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國家修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將引體向上列入體育考試的一項測試內(nèi)容后,很多很多男孩子都栽了跟頭、掛了科。前段時間不還出了一個新聞:某中學一個班的男生,引體向上的成績?nèi)慷际橇恪?br>
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多少懂點生理學常識的朋友應該知道,一個人的身高、體重、膚色等生理特征,60%-70%都是由基因遺傳決定的。比如有100名學生,在正態(tài)分布里,大約有60%-80%的學生是具有可塑性的,也就是說這些孩子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來提高引體向上的成績。
正態(tài)分布之外的兩個極端是:10%左右的孩子,不需要教師的任何指導、鼓勵,他們靠自己的天性、本能會自覺的去提高身體素質,又或者憑借先天的遺傳因素就能夠完成規(guī)定的次數(shù)。另外一個極端是:有10%左右的孩子,無論教師如何鼓勵、方法有多么正確,這些孩子永遠也不會提高引體向上的成績。
這就好比一個大學的就業(yè)部門鼓勵大學生去創(chuàng)業(yè)一樣,有10%左右的學生,你根本不需要做任何思想工作,還沒等你開口,他們已經(jīng)在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了。還有10%的學生不管你怎么吹噓創(chuàng)業(yè)的好處,他們都會無動于衷。實際上,就業(yè)部門真正要鼓動的,正是在正態(tài)分布內(nèi)的那80%左右的學生,他們的思想、態(tài)度更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
再回到引體向上本身,我是一名籃球教練,從我自己的認識來看:在籃球力量訓練中,引體向上這個動作算是一個高級別的力量練習。如果沒有良好的力量訓練作為基礎的話,按照國家的要求,正握、10個及格(我們學校)對于一般的普通大學生算是一個挑戰(zhàn)。我用挑戰(zhàn)一詞是想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確實很難但不是不可能(這個我們后面談)。
在我所教的班級中,真的有很多天生肥胖、呼吸都有些困難的孩子。如果引體向上做不到5個(5個才有分數(shù)),那么引體向上的20分就是零(引體、1000米、專項各占20分),而且學校規(guī)定引體向上與1000米如果有一項沒有達標,要扣去10分的達標分,因此對于一個引體向上為零的孩子,他們的滿分就只有70分了,想想及格有多難。
而令人痛心的不在于此。
我與很多體育老師都聊過這個話題,兩種主流聲音:一、學生們的身體素質相比之前的幾年簡直相差太遠。二、引體向上放在體育考試中不合理。
這兩種說法我認為都是真實存在的。早在幾年前我們就知道,中國青少年整體的身體素質要遠遠比日韓等國家差,更別提歐美等發(fā)達國家了。
而我更想討論第二種說法,引體向上到底該不該放在體育測試中?它合理嗎?
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按照國家的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引體向上的測試標準,那么我們學校體育不及格的人數(shù)將在50%以上。可是我肉眼看到的是:大部分學生都及格了。
這當然不是體育教師的錯,老師完全可以讓真正那50%的同學不及格,但是這樣做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難道等他們補考時這些孩子就可以從0個做到了10個嗎?(當然能,但是必須拿出巨大的精力去訓練,關鍵是引體向上到底能不能促進孩子們的體魄,是望而卻步還是欣然接受,有沒有更合理的測試內(nèi)容)
如果真的有50%以上的同學不及格,學校領導會認為老師你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教學事故呢!如果你是體育老師,你會怎么做呢?
最可悲的就是這種惡性的循環(huán),從初中到大學,引體向上成為大家的難題,而解決難題的辦法并不是靠自己的刻苦訓練,這樣做不是不現(xiàn)實,而是孩子們的學習壓力、家長對體育的認識等都決定了在中國這不可行。
長期以往,每個人心里都清楚,而國家的相關部門還以為政策執(zhí)行的挺好。所以,一種不合理的政策便在體育課上開了花、結了果。所以,孩子們的身體素質下降了!
而我自己所能做的,不會選擇退縮或者包庇學生用不正當?shù)姆椒▉慝@得合格的成績。這對其他靠正當努力換來優(yōu)秀成績的孩子不公平。
但我可以給學生更多次的考試機會,我會提前2個月就告訴大家這項測試任務很艱巨,提前做準備進行練習也許能夠幫助自己體育及格。告訴一些自己知道的方法讓學生在課下定期進行練習。
提前一個月先進行一次考試,讓每一名學生看清自己的真實水平,做不到10個的同學還有1個月的時間可以提升自己的上肢力量。
令人開心的是,班上有幾名體型偏胖的學生,通過自己2個月的努力,成績真的提高了很多,這是令人欣慰的。
這不是誰的錯,國家想讓年輕的孩子們變的更強壯,擁有強壯的體魄去生活、工作。教師盡量用教育最本質的道理去對待學生,但絕不能讓50%的學生成績都無法及格。而學校既要面對國家的監(jiān)督,又要考慮學生的就業(yè)。所以,孩子們的體質下降了......
可是我們?nèi)匀灰鎸θ齻€棘手的問題:
一、在中國,有沒有更合理的測試標準或體系可以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我想考試的目的是促進孩子們的體育鍛煉吧),而不是像引體向上這樣的考核內(nèi)容讓孩子們望而卻步。
二、無論有沒有替代的考核內(nèi)容,每一名學生、教師都不應該把引體向上太難當做自己不努力的借口。很多正太分布之內(nèi)的學生,是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提高引體向上的成績的,而并不是靠投機取巧。我們不可以說,因為引體向上太難了,就可以靠一些不正當?shù)姆椒ǐ@得合格的分數(shù),這兩者完全沒有什么邏輯可言。
三、即使擁有一套合理的考核體系,處于正態(tài)分布之外的學生該怎么對待?遺傳、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早就決定了某個孩子無法完成某些內(nèi)容。而世界上也沒有一套完美的考核標準能夠適用于所有人。區(qū)別對待將會成為必然嗎?
解決好這三個問題,學生們的體質才有可能真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