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本書《輸出式閱讀法》,這本書很簡單,是由日本作者尾藤克之著,更多的是講“術”的內容,也就是方法。
閱讀一部分后,感覺我更喜歡閱讀了。
分享我學到的一些讀書小技巧。
1. 學會略讀
有數據統計,工具書相關類,讀其中1/3左右,就可以理解全文的大概意思,我們讀這類書的根本目的是可以吸收知識點,從而改變自己現在的行為。
不需要每個字都讀懂讀透。
學會略讀,學會取舍,當下你放棄的一段文字,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讀更好的書籍。
2. 讀書不要有完美主義
書籍和你是互相成就的,當下遇到不理解的內容就放下,選擇閱讀書中作者的其他思想。
我有和書死磕的精神,好像從上小學就有,當時碰到不懂的數學題,不管花多長時間,我一定要搞懂,這在當時對學習是有幫助的。
放在看書上,不一定也要這樣,書籍是作者的思維方式,讀懂了是你和作者心意相通,讀不懂,也并不證明你不行,只是這個內容不適合當下的你而已,就像你一定會有不理解的人一樣,只是這個人通過書的媒介和你認識。
3. 讀書是獲取完整知識的渠道,生活需要讀書
當下,我們習慣于刷抖音,頻繁看微博,微信,這樣獲取的是碎片化信息。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包括你現在閱讀我的這篇公眾號也是,得到的信息是片面的(當然不是完全放棄這些信息渠道,注意把控時間)。
上班,我們可能很難有完整的大片時間,今天學了一句話“用碎片化時間做完整的事情”,比如和看某音比起來,選擇分時段看完一部完整的經典電影;和看微博信息比起來,開始閱讀一本書。
雖然不會一次性完成,積累起來就是完整的知識。真正有用的信息,需要系統學習,這樣知識體系才更加完善。
正確看待書籍,不要把讀書習慣想象的多么與眾不同,也并不需要有完整大片時間才去閱讀,閱讀是我們需要的一種生活方式。
4. 注重閱讀體驗感
養成一個習慣獲得即時反饋很重要。
如何建立閱讀的即時反饋?
推薦大家關注成長,比如讀了這部分內容我學到了什么,可以改變我的什么習慣,閱讀改變了我對過去的一些事情的看法,和關注看了多少頁比起來,建立這種即時反饋更有價值。
讀了《65種微習慣》,我馬上對寫作建立3min原則,也就是一件事先做3min,不再關注這件事完成多么難,把注意力放在接下來的3min,我提高了執行力。
分享4種讓我更加享受閱讀的方式,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里是橘子童學丫,關注我,我們一起成長。
橘子成長說
點我關注,免費掃碼做MBTI性格測試,我是橘子丫,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專注分享女性個人成長,不斷探索財務和精神自由之路
118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