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同事討論公司效率問題,發現公司有很多問題,聯想到原來工作的經歷,就見怪不怪了,沒有一個公司是沒有問題的,就如同也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一樣,畢竟公司也是人的組合。
我們就因此交流起來,原來的同事也試圖解決過這些問題,發現無法解決。甚至隨著時間推移,就被認同了這些問題。所謂的企業文化估計就是這樣形成的。大有溫水煮青蛙的感覺。
我個人通過這段時間的思考,學會了追問,就帶著這個問題做了點思考。
每個公司出現的問題大同小異,凡是問題出現,就一定會有答案,我個人對于問題的處理理解有兩個層面:
我們帶著問題來,講出來,這叫抱怨,并不能有效解決,只能加重自己無解的心結。
我們帶著問題來,并提出建議這叫成長機會。
通過發現問題,想辦法最終解決問題,這叫能力。最終收獲的一定是自己新能力的成長。
之前就思考過,問題一定是跟機會并存的,越是發現問題,越說明這是剛需的場景,接下來做的就是想辦法驗證自己的方法是否能夠有效解決,并通過行動來反饋和迭代。
既然看到了這些不足,接下來我就跟同事溝通說,我們一起做一個實驗,那就是把公司的問題作為需求,形成一個公司效率產品開始迭代。從v1.0開始,就如同做業務產品一樣,分版本,需求邊界展開,開始迭代。每個版本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從小規模試行,并逐步迭代推廣,最終形成公司的運作機制。如果真有效解決了,其實是開啟了多賺模式,一方面解決了公司問題, 另一方面我們有賺到了解決這方面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尤其是效率,流程問題很多時候很難推進,這個時候就容易進入搖擺期,甚至會出現被接受現狀的情況,隨波逐流由此產生。
但仔細回顧,其實讓別人認同一個事情通常有三個方法:
1.要求
2.說服
3.我做給你看
我之前做過一次思考:有一種說服叫我做給你看。真正有效的其實還是榜樣的力量,與其望風興嘆,隨波逐流,又或苦口婆心,還不如行動起來,主動尋找問題的答案,找專業的人求助,先在小范圍試點,在行動中迭代成長,形成新問題的解決能力和機制,進而從點到面進化成組織效率。
看到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問題征服,提出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提出。
換個視角,其實問題就是需求,需求就是被需要的機會,問題不過是機會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罷了,剛需就在眼前,趕緊抓住機會練習成長,just do it!
今日思考,不求覺得,但求養成思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