需要沉淀的過程。能堅持下來就會聚沙成塔。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以乎,民鮮久矣:合適的極致,恰如其分的尺度,所以說中庸是很難達到的境界,像吝嗇和奢侈中間夾著慷慨一樣,區分這模糊的邊界需要智慧。就像我覺得別人不了解我,等靜下心來,問問,我了解我自己嗎,也許也不了解。推己及人,你希望被怎么對待,只要怎么對待別人就好,其他的都是各自的選擇。

唯愿吾安,溫暖向往。

?今日所學課程小節序號:

我的感悟:

學論語基礎不夠,還真是勤學來湊啊,聽了兩遍,終于理出來一點的頭緒。無比開心。無比感恩遇到這次論語共讀,也感謝帶我讀論語的朋友。讓我有機會走進國學的世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講美團的王興答記者問:談美團的創新少,王興給記者的回答像懟懟樂:你寫的文章,哪個字是你創造出來的,(假裝在一片祥和的微笑中,實際戰火紛飛,)聽完想笑一會。

大自然是造物主,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資源整合和重新排列本身就是創新,把過去拾掇明白的同時把現在安排妥當也是需要能力的。這本身也需要創造力。把前人的經驗積累,作用在生活中,青出于藍而勝于蘭也是成就。

子曰:默而知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把知識積累并記住內化成自己的學問,找到學習的意義,體會求知的樂趣,教人也不覺得辛苦,這些對我又有什么難的呢,把一個睿智的人就這樣刻畫出來了,一個人內心的愛可以滿溢出來,就會更愿意和別人分享這種感受,教會別人也是完善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體驗,一直覺得老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就是如此。

孔子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把自己的知識表達,讓更多人接受教育,就是一己之力,裂變讓更多人學會知識,整個社會的風氣都有所改變,一個了不起的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變得更加了不起。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文藝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一句一句的去理解和琢磨句子的意思有時候感覺有點磨人,轉念一想,這正好也是磨練心智的機會,也是收獲,德修,傳播知識,聽了好的想法不跟從,不改變,錯不能改,從自身出發,虛心接受堅決不改好像更常態一些,也許就像樊老師說的,不知道自己不善,從而被慣性牽引,每天重復著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重復的生活,也算是對生活的不尊重吧。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幾個字拼起來美美的生活狀態。一個人在家的生活狀態反映真實的幸福感。

題外話:前幾天去樊登線下書店去體會香氣在生活中的妙用,樊老師在講《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里說聞香可以讓人心情愉悅,不認識的樊登書友圍坐在一起,就像好久不見的朋友,笑的很甜,感覺每一個靈魂都有了香氣,讓人心情愉悅。這段時間睡前會噴一點香水,感覺心情瞬間就變得很美好。生活就是去取悅自己,順便愛上生活本來的酸甜苦辣。做一個有趣的靈魂,自帶香氣。

聽樊老師講《一平方米的靜心》一個獨立完整的區域屬于自己,所以一直不喜歡別人翻我的東西,在家里,在工作環境中都是這樣,有時候也會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但是把意思準確表達以后也可以被理解,看完《斷舍離》的書,然后聽完《掃除道》覺得極簡的生活也是一種選擇。把自己生活的區域打掃干凈,就像擦亮自己的內心,讓居家生活也變得愜意,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感覺陽光都可愛起來吧。愛上生活,然后生活。這樣也算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表達吧。

堯舜禹的禪位制,說舜去哪里就能把哪里變好,

舜去打漁,漁夫就變好,

舜去打柴,樵夫就變好,

堯讓朋友去和舜交朋友觀其外在,

把女兒許配給舜觀其內在,最后決定禪讓其位給舜。一個人在外的接人待物,和回家與親人的相處無異,需要一些智慧才能處理這些看上去復雜的人際關系,能做好的人都很帥吧。人和人需要溝通才能產生鏈接,不然再好也很你沒關系。去了解才會發現更多的驚喜。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以前總說困的蒙圈見周公去了,原來周公是如此高級的人啊。仿佛孔子見周公都需要預約的感覺。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是把理想滲透到內心中去,把熱愛做到極致,學著怎樣成也一個好的老師,做一個好的學生。知識一點一點積累也有很多的樂趣。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十條干肉換用一個學習的機會,也許只有真心想學的人才會忍著可以立刻飽口腹之欲的意愿去開始自己的求學之路吧。

醫不扣門,師不順路,只有想學知識的愿望足夠強烈,才會主動的去想辦法,不然躺平來的多么省力氣,人本身就是有生命力的,有時候只需要一點開始的動力,就可以逆轉,但是很多人還是把自己不行掛在嘴邊,這樣就給了自己不努力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結果不會陪任何人演戲,要想有秋收,春天也是需要播種的,不能用意念假裝在春天播種了,然后坐等秋天的果實。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有機會給孩子一個愛上自己人生的理由,那么多數人都會變得不一樣,

孔子開始了有教無類的教育新模式,代表了老師的赤誠之心,教不教是孔夫子的事,學不學是其他人的事,平行世界,有很多奇跡。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第一次聽啐啄同時的解釋,早不可以,晚不行,那個剛好好的時間更像雙向奔赴的感覺。用提問的方式代替直接給出的答案,學會思考可以舉一反三把翻轉式學習的思維方式加入到感受學習本身,不評判,不替娃娃學走路,引導啟發就可以,

看到一句話:

有福之人遇名師

無福之人遇庸師

倒霉之人遇巫師

努力向上就會福報顯現遇到明師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于是日哭,則不歌。

對于生命的逝去是一個不可逆的法則,孔子如果參加葬禮,一天就不在唱歌了,說明孔子內心是一個非常柔軟的人,在葬禮過后吃飯不吃飽,也算是共情,這是一種把別人的感受認真裝在心里的體驗。更顯得孔子真實,參加一次葬禮,感受那種生命瞬間停止帶來的心痛感覺,更加的珍愛生命。每個人都是向死而生的,怎么讓生命過的有價值,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暴虎馮河:空手打虎,這是用命在搏斗,沒有橋就過河這是拿生命在博弈(會游泳的除外。)想到的也是一介莽夫。被孔子嫌棄

想想感覺孔子對顏回的偏愛就是那種隔著文字都能感覺到的,孔子說唯我與爾有是夫,我自己感覺顏回應該和孔子很多地方很像,就行一面鏡子一樣,偏愛的有恃無恐,相比顏回,子路更像一個每天被懟幾下的受氣包,待遇有點天上地下,這算是經典的相愛相殺系列,有勇無謀把生命至于不顧,其實是一種不敬畏生命的表現,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事情不是秀給別人看的,不然有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把想做或者認定的事情當做一件嚴肅的事情對待,也許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現實生活中把這些運用起來是一件很帥的事情。

?我的感悟:

最后悔的事情不是你不可以,而是你本可以

10.1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如果可以發財,做個執鞭的人這活也可以做,如果不能發財,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這句話在現實中也有很多的例子,以前做銷售的時候,普通的銷售產品,就有人說盡量不要賣自己都不會買的東西,這句話還是有很多的道理的。銷售基于產品本身,還有很多成交是客戶對銷售人員本身及講解的信任,才完成了銷售的過程。真誠本身也是有價值的。把每一件事都當做自己的事情來做,守住本心,做到極致。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做一件事情廢寢忘食,得熱愛到極致,孔子聽音樂可以三個月都不知肉味,可想孔子喜愛音樂的程度,前幾個月學習魔方,從早晨起來,差不多十個小時,直到最后學會了,都晚上了,感覺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并且這個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對時間的覺察,內心一直都處于想學會找方法的過程中。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這次學論語也有這樣的感覺。

求人而得仁,何怨也

做一個好人就是對你最大的獎賞,有點向佛里說的向善,人們終其一生追求的有時候就是自己一念的選擇,心中偶爾也會升起一些小小的抱怨,求人者得仁,何怨也,你不是就想做個好人嗎,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想起一句玩笑話:這樣對別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答:良心只懲罰有良心的人。所以痛不痛呢

人們說的日行一善都是點點滴滴的小事,做事情不是為了回報去做的,而是只因為自己覺得應該這么做而已,體會一下做一個好人的快樂,體會平和喜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做你自己,因為別人都有人做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獎勵在飛奔而來的路上,學會感恩,感恩別人的付出,也感恩自己的選擇,這也是修行。


?今日所學課程小節序號:15-16

我的感悟:

子曰,飯疏食飲水,取功而枕之,樂意在其中,以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民以食為天,吃糙米,飲水,生存,沒有枕頭,枕著手臂休息,天為被,地為床,一世賢樂,也是一種生活狀態。如果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換來富貴,對孔夫子來說就像浮云一樣飄渺。自得其樂是清歡,榮華富貴與我何干。看淡身外之物,擁有生命本真的快樂,幸福不是一種狀態,而是是一種能力,在樊老師講的《次第花開》的書中說,有人居無定所的過著安寧的日子,有人在豪華別墅里逃亡,能和自己的欲望和諧共處也是一種睿智的表現。


你最想要的生活狀態是什么呢?

我想要的生活狀態又是什么呢?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以前的消息不像現在這么便捷,獲取知識的渠道相對閉塞,孔子感嘆如果能再給我幾年時間,我學了周易,就可以讓未來盡量少有太大的過錯。

個人感受:孔子本已經知識淵博,還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可想學習就是一輩子的事情,活到老,學到老也可以變成一種求知的愿景,現在的我們總會說:如果我當時怎樣,結果就怎樣,其實如果車輪倒退,你選擇的可能還是相同的道路,因為在一個年齡里的認知不足使選擇不太可能變得統觀全局,經驗都是生活的磨難換的,不經歷一些事情,思想是不會越來越豁達的。

有些人是來陪你變好的。不是來陪你變老的,從我開始看斷舍離,我也總和我的朋友說如果可以早看一段時間,也許很多事情也會有變化,我朋友給我的回答是你看了好的推薦給我們,我們學,知識也是需要溝通交流建立新知的,不然誰都知道學習好,還有那么多人一說學習就說沒時間呢,但是這個先知的推手誰來做呢。

如果我知道這個道理就不會……

如果我知道了就不會錯過……

如果能怎樣就不會……

希望未來這樣的句式可以少一些,理解生命的規律,生命唯一并單行,希望都是美好。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方言各有各的,普通話卻只有一種,用大家都能聽的懂得話去普及知識,接受起來也能也會更快一些,方言各異,有些人如果想學卻因為聽不懂方言而沒辦法學也算是損失,孔夫子教學用普通話也是大智慧。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孔夫子學習的過程中會忘記吃飯,在學習中忘記煩惱,在學習中有心流的體驗是一種至高的境界。孔夫子自我評價是一個快樂的人,突破身份性自我,切換到本質性自我,回到自我價值觀,人會更加有力量。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人們喜歡神話天才,天才兩個字掩蓋了本身的努力,這樣就可以圍觀普通人的認知失調,大多數人都不愿意改變自己,改變是需要一些時間才可以顯現結果的,羨慕別人的成果的同時,除了感嘆,別的什么事都不會做。

刻意練習破除了天才的神話,王陽明因為一句:圣人必可學而至,用學習改變了他的人生。如果喜歡,一個沙子里也能看到一個世界,如果不想動,給你一個世界,也會覺得看到一個沙子無異。改變只能改變想改變的人。不然道理懂再多也是無用的。

分享一段最近看到的話:

人是不會改變的,除非他感覺到被愛;

人是不會改變的,除非他感覺到很多的尊重;

人是不會改變的,除非他被允許不改變也是可以的。

改變就會發生了!

共勉。

嗓子痛,聲音都變了

?今日所學課程小節序號:17-18

我的感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師,看到不同的人身上的閃光點,優點可以學習,覺得不好的地方可以改正,隨意豁達,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完善自我。

子曰,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

天將德行賦予我,即使再阻攔,又會怎么樣呢,孔夫子用強烈使命感把為師做到極致,這也是一種難得的精神力量。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傾囊相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孔夫子肩負的是君子儒的使命。出發點以天下為己任,感覺只教了3000多弟子都不夠用,又怎么會隱瞞呢。行事坦蕩,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夫子教的是人生的境界和生活的方法,信是立身準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圣代表這非常高的德行,君子是現實生活中通過努力到達仁者的德行,生活中如果有可以一直朝著一個方向努力的人,就是有恒者,但是生活中互相牽制的事情很多,能夠真正做到有恒也是一件有些困難的事情。

看完了放牛班的春天,一個老師改變了一群孩子的命運,給這樣的老師點贊,

里面是各種被社會稱為有問題的孩子,被別人放棄,孩子們自己也放棄自己,但是當馬修老師到來以后,即使他們里面有人偷東西,打架,但是馬修老師還是相信,只需要點時間改變,這些孩子還都是會有變化的,并且他們教他們唱歌,在歌聲里啟迪他們的內心。

把孩子當成孩子,老師才能變成老師。看的還是很感動的,里面的孩子不停的被誤解,承擔了本不應該承擔的責任,老師幫他們分擔了他們本已經放棄的人生,仁者愛人,這個老師也是大仁大愛者吧,木頭是不可以變成樹的,但是樹本來就是樹。激發內心的潛能需要耐心,和多出別人很多倍的努力,每一份努力都不會白費,總有人在不知道的地方記得這些小小的善舉。

因為有這樣的老師存在,未來會變得更加美好。

感恩

?今日所學課程小節序號:19-20

子曰:釣而不剛,弋不射宿。

釣魚只垂釣,不用網打撈,不射歸巢的鳥。

孔夫子體驗垂釣本身的樂趣,漁夫的工作就是打漁,漁夫使用網眼大小漁網也可以體現漁夫的仁心,用小眼的網將魚一網打盡,這樣眼前是得了大利,但是未來能捕到魚的困難就大了很大,如果用大眼的網打漁,小魚不至于被打撈,小魚再變成大魚,未來就一直有魚可打,屬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尊重自然規律,自然也會把最好的留下來。

對別人手下留情,其實也是給自己留一條生路。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者也,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沒有學過就能做,或者就能做好的人,屬于生而知之者,遇到好的就去學習,這屬于次一等的學習方法。

生而知之:生下來就會,傳說中的天賦得之(少之又少)

學而知之:通過學習知道更多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巔峰學者)

困而知之:因為要解決困難,變被動為主動去學習,很多也可以體會到求知的樂趣,向學而知之靠近(只要開始,總會到達的求知者)

困而不學:看到困難,解決辦法就是逃避,或者跑,或者抱怨老天不公,抱怨不花任何力氣,只要把所有責任都歸給別人就好,又不用負責,又不用努力,這也是一種選擇(選擇今天敷衍生活,生活那么聰明,明天就開始敷衍你,直到廢掉你為止。)

生活喜歡快樂的人,因為快樂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能力。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童子也許是難打交道的人,但是來見孔夫子,夫子贊同別人的進步,也要用發現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事情。

如果能與難打交道的人打好交道,未來什么樣的人際關系都可以駕馭了吧,那么用難打交道的人當陪練,也是推進自己快速成長的部分。

應該大多數人都會犯錯吧,佛都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

原諒一個曾經覺得不能原諒的人需要勇氣,也需要包容心,以前聽過一個玩笑,如果你一直恨一個人,就是對這個人最大的褒獎,因為一直恨,一直就沒辦法忘記,你的痛不欲生,是別人的無關痛癢,著實有點像大的褒獎。你不放下它,就一直背著它,那會讓你在未來走的每一步路都步履沉重。買單的人還是自己。

不打不相識,打一架然后重新好好認識一下,一不小心得一知己。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是很遠的事情嗎,如果我想要做到仁,人就到來了。

前幾天看共讀討論群里大家討論什么是仁

海龍師兄:仁是天地之道,真理所在。

衣群師兄:我覺的仁是一種狀態,偶爾有之。如果悟透了生命的本質,世界的規律,再不會有什么能羈絆自己,那就會處在仁的狀態。我們要修煉的就是如何讓自己更多的時間處在這個狀態中。

今天樊老師說仁是一種向善的狀態。頓悟就是在慢慢來的過程中一下子領悟的感覺。解釋為漸不離宗,宗不離漸。互相滲透,直到明白。

子曰,某也姓,茍有過,人必知之。

陳司敗通過揭昭公之短,孔子給出了為君隱而背鍋的答案。于陳司敗只是得出了一個已知的答案而已,卻讓更多的人看到孔子勇于承擔的一面。

有種我雖然知道你有時候不好,但是也只能我偶爾說你不好,剩下其他人誰說你不好我就和誰急,妥妥的護短。愛屋及烏。真愛也。

?今日所學課程小節序號:21-2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如果聽別人唱歌,覺得很好,就要讓別人再唱一次,并且自己還和著來唱。

一副溫暖的唱歌畫面,體現了孔夫子好學,開心,合群的特質,感覺孔夫子現實中也一定是可愛的人,不恥下問,問不丟人,學會了才是自己的。

生活中的練習:學習孔夫子這種求知的心態,找出自己喜歡的事情,多加練習,比如我學習魔方也算的。

子曰,文min莫mu無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像君子一樣做事,還未做到,但是勤奮好學,克服知易行難。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為知不厭即為智,誨人不倦即為仁

子貢說孔子智且仁即為圣,即孔圣

孔夫子這個聽起來很簡單的為之不厭,誨人不倦,是很多人努力了半天也學不到的。

你的頓悟就是別人的常識,

你的追求只是別人的起點。

大道至簡,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你若盛開。蝴蝶愛來不來

估計就這個意思。這個有些難度,不知道怎么建立起來鏈接。

子曰:丘之禱久矣。

這段對話讓我看到一個特別溫馨的畫面,子路是一個武夫,但是看到自己的恩師生病那種內心的溫暖升騰而起,把對夫子的敬愛表現出來,感覺到有些心疼,對面是最愛的人,才會手足無措吧。看孔子的電影,有一段是大家都幾天沒吃飯了,子路也餓的快不行了,顏回把一碗肉湯端給孔子,但是孔夫子沒有先喝,而是走到虛脫得子路面前,讓子路喝,子路不從,孔夫子喝了一口,子路才勉強喝了一口又推回給孔子,孔夫子給了顏回,顏回說他不餓,就把肉湯又推出去,孔夫子說把肉湯給大家說一人喝一口吧,這個畫面印象很深刻,在生命遇到威脅的時候,學生心里還是裝著老師,老師心里還是愛著他的學生,那種大愛的體現感動人心,也許古代這種隨時和生命過招的機會很多,因為吃飽飯也是他們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


生活中的練習: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當衣食住行都相對穩定以后,遇到的能感動的細節都是小事,增加感受愛的能力,留心生活中的小細節,多給人鼓勵的語言,只有把愛都裝在心里,看到的才都是滿滿的善良。愿放眼望去都是美好。

子曰,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

奢侈可能就會桀驁不馴,在乎外在的名,過度節儉可能會固陋,更加戀物。如果在奢侈與節儉中間選擇慷慨,應該就是中庸的表現。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都是自己的選擇,做更加值得的人。

生活中的練習:

買自己需要的,足夠少,足夠好,極簡需要踐行。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求諸己,不依戀,有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胸襟坦蕩。

小人求諸人,緊張,擔心,把問題更多的在外求上找,外在又很容易變動,所以比較容易變動。

努力過上坦蕩蕩的生活,會發現生活中的很多美好,需要抱怨和擔心就是努力不夠,改變自己能改變,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命由己造。

???天朋友抱怨婚姻里各種問題,不插話,聽全部講完,感覺到了很不舒服的情緒,想著要允許,要接納,如果他們也有機會讀論語,是不是情緒就可控一點,困而不學,未來還會有很多問題是沒辦法解決的吧。主見是自己的,別人說再多也沒有用,他們自己早就有結果,只是不想自己說,不想負責任罷了,用深呼吸的辦法完成傾聽,那是別人的功課,我能做的只是聽他們耐心講完,管好自己的語言系統,腦子里蹦出來了怪,力亂,神,四個字。學完論語爭取學以致用。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相由心生,讀書可以改變容貌,長著長著就變成自己培養的模樣。

生活中的練習:

如果今天的你,是你喜歡的,就提起笑肌,微笑一下,

如果今天的你是你不喜歡的,沒關系,提起笑肌,微笑一下,會發現你笑起來真好看。

對著鏡子練習微笑,愿你未來可以做一個微笑向陽的人。

學習論語的感覺真好。感恩所有遇見。

?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禮的核心互相謙讓,不爭,反而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禮讓可以讓誰會良好運轉,民穩則君安。

現實生活中: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恭敬的沒有尺度,就會多勞多怨,不把握勇敢的尺度會出問題,過于謹慎就會怯懦,口直也許就會傷害別人,君仁義,民效仿君,人民也會養成仁厚的風氣,和過往的人保持良好的關系,人民則不會無情。無論做什么,都需要尺度和邊界,過猶不及。

生活中遇到提前打預防針的對話: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就是……省略好多字

身邊總會有這樣的朋友,也許自己也有過這樣說話的經歷,忠言逆耳也應該有尺度,不是誰都可以接受,自己都不太能接受的話,傷害別人而不自知,引發沒必要的誤會與爭吵。

生活中:學做一個可以傾聽的人,如果知道有些話說了會傷害別人,就不說了,聽聽別人怎么說也是修行。因為傾聽也是一門藝術。

詩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損,善待自己也是孝順的表現。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

沒有人有機會給一個人第二次留下第一印象。用合宜的肢體語言,表情端莊,語言得體,能做到這幾點就會很少有人表現出怠慢。認真修行自己,未來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初次相見。

有一天突然發現因為心里有愛,然后眼里有光,一不小心變成了別人羨慕的模樣。

學習的魅力。

?我的感悟:

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再偉大的人也會有知識的盲區,以空杯的心態去和不同的人請教學習,保持謙遜,生活中:不先入為主,要了解一些人,要去接觸去了解,不能通過別人的嘴,了解想了解的人,自己也盡量做到不評判別人,每個人對待其他人的方式都不同。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人求知。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者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這個英雄主義有點氣魄。生活中:做一個相信自己,又同時可以被別人信任的人,氣質也是可以培養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有為需立志,生活中:貼合生活本身,立志并行動,志向存好遠,腳踏實地去實現。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培養興趣,做懂禮的人。

?今天的這個解讀理解起來還真有點難度。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仁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本爭強好勝又貧窮,如果再有一些感慨不公平的想法,往往會犯上作亂,人如果恨的過分,也會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生活中:性格的形成和情緒的把控一直是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志,和自己內心的欲望和諧共處,并能排解不良的情緒。不至于做出后悔的事情。也是一種善良的表現,如果事情出發點是好的,就保持初心,直到完成。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嬌且吝,其余不足觀也矣。

如果一個人在愛民和戀物上以自我為中心,那能力再強也不通過了。

生活中:個人覺得如果一個人特別以自我為中心,就會沒有感恩之心,沒有感動之情。接受別人的幫忙用理所應當的心態,時間久了,就會讓人感覺有些自私。學習論語的好處就是讓我們可以看到自己內心外顯或者自己不曾察覺的小問題,并改之。這也是學習本身的價值。

子曰,三年學不至于榖,不易得也。

能夠在學習的路上一直鉆研,做一個終生成長的學習者,不容易,共勉。

無輸出,白讀書,希望自己可以努力用輸出倒逼輸入。加油

?子曰,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相信學習本身的力量,通過學習可以改變人的心性和性格,學習做一個好人,珍惜生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些錢是不能掙的。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生活工作運用:學會放權,接受不確定性,學會圍觀,錯誤本身也是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信任別人時也要相信自己選的人不會錯。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教育的無奈:狂妄內心不直,無知還不知道學,看上去老實還不講誠信,雖然說有教無類,但是有些時候也確實無能為力。

缺點本身并不可怕,就怕知道是缺點也無動于衷,就像誰也沒辦法叫醒裝睡的人,覺醒如果不主動,外推都是徒勞。生活中:要保持覺知。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有些知識一看就會,一學就廢,即便如此,最多繼續重頭再來,適當保持對學習的焦慮。也是對知識的敬畏。學海無涯,用最大全力去求知,過程本身和結果一樣重要

?今天的打卡作業不會寫,

去看了其他小伙伴的作業,滿滿的正能量。

孔夫子把堯舜禹的德行。用好到沒法說形容,贊美的語言爆表到外太空的感覺。

禹自己吃簡單的飲食,著樸素的衣服,但是在祭祀上知禮,把好的東西留給神明,對神的敬畏其實也是對自身的約束。因為相信,所以創造。人最怕什么都不怕的人,沒有責任和牽絆,事情的結果就和開始一樣無所謂,其實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以前問過朋友,人要有信仰,朋友說信仰就是心安,在得意時信仰的就是信仰,在失意時,信仰就是引導人不放棄的希望,心安有歸處,就不怕遠途了吧。希望我們都有值得信仰的信仰。

學習了論語半個月,見到了出場特別高頻的仁字,(還在繼續理解的路上)還有孔夫子好多名字相似的學生(各種記不住的名字,分不清楚。)。孔夫子贊美堯舜禹好到沒法說,如果堯舜禹贊美孔夫子會用什么詞呢,雖然他們在的年代還不知道會出孔夫子這樣的奇才。


夸獎和好說好話也是一門語言藝術,把鼓勵的話語帶在身邊,鼓勵別人,也是給自己打氣。

以前要求遲到打卡的人要給群里每一個人發一句鼓勵的評論,剛開始大家有的不好意思,有的覺得矯情,慢慢時間長了,發現語言的力量確實巨大,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哪句話會給剛好好的那個人最溫暖的感覺,慢慢的就有好多好事發生。孔夫子夸獎先人也是一種榜樣的力量,所見之處皆美好,也確實一種言傳身教。因為學著夸夸身邊的人,旁邊的人,手機里邊的人。然后做一個最快樂的人。

我也許真的是打醬油專業畢業的。

?今日所學課程小節序號:33-34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做事情的驅動力是利還是命或者仁,利字頭上一把刀,當唯利至上的時候,就會做一些傷害別人的事情。使命感和仁愛能讓人們在遇到利益沖突的時候看到底線,人生中有很多次選擇,不是每次都可以盡如人意,但是可以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

大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做一個博學的人,還是做一個術業有專攻的人,這個問題放下古代還好選擇一些,因為古代能做的事情比現在要少很多,在我們現在的生活里可選擇的領悟太多了。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就是專家

簡單的事情復雜做,你是行家。

重復的事情用心做,你是贏家。

無論做什么行業,自己多一點,總是沒錯的。

雖違眾,吾從下。

孔夫子對于禮帽由麻變紡織布能接受因為這樣可以節省,但是見君,堂下拜,再堂上拜,這件事情卻是需要遵從的,物質上的改變可以讓民間習慣改變,然后制度發生改變,每一個制度都有特有的變更機緣。剛剛好。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夫子四戒:不瞎猜,不武斷,不固執,不自我

跑的最急是流言,飛的最快的是八卦,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也是一種修行,生活的常態就是討論一下別人,被別人討論一下,生活中最需要的就是溝通,有些事情我不問,你不說,我以為你明白,你以為我懂,大家以為彼此心知肚明,結果誤會滿地,再好的關系也是從懶得說開始結束的。所以不瞎猜,好好說話,能解決的就不是問題,不能解決的就想想怎么解決,辦法總比困難多。

不武斷,遇到事情,不固執,不自我為中心,換個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有新的發現。像相信自己一樣相信別人。

?今日所學課程小節序號:35-36

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在經歷生命攸關的大事的時候,孔夫子堅信自身有文化傳承的使命感,這屬于是一種文化自信吧。記得樊老師在有一本書里講過,要注入王者基因,大概就是這樣的解讀吧,內心篤定,氣質就會顯露出來,相信相信的力量。

前幾天學游泳,以為學會了,就在深水區練習踩水,一會就踩的迷糊了,水里的恐懼出來,就忘記自己要做什么動作,然后一撲騰,就喝水,當時就想起來朋友說的,身邊沒有人不能去深水區,有點懊悔,看著教練還離我十萬八千里,然后就憋氣游了一下,到了池邊就想,不能搗亂。雖然最后被教訓了半天,自己當時還挺賭氣,覺得自己還挺委屈,現在想想這就是不聽話的結果,只有經歷那種絕望的幾秒才知道有時真想不了太多,求生的本能也讓我們更加敬畏生命本身。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孔夫子解讀了不好的出身從而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最底層的生活,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得多才多藝。這也算是一種獎勵。要在生活中學習這種不抱怨的精神,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別人的天賦下都是我們不曾看到的努力。

用求知的心態看待問題,當有了新問題時,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本身。也許生活中學習孔夫子說的叩其兩端的辦法。也許問題本身就是答案,角度不同而已。

?今日所學課程小節序號:37-38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對待他人也是一種自身修養的體現,把怎么對待別人變成功課,尊重他人,也是體現了自己內心的需求。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顏回對待夫子的尊敬溢于言表,人生中遇到如夫子般的老師是一件有幸的事情。教授知識,教會做人,可以耐心的傳授知識。讓人對學習產生樂趣。老師傳授知識的同時可以啟蒙學生為什么去學習 ,從而讓學生產生內驅力,完成主動去學習的過程是一件有成就的事情。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敬愛學生,讓教學變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今日所學課程小節序號:39-40

在之前讀的論語里,孔夫子給人的感覺一直是談笑風生,但是今天的解讀里,看到夫子發脾氣的畫面,這樣的孔夫子才更加真實,有情緒讓生活才鮮活吧。

面對生命生發的無力感,即使再不恐懼死亡也有不能言語的無助。即使子路被孔夫子懟的最多,我還是覺得子路對夫子的敬重是無所能及的,得這樣的學生也是有幸的吧,即使總會犯一些讓人頭疼和蒙圈的錯誤。還是可愛的。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自己活成一道光,就不怕黑暗了。

聽樊老師講劉禹錫,印象最深的就是陋室銘的文章,今天聽前度劉郎今又來,感覺性格里裝著很多有趣,才會在經歷各種事情以后還能本真的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只和自己有關,其他的都是外物,不貪戀。

夫子曰:何陋之有,內心豐盈,就是最大的富足。

生活中:外物的獲取非常方便,足不出戶都可以隨處得到任何想要的,更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保持正念,做內心的斷舍離,過上自己想要的極簡生活。

你就是最好的風水,加油

?今天讀論語感覺論語的覆蓋面真的好廣啊

酒文化也一樣博大精深,感慨良多,喝酒但沒有酒癮。知道在什么場合怎么做是一種頂級的自律。酒品見人品。原來古代就可以解讀啊。

時間過的飛快,時間最溫情也最無情,給時間時間,讓過去過去。讓未來到來。珍惜當下就是最好的狀態。

遇到事情要學會說這是我的選擇,而不是說這是誰的責任,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就是開始變成熟的標志。今天看《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講的也是一個人能不能承擔責任和年齡無關,都是慢慢學著成長的,開始把生活里的語句由我應該換成我選擇,一切都開始變得輕松了。

未來可期,加油。

?夫子總是不吝嗇對顏回的評價,顏回得這樣的老師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即使在顏回離開以后,也總是被當成模范般的存在,這偏愛望塵莫及。

知道和得到之間隔著做到,顏回把求知變成一種快樂,并一直踐行,這也是一種難得的學習態度。

學習是一件需要主動去做的事情,如果不是發自于內心,再好的老師也教不會不想學的學生。

?子曰: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最近學習論語。覺得歷史都越來越有有趣了,聽樊老師解讀崔杼弒其君,三殺史官都不改弒君的歷史,第五個史官以為第四個史官會被殺,匆匆趕來,也是準備據事直書,現在想想能留下來的史書記錄,是多少人付出的心血甚至還有生命的代價。擁有完整的精神追求,即使在生命遇到威脅的時候也不改初衷。這是值得敬畏的虔誠信仰。


真正廢掉我們的不是艱苦的環境而是舒適的誘惑,建立完整的精神體系,做一個有志向的學習者。

子路終身誦之。

夫子與子路一路上演的都是相愛相殺的戲碼,夫子和顏悅色的看著子路一路咆哮的求關注。偶爾夸子路一句,夠子路炫耀好久。夸完子路,看子路開心的起飛,又懟子路一下,這個時候應該求一下子路內心的心理陰影面積,好在子路是敬愛著夫子的,加上子路鈍感力強。也看到了子路很率真的一面。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像極了現在生活中的為人處事。錦上添花雖然很美,但能雪中送炭更加珍貴。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智者不惑于外物,仁者不憂愁,勇者臨難不懼。爭取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向這三個方向靠近。學以致用。

?我的感悟:

醫不叩門,師不順路

如果想學,萬水千山都不是問題,

如果不想學,刮風下雪都是不求學的理由。

內心想要學會的愿望的強烈程度,

是決定要不要行動的動力。

與其找接口搪塞,不如直接不去。

學習是一件自己的事,和別人無關。

學習哪會陪你演戲,

你不學就是不會。

這個靠演技是表演不出來的,加油

以前做飯平均做兩頓糊一頓,所以一直覺得做飯這個事情比較難,最近家里有兩個小娃娃,所以把不得不做飯就切換成要認真做飯了,現在各種教做飯的app很多,照著做也不會差太多,并且發現了很多樂趣,小娃娃不挑食,好多次都變成光盤行動,就想著以前說不想做飯,是因為內心里可能認為做飯是一件麻煩的事情,也沒有想去做的動力,現在心態改變了,做飯這件事情就變得簡單了。學一學,萬一學會了呢,不就賺翻了。

學論語真的切實改變了很多事,感恩

?我的感悟:

看孔夫子對吃東西對禮的講究,

就知道一個人生活里的樣子都在小小的細節里,

對待自己的狀態就是未來對待生活的狀態。

真實受益良多。

現實生活中人們用的最多的是:將就,湊合

現在看看真的是汗顏。

學完論語從認真對待每一餐飯開始。

正念飲食,正念行走。


??聽樊老師解讀完夫子的生活中的各種細節,收獲很多。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做夫子的學生也是一件幸事。

朋友死,無所歸,曰:于我殯

就幾個字看到了夫子對朋友的大義,

能為無所依的朋友處理身后大事真心需要很高的修為。這就是言傳身教的力量,夫子給世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生活中:以前朋友的數量不停的做加法,現在覺得做減法反而輕松很多。在自己不停改變的路上,慢慢認識認知相近的人,偶爾影響別人,也被別人影響。學習論語以后,發現為人處事也有很多樂趣。值得不停去發現。

??感悟: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古代人的智慧是跨時空來到我們學習的今天吧。

前段時間因為系不系安全帶和朋友在路上起摩擦。反省不能用我是為你好的方式去開始任何對話,希望被怎么對待才是最好的方式。握著方向盤就是話語權。所以學會傾聽更重要,安心坐在副駕駛,總會到達。

用隨遇而安的態度,去過順其自然的生活,天下太平。

??我的感悟:一起經歷苦難更容易被人記得。

遇到問題自己內化,內化不了再去找各種方式,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學習的收獲。

30天的學習論語的過程也符合今天的打卡主題,在這一個月之前,都沒有想過自己可以讀論語,或者是認真讀論語,以前的論語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陌生人,經歷了一個月終于互相熟悉一點了。還收獲了好多的啟發。

收獲:一個月結束了,但是還能想起來第一天剛開始學習的忐忑,這一個月讓我對論語有了新的認識。今天很感謝班班的邀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開始學習論語的。

你的好奇價值百萬@能開始學習論語是因為好奇,我朋友讀論語讀了200遍,然后給我一本論語的書,書拿回來翻了翻,除了幾句耳熟能詳的句子,有好多念都有點拗口。還有很多字不看拼音不認識,有些字認識也得看拼音,因為讀音不一樣。越想越覺得讀十遍都是問題,給別提讀上百遍,然后我就很佩服我朋友能讀幾百遍。我讀論語就停在了想的階段。汗顏。

朋友說不讀論語就讀大學吧,讀100遍,當時我的內心其實也是崩潰的,心想這腦回路也可以的,讀啥都能以百為計數單位。總不能說既不讀這個,又不讀那個吧。然后就開始為了讀滿100遍而讀。中間還有一次被朋友要求必須一動不動坐著讀十遍大學,我以為是開玩笑,結果是認真的,然后心里默默念我選的,我選的,開始讀,讀了一個多小時終于讀完了,發現也是可以做到的,內心還是欣喜的。逐漸讀的速度越來越快,斷斷續續的居然完成了一百遍。這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我們有個以前一起參加過早起的群,群里我幾個小伙伴說組團背誦大學吧,就這樣有了之前讀100遍的基礎,半個多月完成了大學的背誦。

有一天忽然發現有論語訓練營,朋友就問要不要參加,想都不想就說不參加,因為害怕學不會,所以不開始就是最安全的。

又過了兩天想了想,如果一直不學一直也不可能學會,就和朋友說如果我報了他也要報,不然不行,這樣就被互相裹挾著在這里遇到了如此愛學習的大家。現在覺得這個決定如此正確,也是如此幸運可以和大家一起互相鼓勵學習。

這個學論語的過程有幾點我覺得挺重要的

1.自我認識和想學的動力可以給自己提供足夠的內驅力。

2.有能互相鼓勵的朋友很重要。即使你有時候不想堅持,朋友也會一直推著你協助你完成最不想堅持的階段。

3.分享可以影響更多的人一起來學習,然后就獲得了一個共讀的朋友圈。

非常感謝我朋友帶我認識論語,感謝遇到大家共讀論語,感謝班班和各位班委的無私付出,期待和大家繼續學論語。

聽完了大家的分享,看到了論語給大家帶來的改變感到很開心。

樊登讀書里讀書點亮生活也不是一個口號。而是真實改變了好多人的生活。每一次參與都值得。聽桃子爹分享感觸頗深,改變了對it工作者的認識,人們不想動,就把各種不想動的理由甩鍋給各種各樣的身份,這也是不想負責任的表現吧。但是一旦由內心發起想改變的動力,會有一種量變到達質變的爆發力。從學習中拯救婚姻關系,然后迎接工作挑戰,頓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希望大家都有在學習中捕獲快樂的能力。心想事成。

安安媽媽的分享看到一個媽媽的時間列表里見縫插針的學習是一種榜樣的力量,值得學習。

2021.10.25

誦讀論語6-7-8-9-10各一遍。

被挖了一個坑:試著努力爭取可以接住三句論語。

自己挖了一個坑:四個人繼續堅持誦讀論語,微習慣從最小的開始,可以一起互相鼓勵。

挖坑我從未讓自己失望過。

2021.10.26

論語6-7-8-9-10誦讀各一遍

工作中別人的情緒被遷怒,別人說了一些很情緒化的話,很不好聽的那種,反觀自己內心,一直默念:不遷怒,不遷怒,把自己的情緒和事情剝離開,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圍觀,等他們的情緒緩和,耐心的傾聽他們講來龍去脈,反而事情更好解決了。也許被傾聽就是問題開始解決的兆頭。誰都想說不依不饒,退一步海闊天空吧。這算是在生活中踐行論語了吧。加油每一天。

今天遇到人很好的法官,解決問題,給這樣的法官點贊。希望都是好的結果。

2021.10.28

??誦讀論語6-7-8-9-10各一遍

??和朋友聊天,突然發現論語可以應用的場景真的很多,也會影響到自己的性格,一起為了一件事情努力本身就很有價值。所以要加油啊。

2021.10.29

學而第一一遍

6-7-8-9-10誦讀一遍

今天用半個小時來讀,整體的感覺都不太一樣找到了一些一直聽再說,對出處印象不深的句子,看世界的角度發生了變化,世界就發生了變化。

2021.10.30

誦讀論語學而-為政

誦讀6-7-8-9-10

今天看班班在群里的分享學而的內容,雖然自己也沒不明白,但是在不需要班班負責的時間里還給大家補習,這種發心本身就很值得學習。言傳身教比語言本身更加有力量。給班班點贊。

2021.10.30

學而1遍為政1遍

顏淵誦讀一遍(念不通順)

今天讀完論語去看電影,忽然覺得論語更像粘合劑,直觀感覺沒什么大的改變,但是卻慢慢的把四處分散的知識整合在了一起,好像有了新角度的思維方式,很驚喜。為人師,裝著學生內心才會更加溫暖。才能完成引領。

20201.11.1

學而-為政誦讀一遍

最近這幾天好像中了論語的讀,和朋友聊天,說在讀書的某一刻居然有心流的感覺,

相信就可以做到,被賦能和鼓勵將會變成新的動力,加油。

2021.11.3

6-7-8-9-10誦讀一遍

變成習慣,再誦讀起來就不感覺很難了。學而時習之。加油

2021.11.4

??6-7-8-9-10誦讀一遍

又有新朋友加入我們和我們一起共讀論語。互相鼓勵的感覺也是幸福。

2021.11.6

誦讀論語40分鐘

今天又有三個小伙伴和我們一起讀國學,互相影響的力量還是很大的。

有些論語的句子不知其意,然后反復的讀,今天被教練抓去練習魔方,突然想到了論語溫故而知新,重新看視頻才發現有很多習慣的手法和之前的差別大的很,習慣的力量有時候會自己跑偏了,還是要常習常新。

不練習有一些就混了想不起來了。加油

2021.11.8

論語里有好多講孝道的,今天把電腦和電視連上讓家人跟著視頻跳廣場人看他們跳的歡樂,最好的都是小事,從身邊做起。

2021.11.9

這次終于趕上了對的進度。

中午讀完了明朝一哥王陽明無比開心。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感謝樊老師另外一個角度的講解,原來還可以這樣理解

忍心的忍和心還可以分開去理解,我覺得在生活里更像破窗效應,小小的惡在未來都會變成大大的惡,就像一件白色的襯衣從開始有第一個污點開始,就會被列入未來會變臟的行列,鍛煉自己的內心不管忍心還是仁心善心才是好心。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仁要激發的是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不然外物表現不對等,禮樂又如何呢。想到了王陽明的所有外求最后都是煉心,心正位,一切就都順應了。

有點難度的理解

2021.11.10

??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心中有敬畏,去禮拜泰山是一回事,如果做了壞事,去禮拜泰山,覺得燒個香就沒事了,那肯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內心有敬畏。抬頭三尺有神明,林放是很知禮的如果林放都不能接受,泰山就更加不能接受了。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君子。

一副溫暖的射箭場景用幾個字表達出來,把爭理解為進取和零和和博弈,用君子的方式去爭,在一個有規矩,相互尊重,并且為了更大的愿景里,互相切磋進取也是好的,不能因為別人比你強而生氣,而要學習別人好的部分是強強聯合才無敵。[偷笑]

??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打好粉底再涂彩妝,就像人在溫飽穩定以后去講禮樂,次第很重要,子夏和夫子聊天,子夏的話給夫子帶來新的啟發,100個人心中100個哈姆雷特,和不停的人溝通帶來不同的思想碰撞。激發新的想法。

早起聽課感覺不太一樣,看大家因為班班不帶第三期的情緒波動,感覺有些傷心,但是學好論語也是班班希望的加油。

2021.11.11

3.10 子曰:“禘dì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3.11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3.13 王孫賈gǔ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3.14 子曰:“周監jià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3.15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zōu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

祭祀在古人的生活里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用什么樣的心態和行動去面對這不停重復的活動,心里裝著什么就看到了什么。

就像人們最常聽說的一句話用什么樣的心態如果過好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日子,

有敬畏之心的是過生活

無敬畏之心的是混日子,

生活那么聰明,

你敷衍它,它就加倍配合你,最后還是要自己帶著結果走。

2021.11.12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

射箭比試,也依禮而行,比的是技巧,去除很原始的部分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假如你是老板你會不會雇傭現在的自己,公司對員工使用底線要求,員工對公司盡可能的創造價值,創造價值的過程中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這是一種雙贏的思維,對別人寬容就是對自己寬容,想著怎么把事情做好的路上自己慢慢就變成越來越好的人。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發自內心的情緒才是最真實的表現

2021.11.20

所有的事情都告一段落又可以好好讀論語了

2021.11.21

成功影響朋友開始讀論語功德無量的事情,聽朋友分享,好多人都是需要鼓勵著開始的,給自己賦能,也吸取新的能量。加油。

2021.11.22

完整的讀了一遍,用時63分鐘,專注的力量巨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1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8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5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47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4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51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1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89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8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6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2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55評論 2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