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之余與同事閑聊,一位同事講到近期看的一檔綜藝節目——《四大名助》中的一段,“海歸女碩士任性賣煎餅”的故事,令人觸動頗深,故事是這樣的:
一位男士在苦惱信中寫到,他是一名大學老師,自己的老婆在重點大學畢業后,到日本留學三年,回國后放著好好的法律專業和自己介紹的好工作不從事,卻在學校門口支起小攤賣煎餅果子,“煎餅俠”老婆每日早出晚歸,忙忙碌碌,根本沒有剩余精力照顧他和四歲的兒子。這讓他覺得心里和生活上特別不舒服,特別苦惱。
他希望老婆能不再做“煎餅俠”,回歸普通人。
苦惱信還未念完,現場已經炸開了鍋,幾位嘉賓紛紛一邊倒地議論起來,眉眼里全是對這位未知的、買煎餅的女士的贊賞之色。
男士被請上臺來,說他苦惱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他覺得他老婆的這種行為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時間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卻去從事擺地攤這種根本不需要前期如此投入的工作;二是他心疼老婆,覺得她一人天天這樣擺攤太辛苦;三是男人的面子掛不住,自己的同事學生天天在校門口進進出出,看到自己有個賣煎餅的老婆,不成樣子。
她老婆卻非常不以為然,她說她認為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她就是喜歡賣煎餅,愿意看到別人買到她美味廉價的煎餅時開心幸福樣子。
典型的傳統社會中長成的新女性!
現場嘉賓們顯然都非常贊同和支持她,當他們得知她每日清晨做煎餅的過程,和煎餅的價格賣到四塊錢一個時,紛紛有點肅然起勁,孟非直接說”我簡直不敢相信!“
“孟爺爺”開始批評這位老公了。
他開起玩笑來,說“我看你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她煎餅價格這么便宜吧?”
男人直接反駁孟非,”如果你老婆天天在你工作的電視臺門口賣煎餅,你會怎么辦?“
孟非開玩笑說,”我會把同事們都帶過去買她的煎餅,買完了讓她早點回家休息。“
現場大笑。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不能逾越的面子或者所謂尊嚴問題,被打破后便不值一文了。
值得一提的是,據稱大部分賣煎餅果子的商販都是不自己炸里面的酥脆的,為了減少工作量,直接從外面采購。而這位海歸女士每日清晨都是自己在家炸好當日用的酥脆,加上當日用的素材,天天五點半就起床去菜場采購。
常人看來這么辛苦平凡的職業,她卻頂著家庭、社會和不被最親的人認可的巨大壓力,默默一個人做著,就因為這是她愿意做,且認為值得做的事業。
孟非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別人說知識就是力量,其實這是什么力量,是內心的力量?!眱刃牡牧α孔屗愑诔H耍瑑刃牡牧α孔屗绱藞远?。
在這個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時代,更多人向往的是一份體面的工作和其帶來的不菲薪水。大多數平凡人庸庸碌碌,干著可有可無的活,拿著不高不低的工資;也有一些人拼命努力,只為能爭取更多的物質資源,過上錦衣玉食的上層生活。
我們常常用這個社會最常規的高低貴賤評論一份職業或者一個人,往往看到的只是其表面的奢華或低微。
按照社會的既定標準要求自己不斷往上爬,希望生活越來越光鮮,無論怎樣的生活,都是每個人的價值觀和認知不同,我無權評論。
但是我們是否偶爾也會停下爬行的腳步,想想自己內心究竟向往的是什么?
這位妻子很清楚,她說她只是想讓經濟不寬裕的學生們能吃上她自己上學時吃不起的煎餅。
多么單純樸素的信念,但是她內心很認同,所以很堅定,所以她不在乎他們說她一個煎餅賣四塊錢如何能賺到很多很多錢,因為她首先想到的不是錢。
當你內心有力量,有堅信時,一切的辛苦將不再覺得辛苦,執著做自己喜歡的、認為對的事情,其實也是一種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