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講個故事吧。很無聊的啊。
從前有座山,山
別,又來這一套。打住吧你,這個故事我已經倒背如流了。
從前啊,
又來,每一個故事都從前。
要不要聽啊你,不聽算了。
好啦好啦,你講嘛。
從前啊,村里有兩家是鄰居,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嘛,更何況每天見面,來回串門,女的在家門口樹蔭下納鞋底、織毛衣、摘菜、東家長西家短的聊天,老爺們一起干活、喝酒、打牌,關系很近。
東家有個老頭,為人和善,頭前得了肺氣腫,哼哧哼哧的喘氣,坐在家門口抽旱煙,誰說也不聽。兒子是個孝順的,可人老了就像孩子,被念叨念叨就煩了,索性不在家門口坐了,耷拉著煙袋鍋順著村口新修的大路晃晃悠悠的散步。
西家的兒媳婦生了個大胖小子,已經4歲了,村里人還是老思想,對男孩更看重,全家人都當個寶。上幼兒園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掛著大鼻涕泡玩溜溜球、集干脆面里的卡片、玩玻璃彈珠,一個人能從村東頭打到村西頭。
這天,老頭中午吃完飯,想抽口煙,怕兒子念叨就說去大路走走。小孩吃了午飯在門口玩彈珠,玩著玩著就打到村口,彈珠跑得快轉眼就滾到大路上,孩子還在后面悶頭的追,一輛轎車開的極快,左輪子擦著彈珠而過,好巧不巧,彈珠彈起來打在老頭的頭上。
兩家趕到的時候,孩子手里捏著彈珠呆呆的坐在老人身邊,嘴里還喊著“爺爺,爺爺。”到底老人是去世了,可這事吧說到底,也怪不得誰。“唉,這就是命。”村里人說起這事總得搖頭感嘆兩句。西家帶著孩子去道歉,孩子還懵懂不自知。東家的兒子扶起了跪在地上的一家老小,說了句“也不怪孩子。”眼神戚戚。
西家幾天后給東家送去一筆錢,給老人過事用。白事過的很大,村里有名望的老爺子做了管事,柏木的棺材是老人還在世就打好的,吹大樂的班子出殯的前天晚上就吹上了。到了老人出殯的日子,西家早早到了東家,幫忙干些活計。雖說大家嘴里沒說什么,可是誰都能看出來,這感情啊怕是不如原來了。此間事了,村里人也盡量不再提及這事。老人過了頭七,原本這事就算是完了。
西家的孩子不見了,村里哪都找了,可就是不見孩子的蹤影,村里人幫忙在附近的十里八村都找遍了。不是沒懷疑過東家,可東家大門敞開,幫忙找孩子也不落下。西家的兒媳婦急火攻心住進了村診所。第二天,趕忙報了警,警察做了大量的摸查,東家是重點調查對象,兩天過去了,沒有絲毫進展。村里人都說該不是被拐走了吧,可誰也沒看見陌生人來村里。
老刑警在村子里轉了一圈又一圈,轉天牽來一條警犬,警犬聞了聞孩子的衣服,在地上嗅了一陣,轉身朝村后跑去,一路跑到東家老人的墳頭轉著圈的哮,墳頭還是新土,頭七的花圈端正的插在墳頭。西家兒子臉色鐵青,看著刑警和村里人挖開新墳,警犬沖著棺材直嚷。眾人合力拉開棺蓋,血氣沖了大家的眼。老人躺在棺材里,打眼看沒什么,也沒見孩子的蹤影。棺蓋像是被卡住了,眾人翻過棺蓋。西家的老爺子當場暈了過去,孩子小小的,不到棺蓋的一半大,被釘在棺蓋上,手腳上是小指粗的釘子。孩子的血浸濕了老人黑色的壽衣。
完了?然后呢?
故意殺人罪,無期。
然后呢?
哪有那么多然后啊,東家搬到鎮上,再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