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熱潮還在繼續,但是一年下來,應該有很多創客在心理嘀咕究竟是繼續創業呢,還是重回職場。
創業是個好事,可以讓年輕人有更大的平臺和空間去試驗自己的潛能,也可以讓有一定的積累的人士去繼續驗證自己過去的成功,把自己的的資源人脈變現。
但是,創業的辛苦,不足為外人道。所以對比起來,很多人覺得職場人際的復雜,加班的辛苦,老板的刻薄,同事的腦殘好像也不是那么不能忍受了。
那么,究竟該如何選擇呢。還是給大家幾個判斷的方法。
1去做一個職業價值觀的測試,看看在你的價值觀中,排在前三的價值觀選擇,是什么類型。這個決定了你的職業幸福感和職業滿足感的來源。
比如一個職業價值觀是安全型的人士,他去創業,即使在外人眼中他已經很成功了,他自己感受依然不太好,因為他的關注點在穩定上,那么創業的穩定性顯然在前期不那么高,因此他會干的很痛苦。
比如一個職業價值觀是精彩型的,希望有挑戰的工作, 那么他希望追求一種多姿多彩的不確定的生活,他在創業的時候,可能會感受比較好,即使他的公司短期可能不賺錢,可能他需要很辛苦的去開拓市場。
2和家里人談談。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所以,無論是創業還是重回職場,去和家里人好好談談。這個很重要。有人可能說,他們不懂這個啊,怎么談。他們不懂你的事業,但是他們能感受到你的狀態,你是不是痛苦的,你是不是讓讓家里的氛圍改變了,甚至你的身體是不是依然健康。這些,家人都感覺的到。聽聽他們的意見吧,你會有不同的收獲。很多人在遇到職業瓶頸都覺得應該找職場的朋友來幫忙,其實,你也可以回去和家人商量,你會發現,你能獲得更多的能量。
3最后一個就是關于錢。繼續創業還是重回職場呢?實在做不來選擇的話,有一個簡單的辦法,你當前工作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賺錢嗎?如果不是,那么怎么選擇也無所謂了 。如果是,那么,就看創業和重回職場,哪個讓你能在今年賺到更多的錢,就選擇哪個吧。
我為啥要說今年呢,我的意思是,如果一年后,你覺得現在的選擇不能讓你快樂,你再重新選擇就好了,不是一次選擇定終身,所以不用特別糾結。^_^
哦對了,很多人問我,創業的時候有期權啊,那萬一我選擇錯了,不就和百萬富翁失之交臂了嗎?首先,選擇有得有失,選擇了就接受結果。其次,判斷下當前的形式和你創業公司的形式,在最近幾年內能上市?第三,去了解下關于期權的相關的規定,看看真正到自己手里的錢會是多少,什么時候能拿到。用這些,和你回到職場工作的收入做一個對比。你就知道自己可能的得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