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電影想必大家都曾看過、感動過,就是《愛在日落黃昏時》,豆瓣信息如下。
今天狗君想談談關于電影對話的事,在狗君看來儼然是部有關思想哲學生活的談話錄。他傳達出一種讓我熱淚盈眶,為之動情的生活狀態和向往,但他又不是理想國般的高不可及,而是經過努力便可獲得的生活狀態。感動不僅為戀人多年后的抱著試一下而寫書獲得相遇機會的再逢(男主說了是有一部分這樣的心思,而且巴黎是售書的最后一站,是他最后的希望),而是幾種思想的交匯和看法的共鳴性,這才是最動容之處。
電影整體可看作為兩部分,前一部分用六分鐘和讀者交流和交代影片大背景,后一部分七十分鐘是男女主的暢談。可以說這是部談話錄了,就是這樣一部大膽、別具一格的電影,贏得了觀眾的共鳴和感動。
影片開始用了定格的十幅畫面,似是交代環境,其實不然,導演剛開始就已經告訴了你電影的結尾。細細回味,那十幅畫面便是后來男女主散步到女主家的路。我猜中了這開始,卻也猜中了這結局。
影片中男主寫的書名為《此時》,難道不就是享受當下生活嗎?不就是很珍惜男女主相遇和共度良宵的那些時光嗎?電影剛開始就拋出觀點讓你思考。我一直信仰著一位“思想家”的一句話,他說:“任何人寫出來的東西都是自我安慰和自我解剖。”這個思想者就是狗君我,話也是狗君胡扯的,但我認為在某一范圍內這個理論是合理的,前半句說心靈雞湯,后半句與此無不契合。言論沒有對錯,只有讀者與觀者的信與不信。
曾今火極一時的撩妹臺詞版本,說我愿與你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從風花雪月談到人生理想。此片便是這樣,是深層次的交流而不是生活中的泛泛之談。
有關社會問題
有關生活趣事
有關欲望
有關人之本性
等等的談論,關于性、女性生活角色定位思想、愛與責任的聯系……試問有誰不愿有這樣一個戀人,可以很輕松地和自己談這么多的觀點和分享這么多生活趣事?是生活又是精神的戀人,有爭論但理解對方的想法,不予強烈的反駁,那是另一半的自己。不得不說女主的經歷是很豐富的,而這樣的人才會有趣,才會感情至真。正是這樣的一種深層次、有趣味的交流狀態和有豐富生活的經歷才會使這部電影顯得那么感動,使得人生為人生。
接著,談幾個小細節,卻能表達出核能般的效果。其一,當男主說自己生活糟糕時男主說了這樣一句,那可是二十多歲的男人啊,他的婚姻狀態可以說不能再差了。
其二,男主表明心跡,很有愛有木有,這不就是愛嗎?
其三,男主的放松和喜悅的表達方式,很簡單,滑下扶手,想想這是我初高中干的事,當時的男主該是有多愜意呢?
其四,信手拈來的小故事,講述巴黎圣母院的美。
其五,冷不丁的淚點,過了那些美好歲月,聽見這句會突然失落黯然的。就像錯過的那些談的來的友人。
其中細節多處,由于男主的隨性,作為法國人的女主發現了巴黎另一種美,這是不是又能表現出些什么呢?女主關于過去失敗戀愛的痛斥,直接批評男人的怯懦、無情。還有關于安慰之法(安慰一個人,并不是站在井口對井低的人說,上面怎么怎么好,你趕快上來啊之類的,你需要跳下去與她感同身受)。這部電影的談話和言論值得細細琢磨,并不能僅作為一部愛情電影來看。
到此,狗君的胡扯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