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怡潔Yuki(微信號:Yijie_Yuki)
來自|怡潔Yuki職場說(個人公眾號)
曾有一位咨詢者讓我?guī)蛅a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正因為是做職業(yè)規(guī)劃,所以我需要ta提供3至5份理想或目標職位以供參考。
原本我以為這是極為容易的事情。
可一個星期過去了,這位咨詢者遲遲未有給我答復。
于是,在與我的「一對一」咨詢中ta說出了自己的焦慮,「我不知道該怎么選擇,我擔心自己選錯一份職業(yè),這輩子就毀了」。
盡管說上述可能是一件極端個案,但事實上,類似害怕犯錯的問題不僅發(fā)生在這位咨詢者身上,它更是經(jīng)常發(fā)生在每一個人的學習、生活與工作中。
01.為什么你的害怕犯錯,與你的成長環(huán)境有關?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讓你回憶這樣一個過程。
從你小學開始,也就是你漸漸擁有「記憶」這個物體開始,除了吃飯和睡覺以外,還有什么是與你朝夕相伴的事情?
你想不到。
那我就告訴你,它叫做「尋找標準答案」。
是的,無論你在學校還是在家里,你都必須要做對的事情。但你會無奈的發(fā)現(xiàn),所謂的對錯不是由你來自定義,而是你的父母、老師、別人家的孩子、親戚等等來告訴你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于是,你會經(jīng)歷這樣一個過程從「聽話」到「懷疑」到有可能的「反叛」再到不得已的「妥協(xié)」。有的人甚至根本沒有明顯的懷疑與反抗,只有聽話與妥協(xié)。
就這樣,在周遭環(huán)境的「教育」下,你不得不開啟自己這段「尋找標準答案」的旅程。
現(xiàn)在,我再帶著你算一下你這趟旅程的時間。
打比方說,你是7歲上學,期間小學、中學、大學的時間至少16或17年,如果加上碩士或博士的話,則更是長達19甚至20年以上時間。換句話來說,在你有記憶以來,你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尋找標準答案」。
而這又意味著是什么?
你習慣于「求對怕錯」。
但這僅僅是外界環(huán)境給予你的「怕錯」影響。你之所以「怕錯」還有一個本質(zhì)上的原因,它來自你,坦白說,這不僅是你,它更是每一個人擁有的,叫做腦回路的問題。
02.為什么你的「求對怕錯」,與你的腦回路有關?
為了讓你更好地明白其中原因,我先給你舉個例子。
有一只小猩猩,它在出生后沒多久就被自己的母親所拋棄。但幸好,它遇到了一位動物學家。這位動物學家的研究領域就是靈長類動物,不僅如此,她更是致力于幫助落單的猩猩重回野外。
可問題是,這只小猩猩不僅是由動物學家扶養(yǎng)長大,而它更是沒有與其它大猩猩互動與接觸過。因此,要讓小猩猩回歸族群并最終重回野外,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它要懂得什么是危險。換句話來說,小猩猩必須能夠發(fā)現(xiàn)并認識危險。
為了考驗小猩猩的這項技能,動物學家趁小猩猩不注意時在它平時玩耍的樹上放了一條塑料蛇。隨后,動物學家就躲在遠方觀察小猩猩的反應。當小猩猩發(fā)現(xiàn)那條塑料蛇時,它第一時間做的就是遠離,然后它不斷發(fā)出警告的叫聲以示危險。
這時問題來了,為什么小猩猩能夠意識到危險?你覺得是因為動物學家教導有方?
這個答案是,但也不完全是。
首先,蛇是大猩猩的天敵之一。因此動物學家肯定在平時就教導小猩猩對于天敵的識別。但問題是,小猩猩如何記住天敵對自己的生命威脅?這是因為它大腦中的一個構(gòu)造——杏仁核(Amygdala)。
杏仁核不僅僅是小猩猩大腦的構(gòu)造之一,它也是你我大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杏仁核這樣物體,人類恐怕早已滅亡。
你不妨把杏仁核想象成是你大腦內(nèi)設的警報器。也就是說,但凡需要你開啟「求生欲」的體驗,例如曾犯過的錯、挨旳罵、難吃的東西等等,都會讓杏仁核從中不斷地累積并牢記「什么對你來說是危險」的清單。
當你明白自己腦中有這樣一個構(gòu)造后,你也就清楚,原來怕錯是自己求生欲的本能反應。
是的,你才意識到,自己在成長的大部分歲月都開啟的是以下這個模式:
外在因素的「對-安全/錯-危險」訓練 + 本能反應的「求生欲」= 慣性思維的「求對怕錯」
試想,把擁有這樣慣性思維的你丟到「職場」這個叢林中,你覺得自己的生存幾率有多大?
03. 認識你的「求生欲」,更好地應對職場「叢林」的挑戰(zhàn)
無論你在求學過程中有過怎樣優(yōu)秀的「戰(zhàn)績」與「榮譽」,一旦你前往職場「叢林」,你就是從零開始。在職場「叢林」中,你越是優(yōu)秀你將被賦予越高的期待。
同樣地,你越是能打,你被打和挨打的次數(shù)就越多。
很多時候,讓你感到疲累的不僅僅是你繁重的工作,更是你不斷被歸零、被虐而產(chǎn)生的挫敗感。于是,你會對自己產(chǎn)生各種的自我懷疑。不僅如此,你更是覺得自己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這時,你的本能「求生欲」會讓你做出三種反應:戰(zhàn)斗(Fight)、逃跑(Flight)和僵硬(Freeze)。這也是當你面對壓力或危險時,出現(xiàn)的三種反應。是的,你沒有猜錯,這三種反應和你的杏仁核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一切又回到了你的生存本能。
初入職場的你,往往先是觀察,這就像是你進入任何一個新團體,去到任何一個新環(huán)境中的反應。
當然,對于外向的人來說,通常ta們的「破冰期」會被內(nèi)向的人略快。但內(nèi)向的人,往往ta們會有更敏感的「觀察力」。
只是,「戰(zhàn)斗、逃跑與僵硬」的反應,怎么體現(xiàn)在你的職場「叢林」中?
你可以想象一下,當你向自己的主管匯報自己的工作進度時,如果你的主管嘴角上揚,你是否感到內(nèi)心一陣力量。
于是,當ta給你下達新的任務時,你立馬產(chǎn)生斗志昂揚的感覺,即便那個任務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可正因為這個任務的挑戰(zhàn)性,讓你在連續(xù)加班N天后,仍進展緩慢。
眼見你的「死線」來臨,可是你依舊龜速進行著自己的工作。
好不容易,你終于做完這項任務并向你的主管匯報時,你見到ta的臉色越發(fā)沉重,不僅如此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報告更是由于「為了完成而完成」導致錯漏百出。這個時候的你簡直想要馬上原地消失。
很明顯,這一次的工作報告讓你遭到主管的一頓狂罵。
不僅如此,在ta罵完你以后,你更是傻傻地楞在原地,不知道自己「是誰、干嘛、在哪里」。如果你對于上面的描述有再同意不過的身臨其境感,而這就是你本能上「戰(zhàn)斗、逃跑與僵硬」的全反應。
04. 重組你的「求生欲」,不斷升級你的職場「戰(zhàn)斗力」
你或許會產(chǎn)生這樣的感覺,如果自己能夠一直開啟斗志昂揚的「戰(zhàn)斗」模式,那么你一定在職場「叢林」中所向披靡、戰(zhàn)無不勝。
是,也不是。
這是什么意思?
你想做「常勝將軍」不是不行,但問題是,你要選擇什么樣的職場「叢林」當你的「常勝將軍」?
此外,你有沒有一個核心目標?你會不會讓自己身處N個顧此失彼的「戰(zhàn)場」,你的「敵人」又是否真的是你的「敵人」?你有沒有讓自己陷入「草木皆兵」的境地……
要知道,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讓你在自己的有限精力中開啟的是全部「戰(zhàn)場」,從家里到學習再到工作等,你確定自己真的統(tǒng)統(tǒng)能夠應付嗎?還是說你漸漸出現(xiàn)疲態(tài),甚至想要辭職?
我必須提醒你,當你覺得自己要和身邊每一個人都來場「你死我活」的較量時,這并不是代表你的驍勇善戰(zhàn),而是你即將身心崩盤。
回到,「逃跑與僵硬」,這兩個反應。
你覺得這兩個反應都是代表著負面、不積極的自我反應。你覺得自己在職場上如果出現(xiàn)這兩種反應,要不就是成為別人眼中好欺負的「老好人」,要不就是主管眼中笨拙的「呆瓜」。更重要的是,無論是「老好人」還是「呆瓜」,都是「升職絕緣體」。
的確,「逃跑與僵硬」在通常情況下,會讓人產(chǎn)生這樣的既定印象。可是,你卻不能被它們的既定印象所迷惑。
如果你能應用得當,這兩個反應不僅不會讓你在職場上減分,反而會成為拯救你的關鍵。就好比說,現(xiàn)在不僅在感情上會出現(xiàn)「PUA」,職場上你也有可能遭遇「PUA」(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類似的名詞,叫做Gaslight 「煤氣燈效應」,即使用心理操縱或虐待等方式讓你覺得自己無價值并產(chǎn)生自我懷疑、失去自我判斷力等)。
無論是初出社會的職場新人,還是久經(jīng)沙場的職場老鳥,一旦遭遇職場「PUA」都有可能會造成極深的心理傷害與陰影。因此,當遭遇職場「PUA」時,你就應該采取「逃跑」。換句話來說,就是你的跳槽。這就好比避免戀愛中的恐怖情人,你除了要練就自己的火眼金睛,還要練就自己離開的決心與勇氣。
至于說,「僵硬」因為它的英文原文是「Freeze」,所以,有人會把這個詞翻譯為「急凍」。打比方說,當你遇到一條眼鏡蛇時,你第一時間就是站著那里不動。
但關鍵的是,你的下一步,你究竟是要跟它決一死戰(zhàn),還是你就讓它從你身邊爬過。這就像是當你在職場上遇到故意找茬的主管或同事時,你可以用自己的「僵硬」先去冷處理。然后,你再試試看有沒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去解決這樣的「毒性」關系。
是的,職場「叢林」就像是被偽裝的「原始森林」,一個不小心你有可能會陷入草木皆兵的境地,又或是轉(zhuǎn)角遇見「眼鏡蛇」。
因此,當你選擇進入職場「叢林」后,你必須打醒十二分精神,并不斷地去調(diào)整并訓練自己的「求生欲」技能,讓你不僅能在職場「叢林」中生存,還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05. 總結(jié)
害怕犯錯的兩個因素與一個模型:
外界因素:自有記憶開始,長達15年+的「對-安全/錯-危險」的訓練
本能反應:杏仁核(Amygdala),讓大腦不斷地學習什么是危險地帶
慣性思維模型: 外在因素的「對-安全/錯-危險」訓練 + 本能反應的「求生欲」= 慣性思維的「求對怕錯」
面對職場「叢林」挑戰(zhàn)的三個應對機制:
戰(zhàn)斗「Fight」,選好「戰(zhàn)場」,避免草木皆兵
逃跑「Flight」,遠離職場PUA,選擇逃離途徑——跳槽
僵硬「Freeze」,利用冷處理,想出更好地解決方案
- The End -
怡潔Yuki | 領英行家、領英職場導師
歡迎有需要的你,微信、私信、留言聯(lián)系
微信號:Yijie_Yuki
公眾號:怡潔Yuki職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