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回家,過一個大的十字路口,等了大半天,終于到綠燈了,可是右轉的車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車還在一輛一輛的搶著過,只見綠色的秒表快速的跳動著,我一看,這一半的的時間都過去了,感覺時間從來沒有這么快過,這時看到后面一輛豐田,速度很慢,貌似這個大間空要放我過去,如果我能過,這十幾號行人便可同時通過。
我沒猶豫邁出了這一小步,突然,豐田車似乎加速了,是的,沒錯,他加速了,這是分明要搶在我前面通過,“滴滴滴” 喇叭聲響起,并且,他還踩了個剎車,停在我面前,搖下了窗戶,罵了一句:“找死啊? ” 然后踩起油門揚長而去。
我愣在那,懵了片刻,我想了下,我是綠燈直行啊,而且我是行人,這兩項加起來還不夠優先通過嗎? 隨著剛才豐田那腳剎車,留出了個短暫空擋,我們這群人趕在變燈之前蜂擁而過,我立了一個"大功"。
曾幾何時,這種大的路口就像上帝擺的一個個十字架,成了汽車與行人博弈的舞臺,在互相讓與不讓的問題上,成了對立的雙方,只有紅綠燈扮演者救世主的角色,讓車與人都想在第一時間擺脫這里。但當然,目前車還是這里強勢的一方,貌似手握生殺大權,但我仍想讓他們知道,在交通法規的執行細則里,行人才有優先通過的權利。
而在國外,在許多發達國家,汽車一定是要給行人優先讓路的,甚至某國的總統,經過路口,也是要給行人優先通過,這是一種文明的表現。
我們國家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這十幾年汽車工業和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從一個自行車輪上的國度,升級更新到汽車輪上的國家,汽車已經不是當年稀缺的只有官老爺座的奢侈品了,汽車也在城市鄉村無處不在。
但是,我們的許多觀念還沒有變,車文化素質還沒有得到發展和提升,有些人坐在駕駛室,總有一種優越感,君臨天下的感覺 ,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行人在我的車下,只是蕓蕓眾生的螻蟻,誰也不許跟我搶行路權,霸氣十足,如果擋了路,不但要罵上幾句,有時甚至還要撞上去的想法。
特別奇怪的有一種現象,是當同樣的一個人,如果角色變換了,態度也隨之改變,當你是一個行人時,你會嫌棄開車的怎么亂駕駛,而當你坐在方向盤前面,你又會罵行人擋了你的車道,這就不僅僅是我們駕駛員的素質不高了,其實是我們整體國民素質有待提高。而人與車的博弈,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矛盾。
這里我又不得不提到行人,記得大前天晚上,我回到家里的小區,從東便門進入,東便門的門口停了一輛嶄新的捷豹汽車,新得連車牌還沒上,其實我們這個小門周圍停車也是一直很亂,長期的亂放亂停大家也是習以為常了,可是這輛車停得離門也確實有點近。
過了一晚,待前天我上班路過再一看,這輛嶄新的捷豹周圍一圈被劃了遍,門板上還有幾個多加的深道子,后車窗到后備箱上堆了幾塊大石頭,面漆已經蹭壞,著實讓人心疼,這又是行人的一次“勝利”。
車主估計是欲哭無淚,不知這種行為是激怒了車主怎樣,這車到現在還堵在門口。其實我們的“行人”,大可不必用這種方式溝通,哪怕給車主留個紙條,甚至打個車窗前的挪車電話,我想這樣解決問題會不會是更好一些,這些例子看來,我們整體環境下的國人素質,還有待提高。
即使汽車和行人只間有著一些暫時的矛盾,我們仍能看到整個國家大環境的改變,道路越來越寬敞,交通環境正在變好,當然,國人的交規基礎知識也有顯著提升。
我們還是希望,為了彼此你我的安全,大家盡量能做到文明禮讓,特別是汽車對行人的禮讓,這不僅僅是高素質的表現,更是保證我們每個小家幸福和諧的基本保障,這些,都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