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一個宴會,同桌吃飯時,有一個朋友全家到場,朋友的女兒溫柔大方,美得像從畫上走出來的少女。宴會十分豐盛,各種美味佳肴一盤接著一碗,各具特色,吃著擺著,擺著吃著,每一道菜,只是品嘗,我們就已經(jīng)吃的肚皮滾圓。
上來一碗紅燒肉,這可是大家都愛品嘗的一道菜。我不愛吃肥肉,看到一塊純瘦肉,就夾到自己面前,旁邊朋友的女兒說:“都有肥肉啊。”我聽出她也愛吃瘦肉,趕緊把面前的肉夾到她的盤子里,小姑娘很有禮貌的說了聲:“謝謝阿姨!”這時,我分明看到女孩的爸爸也夾起一塊紅燒肉,那塊肉的底部連著一塊很大的瘦肉,我示意女孩去拽爸爸的那塊瘦肉,女孩悻悻地撇嘴回答我:“他才不會給我呢。”說時遲,那時快,孩子的爸爸迅速把紅燒肉放進嘴里,滿足的咀嚼起來,我睜大眼睛看著這一幕,感到不可思議,怎么會這樣?那個美麗的女孩幽幽的說:“從小到大,在吃的上面,他從來都不會讓給我。”
這種情形,在我們家都是這樣的:一塊紅燒肉,我愛吃肉皮,孩子愛吃純瘦肉,那么,孩子的爸爸夾起紅燒肉,通常都是把肉皮給我,瘦肉給孩子;一只雞,雞翅是孩子的,雞腿是我的,其他的,都是孩子爸爸的;咸鴨蛋,流油的蛋黃大部分是我和孩子的;等等。從小到大,只要是孩子愛吃的,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滿足。
這種習(xí)慣源于我的父母,我的父母普普通通,父親是普通工人,母親是不認(rèn)字的家庭主婦,但不管在什么時候,我的父母總是把我們兄弟姐妹的喜好放在第一位,哪個孩子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父母總是記得清清楚楚。在父母的影響下,我們也都記住了彼此的喜好,每次聚餐,誰愛吃什么,我們就刻意把對方特別喜好的食品多給他一些。而我們也更了解父母的需要!給予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照顧他們。現(xiàn)在,孩子們都已長大,也從我們那里傳承了這種習(xí)慣。如今,我們的大家庭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兄弟姐妹之間,不管誰家有事,都是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承擔(dān),絕不會讓任何一個家庭感到孤立無援。
而朋友家對孩子的教育與我們就截然不同,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東西,都要她自己去爭取,爭取不到,那是你的努力不夠。如今,那個孩子非常優(yōu)秀,前年就考取了一所本科大學(xué),在校表現(xiàn)良好,凡事自己做主,能力超強,表現(xiàn)了自己個性非常突出的一面。我的孩子也已上大學(xué),并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專業(yè),在自己的領(lǐng)域里學(xué)的如魚得水。自認(rèn)為已經(jīng)長大,盡可能的照顧我和他爸爸。記得一次出游,基本不用我們管,買票、訂餐、找賓館、打車等等都不需要我們操心,公交車上讓座,點我們愛吃的飯菜,讓我們真心體會到來自貼心小棉襖的溫暖。
由此可見,家庭教育,一千個家庭就有一千個家庭的教育方式。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一面,每個家庭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點,用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潛移默化,以身作則;家庭和睦,身心健康;尊老愛幼,和諧快樂。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家庭氛圍。所謂的成功教育,哪有什么套路,適合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