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社第233社??,詩魁:鑒吾居士?,副魁:高天

圖片發自簡書App
海棠社第233社
題材:秋景
體裁:古風(八聯起,限定四韻)
詩魁:鑒吾居士
副魁:高天

————————————————————

A

(古風,秋景)

遙看遠山莽蒼蒼,秋風瑟瑟送晚涼。

落葉吹打行人面,紫燕亦來繞畫梁。

醉菊散香蜂蝶戀,玉荷出水爭芬芳。

東岸楊柳絲絲舞,西郊稻麥頃頃黃。

瀟瀟細雨灑蘭芝,陣陣寒風拂秋池。

殘葉落船隨水去,風卷黃沙打黃枝。

一簾殘陽鋪水中,五湖柳色邀長隆。

松鶴嗚鳴吉祥至,蕙草點頭笑荊蓬。

尺水天高如畫卷,仲秋美景驚飛鴻。

田園處處草色秋,庭院深深亦忘休 。

駐足西湖弄月影,漫步長堤聽歌悠。

看盡繁華不是夢,中秋美景染九州

——平山冷燕

B

【七古】秋語

花褪葉殘綠姿少,寒江疏影秋漸濃。

庭前落蟬無留意,香山楓樹滿枝紅。

梧桐飛葉低聲語,西風簾起卷叮咚。

梁燕南歸話桑麻,天高水闊野空空。

北村荷塘悠悠舞,古街彩菊陣陣香。

一場煙雨一襲寒,一滴露水一簾霜。

落日晚霞黃昏早,良人鏡前卸紅妝。

獨倚西窗幕低垂,半世憂愁借酒烹。

如今翠竹不復在,多情蒼松自哀鳴。

云深月懶瓊樓醉,癡心相憶難相逢。

——素墨吟涼笙

C

《九九登高望故鄉》

九九登高望故鄉,蕭蕭落木亂蕪荒。

弦柱十三情不禁,雁陣幾行人斷腸。

長河日落黃昏暗,蓼煙秋水雜塵揚。

霜楓飲露恨秋晚,孤蟬抱寒哭夜長。

湘江久別念依舊,衡水日思夢長游。

石徹樓臺滿霜秋,蘚嵌磚墻歲月惆。

斷垣破壁蛛結網,瓦礫殘檐月如鉤。

欲寄游絲千萬縷,秋風偏送幾多愁。

淡淡青山愁似海,悠悠碧水夢難收。

——劉小地

D

古風?秋話一首

秋風秋雨秋草黃,舉目遙遙一片枯;

誰還金麥浪里淘,壟上小憩幾聲呼;

驅步登臨黃土塬,溝壑縱橫天工修;

色彩斑斕層疊帳,紅葉懸枝別樣圖;

舊巢離離南飛雁,蕭索不知遠來孤;

狂沙漫道毛烏素,朔方古郡留空窟;

河畔蘆葦映晚陽,雛鴨長成攜老出;

波光粼粼催涼意,魚游水面食蟲蜉;

握竿獨釣何所拋,簍滿依然不知足;

莫言秋來愁愈愁,秋月無邊燃心燭。

——匈奴后裔

E

七古·秋山古寺

閑云野鶴幾度留,碧水香山一徑幽。

不堪紅葉落青苔,又見梧桐碎金秋。

清蟬啼露寒煙翠,丹桂飄香涼風悠。

羅衣布履楓林入,蔓草夾道古寺求。

山高路險濯飛泉,枝橫葉縱蔽層樓。

霧朦借問天高遠,鳥喧誰解風輕柔。

忽聞罄鐘余音繞,偶嗅梵香浮躁休。

擁門倚戶千萬峰,環佛誦經四五僧。

未覺方丈步塵來,唯見蒼髯紫氣升。

仙人仙容飄仙袂,青云青煙掌青燈。

貢臺裊裊誠客留,落日昏昏赤心澄。

六世輪回因循果,一葉菩提色即空。

——紫風鈴

F

秋軒瑣記

秋軒臨水秋漸黃,日暮燈明夜照長。

無邊秋雨落不盡,更兼秋風助凄涼!

一聲秋雷響何悚?辜負秋院秋苔綠。

驚破秋晝秋窗眠,烏云翻滾點秋燭。

纖指推弦傳古情,無射姑洗使文明。

可堪秋館閉秋寒,碧紗窗下水流聲。

殘荷不奈秋風力,荷葉蕭蕭催雨急。

吹斷荷桿飄荷絲,蓮蓬難立蓮子離。

惟愿秋風知我意,莫摧殘至離世期。

離世期,哪方是斂覓?

——蓼汀花溆

? ? G

清秋吟

畫扇團團滿塵埃,簾幕重重低徘徊。

疏窗不禁西風弄,更有霜花無根開。

葉枯斑駁卷殘紅,春光已逝芳草衰。

葬花難了徒葬心,可憐黛玉無盡哀。

自古逢秋總寂寥?俱憑愁情來不來。

原野茫茫金浪涌,落木簌簌鴻雁邀。

楓林染遍云霞舞,松針嗦嗦如響濤。

南山菊花似繡帶,故園海棠紅顏嬌。

塞上黃沙自天垂,又引豪情上碧霄。

對酒當歌行樂時,不在春秋在今朝。

——雙生夕

H

無題

自古長河水流東,秋景難與四時同。

百花芳菲早謝盡,獨見黃菊舞凄風。

枯荷聽雨枝含淚,老柳觀風水動容。

沐蘇不歸深秋樹,羸翁獨釣小橋東。

山高溪長空寂寞,水遠月瘦盡消融。

聲聲雁鳴近漸遠,潺潺霜秔香正濃。

應知家中思兒母,村口佇立眼又朦。

曾觀路邊孤行者,幻影跟前跡無蹤。

獨在他鄉為異客,方知佳人明月中。

喜看近峰層林染,慰我丹心火楓紅!

——南風窗

J

古風一首? 昨夜見秋風偶感

昨夜秋風過燕山,楓葉紅遍居庸關。

守仁單騎射胡馬,楊業撞碑血染天。

不見胡戎來犯境,我自提劍向樓蘭。

樓蘭美酒照日暖,將軍鐵甲浸雪寒。

凜凜威風執長戟,昂昂斗志戰白蠻。

將軍何懼百戰死,士卒爭相裹尸還。

白袍驃騎今安在,黃沙孤冢是酒泉。

吾輩唯有多壯志,功成解甲再歸田。

——子風藤

K

古風? 秋

蕭瑟如花季,清淺歲月浮。

踽踽獨行隅,荷花盛宴洲。

古道西風瘦,小橋流水悠。

短笛琴弦撫,一曲彼岸柔。

漫思如潮涌,蘆蕩孤鶩幽。

秋霜紅葉狄,曲終人散樓。

寒風卷地起,黃葉飄零游。

風華十年駐,流年似錦投。

一指流砂逝,共度攜手留。

——delia常青藤

L

金秋·古風

一線金光初照水,風起漣漪舞驚鴻。

絲絲寒煙隨波裊,層層霞云傍日升。

兩岸繽紛遮殘綠,疊山斑斕躍星蔥。

漸染楓林欺緋色,零落江湖滌嫣紅。

烏蓬點點秋陽里,銀網張張碧浪中。

累累碩果歌喜悅,滾滾麥浪鬧歡騰。

倦鳥低飛棲彩樹,野鶩悠游覓窩坑。

夕暉又落汀渚上,舔舐蘆花若燋烽。

——木木無紋

M

【秋思引】

彼蒼邪!悲乎慟哉!秋色之凄,凄于千里別。

衰草連漠天,殘陽照如血。

癡云疊疊紅模糊,啾啾孤雁失陣列。

哀轉隨風傳萬里,初聞無可復相絕!

長唳忽落斂鴻跡,但余濤聲摧石風烈烈。

西有貫霞薄山之暮光,東有斷素飛霰之玉屑。

樹鴉之棲尚不言遲,一片幽青出寂月。

老蟬何兀兀,更作夢啼長未歇。

梧桐搖卻紫夜露,灑上心痕淚難竭。

獨對妝奩梳云鬟,問鏡憔悴消紅顏。

鳳釵含意勞君贈,只是暗恨不等閑。

轉看冰影自娟娟,人未還。

秋色之凄,凄于千里別,使人悒戚為遮般。

當窗持燭雙雙影,蘸墨盈箋筆筆愁。

且訴相思怕冠披,出閣與君無會期。

儂泣也婆娑,喟爾蒲葦之心其可乎奪噫!

倦妝罷燈掩芳姿,半闔煙窗,悵下羅帷。

碧樹搖怨情,葉葉似蹙眉。

漾開離聲,吹皺心池。

爭忍寥落,最怕情癡。

帶向風中舞,冷輝涂舊枝。

秋色之凄,凄于千里別,白發由來幾青絲?

——鑒吾居士

N

? ? ? ? ? 《醉秋》

楓樹羞澀藏山谷,秋風蕭瑟催葉紅。

楓葉醉臥綠葉間,姹紫妖嬈點山菘。

水瀑如銀掛前川,飛流如注似熒屏。

一川一溪一瀑布,天上人間無覓蹤。

風雨凋殘紅玉人,嬌羞含淚遮面容。

玉人隨風飄山澗,偶見佳人溪中央。

千枝萬葉隨風逝,片片落葉寄深情。

深入佳境人更醉,但愿身在此山中。

——藍夢奇緣

P

古風·秋近訪賢歌

迷茫霧靄秋涼起,疑是紅霞掛樹低。

夜半經霜寒入隙,不知鴻雁幾時離。

風輕云淡天高季,露浸衣衫眷緩溪。

野徑菊花香欲覓,白墻黛瓦訪賢急。

銅環輕扣應聲立,響似洪鐘聵耳晰。

奕奕神光身若翼,灼灼射電眼如漆。

歡顏挽手東山里,趁月結廬北斗西。

河漢不知更替意,韶華易逝有誰惜。

——不惑而歌

Q

哀秋曲

遠山一罥含煙黛,蕭蕭落木滿幽林。

衰蟬猶唱夏末曲,倦鳥還啼春日吟。

叢菊傲霜迎風勁,殘荷凄凄委池泥。

金桂滿地凝香沁,梧桐飛葉掩路蹊。

枯枝寂寞攬霜露,紅楓古道盡逶迤。

瑟瑟蘆花揚白絮,紛紛荻花惹漣漪。

荻花映月月清冷,冷月照水水澄明。

碧波渺渺送千里,秋風一夜伴君行。

——瑾檀

R

秋風行

秋風颯颯,謂之蕭瑟。

黃葉飄飄,望之廖落。

青山綠黛,倏忽轉色。

四野青蘋,俄爾枯歿。

霜欺衰草,空懷其老。

寒蟬餐露,難留其噪。

雁陣哀啾,其聲渺渺。

孤鴉啞啞,其鳴寥寥。

但有明月,清光皎潔。

幸存秋江,洪波湧烈。

歐陽子賦,言如金鐵。

宋玉悲聲,情若云滅。

憂思難返,不可斷絕。

愁之何據? 秋心合字。

恨之何來? 刀筆仄立。

古往今昔,秋之為氣。

今我思之,天工為季。

思之再三,我心獨寂。

沐秋風而歌,踏秋霜以坡。

念秋心成恨,嘆歲月消磨。

——高天

S

秋思? 古風

遠山漸隱入云天,小橋流水秋雨憂。

草色含翠猶未老,黃葉未飄任水流。

葉落喬木錦繡秋,憑欄看水井落油。

登高杳湖天地遠,回望楊柳涌鄉愁。

霜葉翩翩舞晚秋,誰家小女倚西樓。

篇篇相思書紅葉,鴻雁南歸飛過頭。

昔日春華翠滿樓,妙曼英姿搖晚秋。

春花秋月本無意,不解佳麗強說愁。

——新平

T

秋景(古風)

白蓮落盡秋風生,銀杏初黃舞紅塵。

芙蓉新開九月末,淡月黃昏初照人。

行云聚散如流水,長空秋意雪霜凝。

團團簇簇香山葉,艷麗豐姿把客迎。

客居京城卻成鄉,故都秋色勝江南。

十二年前朦朧月,今照紫禁碧砌寒。

修心可居潭柘寺,暮鼓晨鐘洗鉛華。

西山蟲鳴枕入夢,明朝陶然看蘆花。

——藍主咖

U

殘荷

朝晴暮雨最人間,歌罷東風別漢關。

鳴雁銜來一尺素,若曰恩斷棄紅顏。

紅顏易老情未了,卻憶傘裙綠裊裊。

點水蜻蜓嬉潺潺,蓮蓬結籽臥泥沼。

泥沼蓄含一池花,秋風掃雨亂胡笳。

許將心底千千怨,點點滴滴向蒹葭。

蒹葭玉樹不相倚,誰言珠淚因風起。

許是紅顏心傲嬌,出塵不肯共風里。

——julia



A

(古風,秋景)

遙看遠山莽蒼蒼,秋風瑟瑟送晚涼。

落葉吹打行人面,紫燕亦來繞畫梁。

醉菊散香蜂蝶戀,玉荷出水爭芬芳。

東岸楊柳絲絲舞,西郊稻麥頃頃黃。

瀟瀟細雨灑蘭芝,陣陣寒風拂秋池。

殘葉落船隨水去,風卷黃沙打黃枝。

一簾殘陽鋪水中,五湖柳色邀長隆。

松鶴嗚鳴吉祥至,蕙草點頭笑荊蓬。

尺水天高如畫卷,仲秋美景驚飛鴻。

田園處處草色秋,庭院深深亦忘休 。

駐足西湖弄月影,漫步長堤聽歌悠。

看盡繁華不是夢,中秋美景染九州


【行者點評】

這首古風寫秋景,如果純寫景選擇用古風的話,而且是長篇古風的話就太需要作者的構思了,而且古風也不擅長純寫景。作者這首從第一聯到第十一聯全部在寫景,作者的確花了心思,不過我建議作者不要這么寫,我相信作者在寫的過程之中也很痛苦和糾結,因為很明顯這首詩很多內容是湊出來的,一是沒有結構性的安排,寫景要么從大到小,從宏觀到微觀,要么從感覺到視覺,從主觀到客觀。無論如何肯定是有脈絡的。我們看作者這首就不是,每一聯之間沒有關系,而且很多描寫的是春夏之景,并非秋景,當然這可能跟作者所在地域有關,不能說錯。再者地點也亂,所以說作者是的鋪陳,這不是古風的正確開啟方式。無論寫什么體裁我建議多讀多背名人名篇,在讀背的過程中去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

B

【七古】秋語

花褪葉殘綠姿少,寒江疏影秋漸濃。

庭前落蟬無留意,香山楓樹滿枝紅。

梧桐飛葉低聲語,西風簾起卷叮咚。

梁燕南歸話桑麻,天高水闊野空空。

北村荷塘悠悠舞,古街彩菊陣陣香。

一場煙雨一襲寒,一滴露水一簾霜。

落日晚霞黃昏早,良人鏡前卸紅妝。

獨倚西窗幕低垂,半世憂愁借酒烹。

如今翠竹不復在,多情蒼松自哀鳴。

云深月懶瓊樓醉,癡心相憶難相逢。


【行者點評】

這首詩寫秋語,作者應該是有所思有所寄,不過這首詩秋意很濃,但是所思所寄太少,作者需要注意一下。古風由于不受篇幅限制,所以特別適合講故事,像初唐四杰的作品、王希夷的作品,還有《琵琶行》等名篇,都是有一個故事主線貫穿其中,這樣一首長篇的古風就不會散。讓人讀起來步步遞進,有起因、有描述、有抒情、有轉折、有高潮、有結尾。所以作者這首作品在這方面差了不少,作者一味的在鋪陳秋色,但是每一聯之間卻沒有內在的聯系。古風看似還受格律限制,用韻也寬松,但是寫好比格律詩詞難太多,格律詩詞受篇幅限制,起承轉合相對容易,但是古風不受篇幅限制,所以詩的布局更需要作者深思熟慮。因此古風就像武林高手所說的“無招勝有招,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E

七古·秋山古寺

閑云野鶴幾度留,碧水香山一徑幽。

不堪紅葉落青苔,又見梧桐碎金秋。

清蟬啼露寒煙翠,丹桂飄香涼風悠。

羅衣布履楓林入,蔓草夾道古寺求。

山高路險濯飛泉,枝橫葉縱蔽層樓。

霧朦借問天高遠,鳥喧誰解風輕柔。

忽聞罄鐘余音繞,偶嗅梵香浮躁休。

擁門倚戶千萬峰,環佛誦經四五僧。

未覺方丈步塵來,唯見蒼髯紫氣升。

仙人仙容飄仙袂,青云青煙掌青燈。

貢臺裊裊誠客留,落日昏昏赤心澄。

六世輪回因循果,一葉菩提色即空。


【行者點評】

這首古風作品語言流暢,而且幾乎每聯對仗,不過我還是要勸下作者,不必這么苛求對仗,我感覺有些句子不用對仗可能會表達的更好。這首古風是一首典型的敘事型古風,寫的是古寺之旅。作者使用的是移步換景的手法來寫,第一聯起的特別好,顯示了作者不凡的功力,閑云野鶴點題古寺,緊接著第二句點題秋山,作者做的特別棒。第二聯到第六聯,作者一步一景地描繪了古寺沿途的風景,從視覺、聽覺、感覺多層次進行了描寫,讓秋天之景立體化。從第七聯到第十二聯著寫古寺,這一部分導致這首詩有跑題之嫌,今天主題是寫秋景,我建議是景入情出。作者即使轉到古寺,可以通過秋天古寺的變化來寫秋天。其次這首詩確少抒情部分,古風這么長,我建議還是要有直抒胸臆,發表主觀議論的部分,讓詩的體態豐滿起來。

M

【秋思引】

彼蒼邪!悲乎慟哉!秋色之凄,凄于千里別。

衰草連漠天,殘陽照如血。

癡云疊疊紅模糊,啾啾孤雁失陣列。

哀轉隨風傳萬里,初聞無可復相絕!

長唳忽落斂鴻跡,但余濤聲摧石風烈烈。

西有貫霞薄山之暮光,東有斷素飛霰之玉屑。

樹鴉之棲尚不言遲,一片幽青出寂月。

老蟬何兀兀,更作夢啼長未歇。

梧桐搖卻紫夜露,灑上心痕淚難竭。

獨對妝奩梳云鬟,問鏡憔悴消紅顏。

鳳釵含意勞君贈,只是暗恨不等閑。

轉看冰影自娟娟,人未還。

秋色之凄,凄于千里別,使人悒戚為遮般。

當窗持燭雙雙影,蘸墨盈箋筆筆愁。

且訴相思怕冠披,出閣與君無會期。

儂泣也婆娑,喟爾蒲葦之心其可乎奪噫!

倦妝罷燈掩芳姿,半闔煙窗,悵下羅帷。

碧樹搖怨情,葉葉似蹙眉。

漾開離聲,吹皺心池。

爭忍寥落,最怕情癡。

帶向風中舞,冷輝涂舊枝。

秋色之凄,凄于千里別,白發由來幾青絲?


【行者點評】

這首作品不出意外會是今天的詩魁之作,作者首先勝在體裁,作者使用長短句的形式,讓詩讀起來錯落有致,振振有聲。其次是內容,有敘有議,有景有情。尤其是“秋色之凄,凄于千里別”這一句的反復使用,讓感情一步一步向前推進,作者在布局上也有意思,分別從兩個人角度對相思之情進行了描寫,轉換很自然。不過我還是要說這首詩也有跑題之嫌,情大于景,今天主題是秋景。因為我定這體裁時考慮到寫景無法寫出過長的篇幅,所以定8聯起,限4韻部。再一個這首詩句式過于復雜,3、4、5、7、9、11字句式都有,明顯作者是想學太白,不過我建議作者先學初唐四杰。

T

秋景(古風)


白蓮落盡秋風生,銀杏初黃舞紅塵。

芙蓉新開九月末,淡月黃昏初照人。

行云聚散如流水,長空秋意雪霜凝。

團團簇簇香山葉,艷麗豐姿把客迎。

客居京城卻成鄉,故都秋色勝江南。

十二年前朦朧月,今照紫禁碧砌寒。

修心可居潭柘寺,暮鼓晨鐘洗鉛華。

西山蟲鳴枕入夢,明朝陶然看蘆花。

?

【行者點評】

這首算上今晚最扣題之作,寫的是情景交融,真正做到了景入情出,而且詩的結構安排也還不不錯。作者合理利用了題目4韻部的要求,二句一換韻,不過我建議作者不需要這么頻繁的換,尤其是所描寫的內容還處于同一層次同一角度時,建議不換韻,用韻給詩自然劃分段落。其次,這首詩沒對仗句,不有不說是一個遺憾。


? ? ? ? ?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8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208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74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6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77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6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7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20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26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1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7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2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2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4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32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69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