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談一談:為什么接受專業心理咨詢要付費?
其實,這個問題就跟為什么我買菜要付錢,為什么我去醫院看病要付錢一樣,是正常情況下,一般都不需要問的問題,但是因為心理咨詢在國內還屬于比較新興的領域,所以在這里想認真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心理咨詢,是一種專業服務,就和醫院里醫生提供醫療診斷服務一樣,心理咨詢師提供的是專業的心理方面咨詢服務,心理咨詢師用專業技能付出了勞動,因此TA有權收費。
而對于來訪者來說,來訪者想要獲得這種服務,相應的也要用金錢去換取。
這是一種勞動契約,一方付出專業服務,一方付出金錢購買,這是非常公平的。
心理咨詢為什么能收費呢?難道聊天也要收費嗎?
關于這個問題,我想說,如果想找個不收費的人聊天,那你可以找你的親人、朋友,小區、居委會的大媽也可以,相信她們非常愿意和你聊一整天。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心理咨詢師,需要學習非常系統的知識,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而這些努力,都需要付出成本。
在做心理咨詢的時候,咨詢師需要用專業的知識去維持整個咨詢過程,并盡力引導來訪者解決自身提出的訴求,讓來訪者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這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聊天是完全不同的,性質不同,目的不同,效果也不同。
收費能讓來訪者重視咨詢本身,讓來訪者更有動力去追求改變。
人們有一個不太好的心理是:對不勞而獲、免費得來的的東西,不會很珍惜。我自己的經驗是,免費的心理咨詢,效果確實不如付費的心理咨詢效果好。
免費的心理咨詢,來訪者正視的心態不夠,態度總是比較隨意,咨詢結束以后,也沒有動力去做出什么努力,總想著依靠咨詢師,總想著在一次又一次的免費咨詢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解決了。
而在付出真金白銀以后,來訪者才會真正重視每次咨詢的過程和效果,才會在咨詢以后有更大的動力督促自己做出改變,因為付出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會讓來訪者時刻提醒自己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收費能做出初步的篩選,把好的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現在國內優秀的心理咨詢師很少,而需要做心理咨詢的人非常多,每個心理咨詢師每天能接待的個案數是非常有限的,精力非常充沛的,接5個個案已經是相當了不起。
在這種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如果做咨詢不收費,那很可能就有很多人會來找咨詢師聊家常,占用了資源,反而那些迫切需要咨詢師提供服務的人,因為預約不上時間,而被擋在了門外。
收費至少能初步篩選出了真正有咨詢需求并且愿意為之付出努力的人。
再退一步說,你又想享受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又不想付費,這是不是在打劫心理咨詢師呢?
我是明月,每天堅持做原創,可愛勤勞的心理咨詢師一枚,既然有緣相遇,關注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