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誰第一個發現了這個方法,但一定是個敢于嘗試,不斷思考總結的人。感謝他的分享,讓我不再因為開始憋不出文字而為放棄寫作找借口。
其實有些事情,只要邁出第一步就好。當你第一次上臺演講,通紅著臉抖擻著腿硬逼著自己講完全部時,你會發現世界還是原先的樣子。原來也沒那么可怕啊,哈哈。你偷偷給自己一個微笑。然后,第二次、第三次后你會覺得上臺演講不是一件值得花時間糾結的事情了。不就上臺說一下嘛!就像說“不就唱首歌”、“不就寫個字嘛”一樣輕松。這是一個道理。
“紫牛理論”,此處可以借用過來。這個理論講的是當你在一片草原上看到一頭毛皮光滑閃亮黑白相間的奶牛時,你會覺得很新奇,但是當你再往草原深處走,發現一大批同樣的奶牛時,開始會覺得壯觀、靚麗,但是沒有多久,你也就習慣了,沒有多少新鮮感覺了。但是假若此時這群奶牛中出現了一只紫色奶牛,你的目光一下子就會被吸引過去。而且,這片草原將和那只紫色奶牛一起存入你的腦海。
這個理論前半部分可以用來解釋我們逐漸習慣的這個過程。后半部分寫在上面,是因為它又能給我帶來新的啟迪。
之前,我一直都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成功”、“是金子終會發光的”,這些看似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陪伴我度過了很多段難熬的奮斗時光。當然,有時候會有效,但是很多時候會發現最終的結果與自己期望的還是有距離的。那時我想,是因為我還不夠努力,我還要更努力。于是就是這樣被押著前進,押著我的就是那幾句話。而我很長時間內都沒有質疑過它的正確性。
用“紫牛理論”來考慮,就是不管那些黑白相間的奶牛多么壯碩,產的奶有多多,其贏得關注的概率以及獲得成長的機會都會比紫色奶牛小很多。而就效率來講,明顯紫色奶牛效率更高。而且說不定效果更好。
放在高中那段時間,我最“努力就會成功”最堅信不疑的那段時間,對于這些行為我會不屑,在心里貼上"嘩眾取寵"標簽,打上一個大大的叉,然后繼續埋頭學習。
現在,對以前的想法,我只能對自己呵呵笑一聲。
最近在看《三體》這本書,它能夠打開人的世界觀,而且效果是那樣的強烈。看完之后,我開始對那些所謂的權威、所謂的不可逾越、不可改變的東西產生了懷疑,至少不那么執著了。畢竟不管多么影響深遠的理論也是人創造出來的。我想看過這本書之后,我才真正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對于以前的那種老老實實、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做法我開始產生了懷疑,尤其是對其效率方面。這里不是說完全摒棄那種理念,而是說在時間寶貴的情況下,要注重方法。這是我要盡快轉變觀念的地方,效率第一,而不是結果第一。
寫了近兩個小時了,還想繼續寫下去。。
果真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啊,,完全隨著思路散散地寫了這些東西,沒有固定的框架。現在回頭看文章的內容,我想這兩個小時想說的僅僅是一句話:不要盲目相信理論,但也不要不相信理論。
不執著,經過自己證實好的要堅持,不好的就要及時摒棄。
最后附上萌萌的喬巴~~~m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