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終于“熬”到了期末,我終于有時間趕我的“閱讀作業”了?!赌惝斚聒B飛往你的山》是當下的一本熱門書籍,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是一名美國作家、歷史學家,這本書是她的處女作,上市之后隨即登上各大暢銷書排行榜Top1。
? ? ? 其實,這本書之所以成功吸引到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頗具意境的中文版譯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個翻譯,取自《圣經·詩篇》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意為“逃離”和“找到新的信仰”,相較之下,這本書的英文版書名Educated“教育”就顯得平淡了許多,也失去了幾分遐想的空間。出于對“鳥兒與山”的好奇,我讀完了這本書,讀罷,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甚至覺得有幾分沉重。
? ? ? 這本書講述的故事非常簡單但同時也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塔拉在17歲之前從來沒有進過教室,沒有去過醫院就醫,甚至沒有自己的出生證明,因此,對于美國政府來說,她根本就不存在,似乎塔拉所在的大山是不被美國文明之光所照耀的地方。在塔拉眼中,最令自己家與眾不同的就是:“我們不去上學”。塔拉的家庭之所以如此不同,并不是因為家境貧寒,而是因為她出身于一個摩門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虔誠的摩門教信徒(崇尚服從、恪守),有著嚴重的躁郁癥,長期以來掌握著家里的絕對權威和話語權,終日帶領自己的子女為備戰世界末日而做準備。此外,塔拉還有一個有著嚴重暴力傾向和控制欲的哥哥肖恩,遺憾的是,每當塔拉遭受哥哥肖恩的暴力之時,父母總是選擇閉目塞聽。但幸好,塔拉還有一個哥哥叫泰勒,他率先飛離了家庭的這座大山,繼而飛向了大學的那座大山,而正是在哥哥泰勒的鼓勵下,塔拉也決定去上學,雖然過程曲折,但塔拉畢竟開始通過教育逐漸實現了自我的蛻變。簡單來說,十七歲以前,塔拉的世界是一個離奇,十七歲以后,塔拉的世界是逃離和掙扎,接受教育后,塔拉的世界是一個奇跡。
? ? ? 很難想象,這個故事竟然就發生在我們當下生活的時代,作者塔拉出生于1986年,與我的年齡差不過8歲而已。人們或許更多地關注到塔拉的與眾不同:一個十七歲之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卻戴上一頂高學歷的高帽,熠熠生輝。然而,在我眼里,塔拉的人生經歷并非簡簡單單的通過教育改變人生這樣的勵志故事而已,或許,更重要的是,這只生于大山、長于大山的鳥兒,是如何飛離這座大山,又是飛向屬于自己的大山?而在這個過程中,她又歷經了怎樣的掙扎?
? ? ? 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有不一樣的顏色。對于塔拉來說,她的童年應該是灰色的、黑暗的。于我而言,我似乎總能從塔拉的人生經歷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這并不是說我有著和她相似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而是因為,農村和大山都是屬于我們的童年記憶。雖然滋養我的大山不像塔拉眼中的“印第安公主”那般偉岸,但它畢竟見證了我18歲之前的喜怒哀樂和點滴成長——彎彎曲曲的泥濘小路是我日后走出大山的起點,房屋背靠的那座大山直至今日依舊是我的堅強后盾,因為曾經的它因為莊稼漫山遍野而充滿生機,當然了,還有終日在山上勞作的奶奶……和塔拉不同的是,我的大山記憶是歡樂,而塔拉的大山記憶更多是狹隘,而相同的是,我們都是在生養我們的大山里,開始了對自我的思考和獨立意識的培養……漸漸地,終日在大山里盤旋的鳥兒終于飛離了生養它的大山,進而飛向了自己的大山……
? ? ? 然而,雖然17歲的塔拉通過自學考取了楊百翰大學,最后獲得了世界頂尖學府劍橋大學、哈佛大學的學位,但是在她逃離舊世界的過程中,卻充滿了掙扎,過往的經歷和記憶不斷撕扯著她,怯懦、崩潰和自我懷疑不斷腐蝕著她的內心世界。我不禁在想,如何才能徹底打開另一個世界,決定自己是誰的最強大因素究竟是什么?
? ? ? 小時候在村子里上小學,后來去到鎮上念初中,再到縣城上高中,接著到南充念大學,四年后幸得推免機會到武漢讀研究生,這就是我的整個求學經歷。是呀,我多么像一只小鳥呀,一程又一程,飛離了生我養我的大山。在求學生涯畫上句號后,我選擇來到成都工作,因為我一度認為回到了四川就是回到了家鄉,然而,殘酷的事實逐漸讓我意識到——我似乎并不屬于這座城市。心理落差、自卑感、焦慮感……如潮水般向我涌來,雖然每天在這座城市醒來,但是我卻不相信自己是屬于這里的人,“逃離”的聲音逐漸在我內心占據了上風……
? ? 塔拉在劍橋求學期間,一度認為自己不屬于劍橋,她在書中這樣寫道:“我可以上學,可以買新衣服,但我始終是塔拉·韋斯特弗。我做過的工作沒有一個劍橋學生會去做,不管怎么打扮,我們始終不同。”對此,克里博士對塔拉說:“決定你是誰的最強大因素來自你的內心。”的確,承認自己的軟弱,承認自己需要幫助,比假裝堅強更難以做到。塔拉最終相信了自己是屬于劍橋的人,她開始公開談論自己的家鄉,也向朋友們坦承自己從未上過學……她為自己創造了一段歷史,終于可以坦然地面對過去的生活了。
? ? ? 從畢業到現在,轉眼已有一年光景,而絕大多數時候的我,都將自己推進了苦痛的深淵,我不斷質疑自己的擇業決定,不斷在與他人對比中貶低自己,不斷對周遭的一切感到失望……過去這一年,一種羞恥感開始在內心中慢慢萌發……而塔拉的經歷告訴我們,過去是一個幽靈,虛無縹緲,沒什么影響力,但卻能夠時時刻刻攫住我們的內心,因此,我們需要堅定信念:既然當下的我已跌入谷底,那么未來真的會更好,只有未來才有分量。
? ? ? 最后再說說這本書的封面:一支鉛筆的輪廓,勾勒出大山的樣子,女孩站在山的一頭,眺望著遠方的崇山峻嶺,一群飛鳥向著遠方的山林飛去,就像書名那樣——《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是一種逃離,同時也是在尋找屬于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