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有限的面積里,讓自己住的舒適整潔,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期許的,而整理收納就是幫助我們更好生活的手段。
今天我們來一起閱讀《小家越住越大》這本書,一起來看一位建筑師的家是如何做整理收納的。
《小家,越住越大》的作者逯微,同濟大學建筑系畢業,曾在房地產公司萬科工作13年,時任萬科廣深區域副總建筑師,專職從事住宅原型研發設計,所以這本書是一個建筑師眼中的整理收納。
她的收納不僅僅是衣服怎樣疊更省地方,床底下柜子頂應如何利用,而是在設計家居建筑圖紙時、在啟動裝修前就應該對家做好的思考與規劃。
她發現對于一些家庭而言,收納技巧更多是錦上添花,但當基礎的收納規劃很糟糕時,僅依靠收納技巧是無法雪中送炭的。所以她建議在做裝修、購買家具時,就要開始考慮整理收納的問題。
同時,她給出收納中“收”本身含是聚集的含義。
也就是收納集中度越強,整體感越強,余下空間就越會感覺寬裕和整潔。
所以,與其選擇若干個小型零星儲物配件,不如盡量采用高效率的集成壁柜模式,在整理家時,可以拓展出盡量大的容量。
家中的人和物共存于一個屋頂之下,如果管理不好物品,人的生活空間就會被擠壓,本來是給人居住的房子,卻變成了儲物的倉庫,豈不是本末倒置。
家空間越來越小的最大原因是:你只盡情買卻舍不得扔,導致物品與空間嚴重失衡。
在過去,我們家徒四壁,沒有錢去買很多東西;而現在,雖然買不起大房子,但買的起各種物品,所以家里的東西,一而再再而三的堆積。
所以逯微用自己家做案例,為我們提供了各個空間的解決方案。
盡量扔掉原有包裝,使用統一容器!
逯微還給我們了一些專業購置家居用品的意見:
鞋柜
深度35cm(45碼以內的鞋),
間距16cm,
選擇活動隔板可以調整,
常用鞋位使用敞開式,
客用拖鞋(白色、布制、可機洗)。
廚房:
備餐區≥60cm,灶臺到墻邊用于裝盤≥30cm,
水槽到墻邊放置瀝水架≥30cm,
……
書中逯微還新創了一個詞匯:住商,可理解為“居住的智慧”,具體來講是對如何打掃,如何收納,如何裝飾,讓自己好好住,住得舒服,住得精致的能力與智慧。其實學好整理收納,我們也可以具有高住商。
看過目錄后,如果大家也喜歡這本書,可以后臺留言給喵醬哦,我們一起看書,順便交流一下讀書心得。
最后,把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共勉“ 縱然蝸居在不大的房子,也要有一顆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