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課外閱讀計劃(擬定稿)
甘洛258童海霞
一、目標實施: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課內與課外知識能更好地相結合,教師應發揮課外閱讀指導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閱讀目標,并引導學生運用課內學到的方法,自定步調完成目標。所要達到要求如下:
1、在閱讀中積淀閱讀方法。教師應當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發展多種思維,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2、在活動中礪煉閱讀品質。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地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為了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展開各類讀書活動,還可以是讀書經驗交流會,與作家面對面等,這樣一系列的活動開展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活動中礪煉閱讀品質,提升閱讀品位,從而進入閱讀的兩良性循環。
3、在評價中培養閱讀情感。閱讀到一定的程度,學生也會在日記中有所表達。因此,鼓勵學生在習作中運用積累的語言特別重要。對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句,教師在修改文章時,用紅筆標出并加以好的評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慢慢體會到正確應用積累的語言的方法。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課外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評價同學的語言。在辯論會上,在小記者會上,在演講會上,對學生在表達時應用的好詞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級制度中,組織學生運用開故事會、優美文章誦讀等多種形式交流所積累語言,積極進行展評,從而給學生一個舞臺,讓積累騰飛。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閱讀做出筆記,每學期不少于15次。
4、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課外閱讀不少于30萬字。背誦、積累優秀詩文:一學期最少背誦古詩10首,優秀文章片段10篇,名言名句10句。
二、推薦書目:
選讀書目名稱:
一類:《安徒生童話》《兒童小百科》《阿凡提的故事》《小學生十萬個為什么?》《世界童話名著》《成語故事》、《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天方夜談》
二類:《中華上下五千年》《世界兒童文學叢書》《熟讀名言300句》《居里夫人》《冰心兒童圖書獲獎叢書》《魯賓迅漂流記》《中國少年百科全書》《熟讀古詩100首》《中國歷史故事》《宇宙之迷故事》三類:《西游記》《童年》《愛的教育》《中外探險故事》《三劍客》《三國演義》《格列特的女兒》《安妮日記》。
三、閱讀時間:
??? 每天晚上睡覺以前20:00----20:30為自行閱讀時間,由其家長監督。每周星期二下午課外活動為大閱讀課。教師在閱讀前,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精心設計閱讀活動。開展閱讀活動時應采取形式多樣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鼓勵學生做讀書筆記,自己解決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及時留下影像資料,記錄閱讀經常瞬間。
四、活動要求:
閱讀筆記:以摘抄為主,兼顧練習寫讀后感或提綱型筆記。
讀書卡:每次要把所讀過的書在卡中有所記錄。
五、開展讀書評比:
為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及時鼓勵和總結孩子們的學習成果,讓他們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利用早讀課、語文活動課、班會課,開展“介紹一本好書”、“詩文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讀后感》交流會”、“《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動。這些交流不僅反饋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