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內(nèi)心的溫度。能夠選擇適時的沉默,其背后的底色是人性的善良。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今日看到了一篇文章是講說話之道,摘錄了一些語句和大家分享:
看透不說透,是一種不讓人難堪的教養(yǎng)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每一個有分寸感的人,都知道何時該說,何時不該說,用溫暖的方式靠近對方,這是智慧,更是教養(yǎng)。
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可能都會追求有一雙火眼金睛,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用一口妙語如珠把人生說得明明白白。
有些人承受的東西是他人無法體會更無力改變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心感受,靜默地陪伴。
所以,漸漸學(xué)會了緘默,學(xué)會了體諒。學(xué)會了做人做事有分寸,不讓對方難堪,不讓自己難過。
這世界上有一種英雄主義,是你歷經(jīng)世事看透人性之后,依然選擇寬容。
愿世間的你我都能抵達(dá)這種境界。
——2018.9.26 第117篇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