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工作如何抉擇來保持平衡,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投入到工作中,尤其是女性工作者,陪伴孩子的時間會減少很多,年幼的寶寶每天可能在睡夢中,媽媽已經準備出門上班。白天大塊的相處時間缺失,很多他成長中的第一次就會錯過。但是如果不奮斗的話,沒有資金和眼界,又沒辦法為他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條件,總感覺對不住孩子,讓他有輸在起跑線的愧疚。
之所以考慮這個,是因為這也是我現在面臨的問題,生了寶寶,產假即將結束,那之后呢,該何去何從?米仔已經有點思維意識,會認得爸爸媽媽,白天犯困睡覺的時候不踏實,稍微有點動靜就能驚醒。遇到新見到的小朋友有抵觸的情緒,大人們說話聲音大了點,他有時候會嚇哭,根據這些情況查了下美柚,上邊說是孩子缺少安全感的表現。安全感,現在休假可以每天多點高質量的陪伴,但是如果工作上班了,在白天陪伴時間銳減的情況下,又能通過什么方式給他安全感呢?
可能會有人說,怎么可能所有的好事情全占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為了工作付出,在工作上披荊斬棘,有所收獲也對自己的歷練和成長。有了寶寶,人生好像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對很多事情有重新的認識,比如,幾個月大的孩子的成長速度讓人驚訝,他能稍許懂別人的想法,每天都在不斷進步,雖然還沒有上學,但是孩子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著學習。這時候不由的有些焦慮,深怕自己的修行跟不上孩子的成長,焦慮著便更加的想通過吸收多方面的知識來推動自己前進,提升修養。每每陷入這種沉思,似乎在那個漩渦中不能自拔。
停留在想象中總是不太好的,得行動起來,最近用到了我工作中的一些經驗。說起寫東西純屬誤打誤撞,在進入到一個崗位后,從新奇、麻木再到奔潰,后到懷疑人生,最后達成內心的和解,可以說整個過程是一個極度的內心煎熬過程。在家閑來無事,寫東西這件事剛好可以提上日程。
一名心理醫生曾經說過:抗衰最重要的不是如何保護皮膚,而是如何保護心理。人的抵抗力和精氣神兒,來自他們覺得自己對他人,對世界有用,這種“有用感”心理年輕最重要的標志。
所以,寫點什么也為了重新讓自己的心態逐漸調整到工作狀態,接了點不咸不淡的活,想著慢慢和工作狀態接軌。
村上春樹說:重要的是維持一種認真保護自己的姿態,慢性的無力感是會腐蝕人。
這也可能對自己也種保護吧,知識及經驗促進內心的強大,通過自身發展能夠更好地保護想要守護的人。希望繼續保持雖緩慢,卻可以每天進步一點點的速度,來抵抗生活帶來的摔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