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4天的小伙伴,昨天凌晨轉鐘后突然問候,說自己有個瘋狂的想法:想拋下一切不管,用一個月的時間,一路撘順風車回北京。如果到不了的話,就坐飛機回去。
這個目前深漂的北京男孩近來是怎么了呢?作為公司的法務,一向以理性示人,雖然知道他內心仍有屬于北方漢子的不羈,但平時朋友圈最多不過是一些插科打諢,和美女同事們吃吃喝喝。
因為思考離職的事,可能觸發了對許多問題的思考。人真的是一種奇怪的動物,當你不再為生存的欲望而擔憂的時候,你思慮的范疇更加廣大,也復雜得多。
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的頂層是自我實現,進階到這一層應該是要感到開心的,終于擺脫對生存、安全的需求,去追逐更高階的東西。但實際上,我們常常會轉而陷入對自我深深的懷疑之中——覺得過去幾十年白過了,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這種自我否定我非常熟悉,生而為人,當你的人生邁入了一個新的需求階段,這是自然而然的情緒反應。
此時,你可能突然意識到,我內心其實有真正想做的事。那頭野獸可能之前出于生存的考慮,只是暫時沉睡,當你衣食無憂,有能力去做自己的時候,它又被重新喚醒了。
有時候,這頭野獸可能永遠不會醒來。外界的力量太強大了,而你的力量太弱小。或許你有討好型人格,滿足了所有人的期待,卻唯獨委屈了你自己。或許你從來都知道自己的內心住著這樣一頭野獸,你深感無力,你害怕承擔它被喚醒的風險。這可能意味著辜負他人的期待,與社會里的正常人格格不入,也意味著窮困潦倒的風險。
我從來都知道我屬于最后一種。當他說起他大學時鐘愛的戲劇,他參加話劇社時的生活,我想那一刻他的眼睛里一定是閃爍著光芒的。難得的“野獸”清醒的時刻,應該是最自由的。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情,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匱乏的勇氣。
當那頭野獸蘇醒之時,那種對自我的猶疑和困惑很難受,急需尋找一個人,給予推你一把的勇氣。只要少許肯定,邁向前方的步子可能會堅定許多。我沒能用在喊醒野獸的勇氣,分一點給你,內心真正的向往強大到噴涌而出時,我為何不助推一把呢!我最終還是鼓勵了他。畢竟“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窮困和愛,你想隱瞞越欲蓋彌彰”。
夢想是一種可以稱之為愛的東西。