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下沉社區(qū)紀實
很多時候,沒有真正進入別人的工作和生活,我們便無法理解其付出的價值與辛勞的意義。今天,我在社區(qū)看到了平平凡凡凡中真真切切的偉大。
一一題記
今天接到通知,作為突擊隊趕赴公司對口的武漢市洪山區(qū)張家灣街道長征社區(qū)開展防疫工作。
下午兩點二十,提前到達社區(qū)辦公室。社區(qū)韓浩書記接待了我們一行四人,副主任張攀給我們分配工作:白天打電話做流調,晚上一起組織做核酸。
我們欣然接受,開始找流調工作的對接人。
“我是小劉,您配合我一起做流調吧”。
小劉坐在辦公桌前,口罩遮著她大半個臉龐,但一雙眼晴特別清純干凈。
她拿出流調人員的表格,讓我坐在她身邊。告訴我用網(wǎng)格員電話,如何一一查詢排調信息。
第一步詳細詢問地址。如果無法確定,進入“微鄰里”查詢。
如果不是我們轄區(qū),直接流轉到其居住地。
如果是我們轄區(qū)的,進入下一步,也就是詳細詢問個人信息
@姓名
@身分證號
@居住詳細地址
@從哪個省市區(qū)來漢(返漢)
@返漢來漢時間
@交通方式(車次車牌號)
@核酸是否檢測及時間
@疫苗是否檢測及時間。
這么詳細,終于知道了,我們的信息是怎么上平臺,進入流調系統(tǒng)的。
這中間,凝聚了象小劉這樣多少社區(qū)工作者的心血啊。
她最后特別強調,流調電話查詢一定要有好的態(tài)度和涵養(yǎng),即使遇到再不講理的人也不能生氣和發(fā)火。
拿起她下載的流調信息表,我發(fā)現(xiàn),有的沒有姓名,有的沒有詳細地址,有的只提醒從某地到某地,而且許多是打工的臨時住處。這一切都只有通過電話來聯(lián)系核實。
我一邊按電話聯(lián)系,小劉一邊在電腦上更正信息。
一個多小時,我打了十八個電話,有二個因在工地沒接,有一個不愿意告訴信息。還有一個九零后的女生跟王菲同名,平臺信息說她從某地到某地,她說不對,那是她前夫的手機號信息。她豪爽開朗地說,跟他搞不好,離婚半年了。她又有說有笑地告訴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和身份證號碼。我說她年輕開朗,她說不年輕了都是兩個女兒的媽了。
還有一個九四年的小伙子,名字叫代狂,他說是瘋狂的狂一一
還有一個人,接通電之后,丟了一句“你沒資格知道我的身份信息”就關機了。
哎呀,這人啊,疫情之下,真是干人千語,千心千面一一
而社區(qū)干部卻要容納這一切一切的喜怒哀樂和不理不睬!甚至野蠻的呵斥一一
五點半左右,韓書記拿了幾盒牛奶和點心,讓我們吃一點之后準備分頭到社區(qū)的幾個點做核酸。我站起身,這才發(fā)現(xiàn),小劉的辦公桌上有個工作站牌,牌上寫著她的名字:劉紅巖。她的職務足社區(qū)專干。我情不自禁的贊嘆道,這名字好有革命傳統(tǒng)的精神。你肯定是革命的后代。她不置可否地一笑。
因吃點心,我現(xiàn)在才看清她有口罩勒印的臉,典型的瓜子臉,白皙而純凈,淡雅而平和,那是一張章子怡式的明星臉,但比明星多了些樸素與誠實!
這會兒,幾個社區(qū)工作人員象打仗一樣,幾下幾下拿出了做核酸的多套工具。張攀副主任給我們拿出了重點防護口罩,志愿者的紅色背心。小劉說,走,我們到簽球場去做核酸。
我和一個同事抬著塑料箱子,隨著張主任和小劉等人來到百米開外的社區(qū)籃球場,這里擺放著前天做核酸的幾副桌椅還有紅色帳篷。
操場兩邊都已排起了長隊。
這個時候,張攀副主任象個戰(zhàn)場指揮員,給我們分工,一人寫標牌,寫上4月19日,一人發(fā)標牌。在兩個長隊面前一邊放一個人,讓每個人戴好口罩,十個人一組先用手機登記信息,再在醫(yī)生處做核酸。
忽然,一個白帽白衣白袿的人站到我面前。
來,幫我把護欄帶系在帳篷上。
我定眼一看,玻璃頭罩上那雙眼晴一一哦,原是小劉,劉紅巖。
她說,我要在醫(yī)生采樣前做好每個人的手機信息采集。
48小時一次,每次幾乎都是晚上,一次都是近二千人,要二至三小時一一
一個社區(qū)專干事,一個普通的女性,在疫情的戰(zhàn)斗中,她們默默無聞的平凡付出著自己的一切。
六點十分準時開始,八點多的時候,張攀副主任說,今晚還有二個點再做核酸,她要到另外兩個點去看看。
我問她,整個長征社區(qū)有多少人?
她說,加上外來人口差不多七千人!
說完,她急匆匆地趕到另一個點上去了!
此時,我忽然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高大的身影在籃球場邊默默地注視著有序前行的檢測隊伍。
我走近前,原來是韓浩書記。因為他有一米八幾的個頭!
他說,你們辛苦了。
我說,真沒想到社區(qū)干部和員工這么辛苦這么努力!
他很坦然地說,已經(jīng)習慣了。
這里忙完之后,我們還要回辦公室繼續(xù)做流調。
說這話的時候,有人提著東西過來問,韓書記,方便面來了。
韓書記說,先放在這吧。大概還有半小時就可以叫大家一起吃晚飯了。
我看看時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晚上十點二十分鐘了。
還有人匆匆趕來排隊,有人說,剛剛下班趕回來。
春天的夜,寧靜且溫柔。
籃球場的燈光很亮,每一枚口罩上面的眼睛都很暖。
抬頭看,小區(qū)萬家燈火,天空星星閃爍。眼前,廣場秩序井然,小劉他們和醫(yī)生仍在默默無聲,似乎機械般有序地進行著檢測。
此時此刻,身臨其境,心中有一種豁然的撞擊和醍醐灌頂?shù)念D悟。
其實所有的平安,都是因為有人默默的付出,默默的堅守。
所有的偉大都源于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的平凡奉獻,平凡的付出。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人生如逆水行旅,世事無常,總會有風雨交織的日子。
這三年的新冠疫情,讓人身心受到挫折,使生產生活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
但總有一些人,象韓浩,象張,象劉紅巖,逆風而行,在疫情的風雨中,向著陽光奔跑,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前方,用身軀擋住危險,拼命護眾生周全,做照亮自己生命的太陽,成為別人活著的希望。人這一輩子,若說什么最珍貴,有人會說是金錢,也有人會說是地位。可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一切是那么渺小和無力。
生命中總有一種向上的力量,讓人無法抗拒,托舉人生的高度,讓人仰視,這種力量是信仰,是感動,是一種超越生死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