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收到媽媽的一條信息,一大段文字,先是問了我的感冒好了沒有?后面大概說的是,在她的心里,老公和妹夫都是一樣的,沒有區別對待;還說自己是個沒有本事的人,幫不到我們什么忙,只會拖累我們.....
看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前幾天過妹妹家玩,做了幾天真正的“閑人”,做飯,洗碗都是媽媽在弄,她不讓我幫忙,而我,也只有媽在的時候,才可以真正地做到啥事都不用想,只要洗手吃飯。
媽會發這條信息給我,是她誤會了我的意思。
那天,幫她把銀行卡上的錢轉到微信零錢通上時,無意間看到她發給弟媳的紅包308元,是弟媳過生日的當天。
媽一直在妹妹那邊帶外孫,但她記得兒媳婦的生日,發個紅包本來無可厚非。
只是和妹妹出去玩的時候,我和妹妹提起這件事,說媽還是很會做長輩的,雖然以前和弟媳有過矛盾,但是現在沒住一起,反倒相處得比較好。
妹妹說:那挺好的,媽和弟媳相處得好,我們一家人就是和和睦睦的,更好。
我也贊同。
妹妹說起六月妹夫生日,媽媽也發了個紅包,但是妹夫沒收,我多嘴了一句:你姐夫生日,可從來沒收到過媽的紅包哦。
我說的是事實,但一點也沒有怪罪的意思,是自己親媽,再說她真發紅包,我們一樣也不會收的。
我看到媽的信息心里很難過,想到她肯定是掉著眼淚寫的字,今年60歲的,能在手機上寫下這么一大段話肯定不容易。
我趕緊發信息過去:無意間提起的,本來就不用發紅包,你不要放在心上。
又加了一句:您身體健康,開開心心的就是我們最大的福氣。
發了信息問妹妹,是不是和媽說了什么?
妹妹幾個小時后回信息過來:她確實說媽說了紅包的事,還說下次姐夫過生日,媽要不要也發個紅包?
妹妹說這件事到此為止吧,媽媽又想多了,我也后悔說了那么一句話。
唉,果真是言多必失,親人之間也是如此。
媽媽的感情細膩,容易多想,特別是爸爸過世后,我們三姐弟在她面前,一直很注意言辭,妹妹這次又失言了,讓媽誤會,以為我在怪她。
今天媽可能還會在想這件事,但我不想發視頻過去解釋了,不想看到她掉眼淚,就這樣吧,以后再說。
昨晚心里難受,在老公面前提了一句:媽又多想了。他問:怎么了?
我也不想說,說出來,他肯定又會指責我多嘴,又會不歡而散,我說:算了,不是什么好事,和你說了也沒用。他便不再多問。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種感覺越來越強烈,我們的溝通出現了問題,我不想再和他說心里的事,他好像也沒有興趣聽,每天僅有的幾句交談也是工作上的事。
這是結婚的第17年,時間過得太快,兩個人的感情會發生改變也很正常。
上次和他說起自考實踐考核的事,因為老師說疫情期間,可以請做老師的朋友幫忙,告訴我們怎么寫教案等,我于是讓妹妹幫我。
可他說:這個事不要和我說,你這樣,和別人花錢買文憑有什么區別?
我很生氣,好像我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要請他遮掩似的,急著和我撇清關系。
我掉著眼淚答他:那你當沒聽見好了。
內心很受傷,他是我最親的人,如此對待我的分享,讓我以后沒有了開口的欲望。
自考我堅持了幾年,每一門課程的通過都是真正地花了時間的,讓妹妹教我怎么寫教案和花錢買文憑這事能說到一起,覺得很委屈。
也許是他對我的漠不關心積攢得太多,所以才會一步步讓我在他面前少了開口的想法。
而他,一直都是沉默寡言的,我不主動說話,他好像永遠沒什么事可說。
人這一輩子,能找一個聊得來的人一起生活,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曾經的我們,也曾徹夜長談,雖然記不清聊的是什么,但感覺特別好。
只是,這種感覺不知什么時候離我們而去了,而我,卻聽之任之,懶得做出任何改變,只覺得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