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民的戰地日記》作者:馬世民(Simon Murray)。我們公司老板為這本書寫了序,好像是他寫過的唯一一篇序。序中對馬世明大加贊揚,說馬世明是中國年輕人學習的榜樣,也是他自己的老師。老板并沒有說馬世明如何如何,而是講了“亞洲一號”衛星的傳奇故事,說這么一個奇跡都是馬世民一個人“攛掇”的結果,可見其人一斑。在另外一個場合也聽老板提到過馬世民,說他70多歲,每天還要做50個俯臥撐。現代社會,老人是可以工作到很高年齡的!他倆應該是一類人,和他們相比,我輩自愧不如,否則也不會聽到國家把退休年齡延了一點就義憤填膺。
馬世民的一生多姿多彩,在非洲當過雇傭兵,創建了自己的投資公司,后來賣給李嘉誠,做到和黃的二號人物,創立orange并把它以300億美金賣掉。60歲完成254公里撒哈拉沙漠馬拉松,63歲徒步1000多公里到南極點,成為完成此壯舉年齡最大的人。而這一切的基礎,應該來自在法國外籍軍團5年軍旅生涯,這本書就是他在外籍軍團服役期間所寫日記的摘編。
整本書從馬世民踏入法國外籍兵團招募處起一直寫到他退役,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這五年發生的事,有外籍兵團魔鬼般的訓練,長達90英里的徒步行軍,幾天幾夜的不眠不休,極端暴力的肉體懲罰,花樣繁多的折騰,“出征”、“墳墓”等等挑戰忍受極限的懲罰,阿爾及利亞惡劣的天氣,和叛軍日以繼夜的搜索與反搜索,雙方突然相遇時頃刻之間的生死立判。
在外籍兵團,你需要克服恐懼:“我們知道每個人遲早都有害怕的時候,恐懼本身并不可恥,有些人能夠克服,有些人則不能。但是真正影響我們在恐懼面前是進是退的決策時刻,往往就是瞬間的零點幾秒。若我們選擇退縮,有可能一輩子都要背負著那一刻。”
在外籍兵團,你還需要有斗志“就在這樣的時刻,當周圍的情況已糟得不能再糟,當一個人已在崩潰邊緣,差點就放棄希望時,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就有回報。真正的強人會脫穎而出,意志薄弱者被徹底摧毀。”
在外籍兵團,你當然還需要體力。這種體力,不是我們常人理解的體力,而是依靠靈魂和意志才能驅動的力量。一般人只能發揮出他體能的30%就會癱倒。
法國外籍軍團就是一個魔鬼地獄,很難相信一個正常的人能夠忍受這樣的訓練和環境。但是從本書的《后記》看,所有從這個地獄里爬出來的人,都以此為榮,他們之間每次相遇都像火星撞地球一般熱烈。人類真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只要把握住他們的弱點,就能把他們組織起來進行如此殘酷的訓練,并發揮出山崩海嘯般的力量,而他們還樂此不疲。
日記中都是對當天發生事情的描述,很少評論,最多是一兩句感嘆。但是書的序中有一段話很精彩,摘錄一下:“所以說,你的人生路怎樣取決于你生于哪個盒子中。但唯有跳出既定的軌道,才能體驗人生的種種歷練。我不是說要漫無目的的游蕩,而是要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這樣你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空間,或許在那里你能找到自己,一旦找到自己,就能領略自由的真諦。”
也許苦難才是人生最好的老師,你經受的苦難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