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又到了寫年終總結的時候。還記得去年年終我在自學 iOS 開發時候寫的總結。
一年很快過去了,我的確不再寫 Java 了,但是也沒有成為一名 iOS 開發,而是成為了一名產品經理。現在我還是想寫代碼,但是我也喜歡做產品經理自己可以掌握產品生命的感覺。
今年上半年的關鍵詞是“求職”。
我在3月份的離職太過沖動,雖然想法已經醞釀很久了——但是對求職市場的認知還是不夠到位;對自己的技術水平也太過于自大。現在網絡上已經有 iOS 工資大跌的新聞,更有很多培訓班學員和公司面試官們對 iOS 求職市場混亂的抱怨,而在今年初我找工作時,這些 iOS 求職市場趨向飽和的現象就已經初見端倪。而且我的學習也的確不夠到位,耐心還是太少,做了一半的豆瓣客戶端就耐不住性子非想找個工作;另外對技術類職位的求職準備不夠,求職知識準備不充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對深層次的技術知識似乎有潛意識的恐懼,不敢踏出自己在心理上的舒適圈,對新技術的特性不敢去深入探究。
產品經理的工作,找起來更是機會少少,因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也是進入互聯網行業門檻最低的職位之一。在珠三角投了一圈簡歷,還是沒有得到幾個機會,有的公司則是太奇葩太坑。沒想到自己還有機會可以進入現在這家公司,更沒有想到自己一進去就負責了這么多的產品,并且完整的參與了幾個產品從開始到上線的過程?;仡欉@段求職經歷,可以初步了解到一些產品經理的求職和職業規劃原則:第一,經驗與產品(結果)說話;第二,不同產品類型所需的產品經理都不一樣,有的需要會技術、有的則需要懂用戶懂交互,因此在職業規劃時應注重職業方向的連貫性;第三,產品經理始終是個經驗為重的職業,看書和別人的文章再多,也不如自己實踐更有效。
到了6月底,我機緣巧合找到了現在的工作,來到了上海,開始了產品經理的工作。在這半年的工作中,我感到自己變得更加成熟了,理解了“責任”兩個字的意義,也更加磨礪了自己的性格。但是我知道目前的自己仍然不算是個足夠優秀的產品經理。仍然需要學習、練習和思考,對滿足現狀的安逸思想保持足夠的警惕。
今年,我缺少了對生活的熱忱,放棄了幾乎所有的愛好和正常生活情趣。這是件很可怕的事。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可以努力生活,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專注,勿忘自己轉做產品的初心。
——寫于2015年12月31日候機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